规划问道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

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日本县级以下的国土形成规划,日本国土交通省于2024年9月成立了“地区生活圈专家委员会”(下称“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并讨论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生活圈”形成的方式以及应实施的各项措施。2024年12月,委员会对“地区生活圈”的定义和建设意义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地区生活圈”旨在通过公共服务整合与区域协作,构建可持续的生活与经济网络,提升居民福祉与区域活力。
(一)“地区生活圈”的定义与形成
“地区生活圈”是指通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整合居民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交通、福祉与商业等多领域服务,构建功能多元、资源高效的区域单元(图1)。其核心理念在于“共助”,即通过官民协作、数字技术与资源整合,突破传统行政边界与行业壁垒,优化服务供给效率,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中,地区生活圈的形成基于三个关键要素:多主体参与、服务多功能整合、区域协作与资源循环。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

图1  国土形成规划中对不同生活圈的定义
“多主体参与”指的是地方政府、民间企业与社区居民作为核心主体,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社区协作,共同构建服务网络。其中,地方政府承担规划与协调责任,确保资源配置与公共服务覆盖的均衡性,如地方政府主导设计跨部门的服务整合方案,将教育、医疗与交通资源紧密联结起来;民间企业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提供服务支持,如开发按需交通系统与能源管理平台,为生活圈注入商业活力;居民与社区组织通过协同治理与资源共享,推动社会资本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入,实现服务的精准对接与可持续运行。
“服务多功能整合”指地区生活圈通过整合医疗、教育、交通等服务功能,打造一站式的多功能生活服务平台,以此来打破部门分割与资源浪费,实现多方协同。在医疗整合方面,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通过共享救护车与健康监测平台,实现城乡医疗服务的高效覆盖;在交通整合方面,通过AI驱动的按需交通服务,连接学校、医院与购物中心等主要节点,减少居民在传统公共交通网络中的等待和换乘时间;教育整合方面,以终身教育为目标,推动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学习需求。

“区域协作与资源循环”指地区生活圈的构建注重跨区域协作与资源的高效循环,以应对资源分散与需求差异。在跨区域合作方面,多个市町村联合共享交通、能源与公共设施,形成规模效益,如通过合作运营地方电力公司,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地产地消* ;在资源循环方面,利用闲置房屋与土地等存量资源,开展创新改造,减少财政压力,如将废弃学校改造成社区活动中心,既降低维护成本,也提升了地方的社会服务水平;在经济生态链的形成方面,通过本地生产、本地消费模式(如地方农产品流通与加工),减少资源流失,增强地方经济韧性。

* 地产地消即“当地生产、当地消费”,即优先消费本地生产的农产品、水产品等,以减少运输成本、确保食品新鲜度和安全性。

(二)实践案例与具体应用
地区生活圈已在多地展开应用:香川县三丰市通过整合交通、医疗、教育与创业资源,打造了一个高效的多功能服务网络,成功提升了区域吸引力与居民生活品质;鸟取县的米子市和境港市通过合作实施地区生活圈,重点聚焦能源地消地产与抗灾韧性建设,展示了在地方经济与服务一体化中的创新路径(表1,图2)。

表1  地区生活圈的实践与应用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
图2  三丰市打造的地区生活圈
(三)对日本国土形成规划的意义
地区生活圈的形成对国土形成规划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首先,它直接响应了《第五次国土形成规划》提出的“国土均衡发展”目标,推动人口和资源的区域间再平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供给,地区生活圈的实施避免了偏远地区公共服务的过度集中或空白化,显著提升了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吸引力。这不仅缓解了核心城市的人口过度集中问题,还为地方提供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其次,地区生活圈强化了日本对抗“存量社会”问题的战略部署。在人口持续减少的背景下,通过整合闲置资源与低效资产(如空置住宅、废弃学校),该模式实现了存量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无效开发与财政浪费,为日本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提供了精细化管理的样板。
此外,地区生活圈的提出推动了国土形成规划中“生活圈与生态圈融合”的实践。通过将绿色交通(如步行友好型城市与自行车网络)、可再生能源与防灾体系融入生活圈规划,日本在提升区域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构建了生态友好、抗灾韧性强的国土空间。这为低碳国土和安全国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
图1、图2及资讯来源:

https://www.mlit.go.jp/policy/shingikai/s104_chiikiseikatu01.html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

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对口支援平台”,精准解决地区问题

为应对城市规划中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挑战,东京都多摩市于2024年11月启动了“城市开发对口支援平台”,通过构建官民学(政府、企业、大学、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平台,精准解决地区问题,提升城市开发的效率与可持续性。

(一)“城市开发对口支援平台”的特点与运行机制

“城市开发对口支援平台”致力于将地方政府的需求与大学、企业和NPO等主体的技术和专长进行高效对接,以多方协作方式推动城市规划项目的实施(图3),其主要特点如下。(1)需求驱动的对口支援平台。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在平台上发布具体的任务或目标;平台则利用大数据与专家资源,将具备相关技术和经验的机构或团队进行精准对口支援。(2)资源整合与多方协同。通过整合学术界的理论支持、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社区组织的基层触角,形成跨界协作团队,为地方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3)动态优化与持续反馈。主体配对成功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接受动态监测和评估,根据地方需求的变化及时优化方案,以确保实施效果。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图3  城市开发对口支援平台的构架
在登陆“城市开发配对平台”后,地方自治体和民间机构会员可以通过平台内部系统查找和阅览,根据自身所需完成配对,通过一系列的会谈和交流为解决地区问题献言献策,甚至能决定具体解决方向并进入实施阶段(图4)。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图4  城市开发对口支援平台的运作流程

(二)多摩市的实践案例

当前,多摩市已围绕该对口支援平台开展了以下实践。在智能交通与绿色发展方面,通过与大学与技术企业合作,推动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在多摩区域的试点实施,包括共享交通平台和低碳公交路线的优化设计。同时,与环境保护组织合作,引入雨水管理技术,优化区域内的绿色基础设施。在闲置空间再利用方面,多摩市将城市中的废弃建筑与闲置用地通过对口支援平台改造成创新创业基地和社区活动场所。这些项目不仅激活了地方资源,还为青年创业者和移居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防灾与韧性提升方面,结合企业的灾害应急技术和大学的防灾规划研究,多摩市在社区避难所和关键基础设施中部署了储能设备与防灾设施,提高了区域抗风险能力。该案例展示了如何在资源有限且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通过平台化治理提升城市开发效率,以及如何通过精确配对需求与资源,在解决地方问题、优化公共服务与推动区域协同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城市开发对口支援平台”的意义

“城市开发对口支援平台”通过技术与需求的精准对接,解决了传统城市开发中因资源不足或技术缺乏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尤其在智能交通、绿色基建等技术密集领域,该平台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通过平台整合,学术研究成果和企业技术能力得以更快、更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城市开发项目注入了创新活力。此外,其通过赋予地方政府、企业与社区更大的参与空间,构建了从“问题发现”到“方案执行”的完整闭环,体现了协作治理模式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潜力。UP
图3、图4及资讯来源:

https://www.toshiseibi.metro.tokyo.lg.jp/seisaku/tama/shien.html;https://www.matching-system.metro.tokyo.lg.jp/

以上资讯由本刊日本站 邵帅 邓奕 供稿

近期资讯
[意]米兰升级户外禁烟令/旅游税改革(2025.2)
[中国香港]北部都会区开发新模式/东岸板道西段开放/BGIS系统/翠屏河活化/铅矿洞工业遗迹活化(2025.2)
[俄]经济特区投资吸引力评级结果/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计划制定(2025.2)
编辑 | 高淑敏
排版 | 顾春雪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
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国际资讯 | [日]以地方城市为核心展开“地区生活圈”建设/东京都打造“城市开发配对平台”(2025.2)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