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历程、政策与实践》|东方解读






解读人·东方

1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历程、政策与实践》|东方解读

写在前面

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经历了高速发展,现如今已逐步转向以存量优化为主的发展模式,这标志着中国城市从大规模建设导向迈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在城镇化进程推动下中国城市交通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整合不足、交通基础设施趋于饱和、机动化导致的交通压力增大、交通规划法制建设滞后以及环境可持续性问题。

《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历程、政策与实践》(原著第五版)是一本全面回顾和分析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历史、政策与实践的权威著作。书中详尽记录了美国从早期公路网规划到现代交通政策的演变过程,涵盖了不同时期的重要立法、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通过大量统计数据、法律文件、政策报告和案例分析,作者爱德华·韦纳先生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宝贵视角,也为其他国家在制定交通规划和政策,尤其是在应对现代交通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因此,本书无疑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城市规划从业者的必读之作。

早期公路网规划与政策

20世纪初至中叶,美国交通规划主要集中在解决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交通衔接问题上,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和缓解拥堵。二战后,随着郊区化和汽车普及,公路网规划需求迅速增加,作者强调1921年《联邦公路法案》和1934年《联邦援助公路法案》奠定了美国早期公路网规划的基础。书中回顾了上述法案,1921年法案的出台推动了国家公路系统的初步建设,尤其是在乡村和州际道路上。1934年的《联邦援助公路法案》延续了1921年的政策,并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它不仅加速了美国公路网络的发展,还为未来几十年的公路建设提供了更加规范化的资金支持和管理机制。

城市交通规划的起源

书中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城市交通规划的起源与发展,特别强调了1944年和1956年《联邦援助公路法案》的影响。1944年的《联邦援助公路法案》是美国交通史上的一项重要立法,标志着联邦政府大规模投入公路建设,并且为日后国家高速公路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外,作者还强调这一时期城市出行需求分析方法的显著进步以及数据驱动决策过程的普及。美国各州公路工作者协会发布的《公路用户利益分析手册》和全美城市交通委员会的工作推动了交通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支持。

1956年的《联邦援助公路法案》启动了大规模的州际公路建设计划,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共工程项目之一。该计划显著改善了城市间的交通便利性,同时也对城市内部的交通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进,城市交通规划逐渐关注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并开始考虑对高速公路的反对意见及其对沿线社区的影响。

政府间协调与多式联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城市交通规划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强调政府间协调和多式联运。1965年《住房和城市发展法案》和1970年《城市公共交通援助法案》反映了政府在促进交通协调和多式联运方面的努力。区域规划机构的建立,例如威斯康星州东南部地区规划委员会,其通过在统一平台上促进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了交通规划和管理的整体效率。作者详细介绍了这一机构的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强调了区域规划在解决跨区域交通问题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多式联运策略的推广有效提升了运输效率,减少了拥堵与环境污染。例如,城市物流会议和波科诺山城市交通规划会议等活动推动了多式联运理念的推广和实践。通过这些案例作者展示了多式联运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交通规划的重要原则,环境保护和公众参与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地位也随之提升。在环境保护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环境评估方法和技术,例如环境影响评价、生命周期分析和空气质量模型等。这些方法为交通规划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其在规划过程中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分析一些成功案例,作者展示了环境友好型交通规划的可行性和成效。例如,1990年《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加强了对交通排放的管控,扩大了制裁适用范围,要求未达标州的城市地区必须采取一系列交通管理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减少车辆行驶里程、优化交通流以及推广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促进交通环境的清洁化与可持续发展。这对交通规划者提出了重大挑战,要求在紧迫的时间内既保障城市交通顺畅,又改善空气质量。

在公众参与方面,作者强调公众参与机制在提升交通规划透明度和公信力方面的作用。书中介绍了双听证程序、公众咨询会议和参与式规划等多种公众参与方式,指出这些机制不仅能增强公众对交通项目的理解和支持,还能有效收集公众意见和建议,优化交通规划方案。例如,波士顿交通规划评估就是一个成功的公众参与案例,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该项目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较好的实施效果。

近期规划与未来展望

迈入21世纪,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转向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未来的交通规划以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的快速发展为核心,正在推动交通管理向现代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交通规划更加注重减排和适应性策略,确保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韧性。

书中介绍了应对能源危机、智能交通系统部署和气候变化挑战的综合策略。推广节能型交通工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不仅缓解能源短缺,还促进了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例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显著提高了交通效率、降低了事故率并减少了环境污染。与此同时,作者还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调整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和推广绿色交通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笔者感悟

本书不仅是翔实的历史记录,更是一部充满启发性的研究著作。通过系统梳理美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历程,读者可以深入理解交通政策的演变逻辑及其实施效果。对于中国这类快速发展的国家而言,本书的经验和教训尤为宝贵。在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的同时,城市交通规划应积极寻求创新与改进,以实现更可持续和人性化的城市交通系统。

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可以借鉴美国早期交通规划的成功经验,例如通过科学的交通需求分析和合理的道路设计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在快速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协调不同层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整合多种交通方式,实现高效的系统运行,是中国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学习美国在区域规划机构建设和多式联运推广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帮助中国城市探索更为有效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模式。此外,面对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国城市需要在交通规划中积极探索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政策,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以提升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

书目信息

作  者:爱德华·韦纳

译  者:叶敏,康浩,赵一新,等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3月

《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历程、政策与实践》|东方解读


作者简介


爱德华·韦


目前是私人机构的交通顾问。曾任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的公路研究工程师。在美国交通部有超过35年的工作经验。曾在部长办公室、政策办公室工作,负责交通政策、规划、分析、研究和立法等一系列问题。

《城市交通》2024年第6期文章

《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历程、政策与实践》|东方解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带你读书”栏目更多内容


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历程、政策与实践》|东方解读

2025022期

编辑 | 张斯阳  王海英  张宇

审校 | 耿雪

排版 | 张斯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交通):《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历程、政策与实践》|东方解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