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2022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在此轮规划中,确定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市以及周边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嘉兴市、湖州市、宁波市、舟山市在内的“1+8”城市市域行政范围。
上海大都市圈包括哪些城市?
2024年以来,上海大都市圈逐渐实现从“1+8”到“1+13”的升级,以上海为圆心、90分钟交通距离为半径,覆盖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盐城、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宣城。整个都市圈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聚集1.1亿人口。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模、人口规模、经济规模都十分庞大,面积在国家陆域中约占1.2%,同时承载了全国7.7%的人口和14.5%的经济产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之一,经济活跃、开放水平高、人口密度大、科技创新能力强。
目前,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内容基本稳定,后续还要履行相关程序并进行报批,待获批后,这项规划将具有法定约束力,各地要再出台详细行动方案,共同推进规划的落地实施。(来自:沪苏浙皖4省市共同编制上海大都市圈14城规划)
今日为大家整理上海大都市圈1+13个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公开内容,主要聚焦于城市的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详情如下。
区位示意
首先是区位图与整体的土地覆盖示意图,供大家参考。上海市大都市圈城市包括:
-
上海市:直辖市,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
-
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盐城市、泰州市
-
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
-
安徽省:宣城市


在主要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尝试用Deepseek生成了14城的优劣势分析与各自合作的潜在可能,看看deepseek有什么好的参考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本身也计算在杭州优势之内,可见这个数据还是比较新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以下来自官方发布,我们也附上了参考资料的链接,大家可以按需进行原文查询。
14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汇总
功能定位与发展格局
1、上海市
上海市区位图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2017年1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正式公布版。
城市性质: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目标愿景:
2020 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上海力量。
2035 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重要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2050 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各项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更美好的上海篇章。
规划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为 2500 万人,建设用地总规模 3200 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 180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150 万亩。
在市域形成“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市域总体空间结构。(图中黄色部分为功能轴,蓝色部分为发展廊道)

上海市域空间结构图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1、“一主、两轴、四翼”
以中心城为主体,强化黄浦江、延安路-世纪大道“十字形”功能轴引导,形成以虹桥、川沙、宝山、闵行 4 个主城片区为支撑的主城区,承载上海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
2、“多廊、多核、多圈”
强化沿江、沿湾、沪宁、沪杭、沪湖等重点发展廊道,培育功能集聚的重点发展城镇,构建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的城镇圈,实现区域协同、空间优化和城乡统筹。
在空间结构上,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优化城乡体系,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结构。明确分类、分层、分级的空间指引策略,夯实“规土融合”的空间政策平台。

上海市与城镇圈规划图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2021年9月,上海市继续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发布《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年)》,指出:
立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建设的视角,优化上海市域空间,强化国土生态安全底线,统筹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市域空间新格局,以高质量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保障近期任务目标落实。

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年)
2、苏州市
2024年1月17日,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一图读懂”版《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规划范围示意图
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规划》中确定,苏州市城市性质为:
-
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核心功能定位为:
-
全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
-
综合型现代物流中心
-
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区域协同发展图
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区域协同层面,提出服务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推进区域一体化重点地区建设。
参考链接:
http://zrzy.jiangsu.gov.cn/sz/gtzx/gzdt/202501/t20250117_1711453.htm
3、无锡市
2021年10月29日,《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草案公示稿,2025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布“规划批复”。
2025年2月17日,无锡市人民政府举行《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规划相关内容,并发布了“一图读懂”版本。

规划范围示意图
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公布的内容中提到,无锡市的城市性质为:
-
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核心功能定位为:
-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
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和文化创意基地
-
具有湖滨山水特色的风景旅游目的地

区域协同发展示意图
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区域发展层面,提出: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协同推进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qSJMshpsewRzYFe7QVFLQ
4、常州市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图
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5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复了《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025年1月17日,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一图读懂”版规划,在《规划》中指出:
常州市的城市性质是:
-
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核心功能定位是:
-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
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区域协同发展示意图
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区域协同层面,提出:
-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
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
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RT0wnEnv6qUt_XaJq38cA
5、南通市
2023年8月2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2023年11月28日,《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最终公布稿,在《规划中》指出:
南通市的城市性质与核心功能定位为:
-
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
-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
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主导职能为:
-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重要支点
-
产业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
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
江风海韵绿色宜居家园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与上海的区域协同层面提出:
推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共建沿江、沿海、通苏嘉甬区域发展走廊,集聚生态经济、航运贸易、智能制造等功能。
加强与上海城市核心功能协同,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链精准对接,发挥南通制造优势,打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基地。
引领国家东部海洋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加密过江通道,与上海、苏南实现交通一体化、生活同城化。
突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跨江联动区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全方位融合发展。加强长江口战略协同,共保世界级绿色江滩,推进“崇明东平—海门海永—启东启隆”跨界城镇圈协同发展,共塑世界级生态岛。
参考链接:
http://zrzy.jiangsu.gov.cn/gtapp/nrglIndex.action?catalogID=2c9082b55bd83c30015bd84625cc0008&type=2&messageID=2c9082b58bf0d7dd018c147b6ef60bfe
6、盐城市
2023年8月2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批复中指出: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建设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高地、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绿色宜居的国际湿地城市。
2023年9月,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文本与图集。在文本中指出:
盐城市的城市性质与核心功能定位是: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高地、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绿色宜居的国际湿地城市。
城市发展愿景是:“国际湿地、沿海绿城”,具体细分为“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宜居之城”。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区域层面,高水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和“黄海新区”建设,坚持产业为要,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扎实建设融合、协同、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集聚高地。
发挥沪苏、苏盐、常盐等合作平台带动作用,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要素集中、政策集成的产业发展平台,努力建成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融入全省、对接长三角的新标杆。
加快建设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对标上海水平,在打造高端康养产业、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努力争创一流、走在前列。
参考链接:
http://zrzy.jiangsu.gov.cn/gtapp/nrglIndex.action?type=2&messageID=2c9082b58db73afd018df4565f85114b
7、泰州市
2023年8月1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着力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医药健康名城、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
2023年10月11日,泰州市发布《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开稿文本与图集,在文本中指出:
泰州市城市性质与核心功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医药健康名城、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
发展目标定位为:健康名城、幸福泰州。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区域层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要求,对接上海、南京、杭州等科创中心,着力推进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化工及新材料、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产业领域的协作创新,合作共建创新载体;承接江北新区、张江、临港、虹桥等重点区域高端制造项目,强化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共筑先进制造业走廊。
参考链接:
http://zrzy.jiangsu.gov.cn/gtapp/nrglIndex.action?type=2&messageID=2c9082b58b048a2a018b1d55d0a30c51
8、杭州市
2024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
2025年2月6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开稿),指出:
杭州市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为: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

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在区域层面,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全方位对接上海,唱好杭甬“双城记”,积极对接南京、合肥、苏州等长三角重要城市,提升区域枢纽地位。衔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共建杭州湾大湾区。推进杭州都市圈一体化协同发展,与嘉兴、湖州、绍兴集群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同共建上海大都市圈,深度融入 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建设沪乍杭铁路、沪杭城际铁路,加强与虹桥机场、浦东机场的快速交通联系,加强与上海港多式联运通道建设,构筑沪杭国家级综合运输通道。承接上海虹桥商务区服务功能,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推动钱塘江金融港湾与陆家嘴金融集聚区错位发展,与上海全球城市核心职能互为支撑补充。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vKWV6dxA89QQA4FwhnOtAw
9、宁波市
2024年11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宁波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全国航运物流中心、“一带一路”港航合作重要节点城市等功能。
2024年12月11日,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发布《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开版,指出:
宁波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全国航运物流中心,“一带一路”港航合作重要节点城市。

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区域层面,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强化宁波在长江三角洲中的中心地位,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融入区域开放贸易网,共建世界级开放枢纽群。融入区域开放贸易网,共建世界级开放枢纽群。加强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中国(浙江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港的功能联动,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打造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中心、临空新型贸易物流中心。
融入长三角轨道网,提升区域节点直连直通能力。融入长三角创新网,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融入长三角生态安全网,推动生态共保共治共美。融入长三角公共服务网,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共建战略协同区。
加快建设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承接上海功能溢出。
提升宁波舟山港国际枢纽港地位,完善国际近、远洋航线,积极开展港口合作,聚力打造国际商品集散中心、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基地、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积极吸引金融保险、海事仲裁等要素聚集,与上海港分工合作,共建国际航运中心,提升长三角区域港口群的国际竞争能力。
参考链接:
https://zgj.ningbo.gov.cn/art/2024/12/11/art_1229269355_4572295.html
10、嘉兴市
2024年3月3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
发挥“全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功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先行示范。深度参与杭州都市圈建设,联动湖州市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4年8月19日,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布版文本和图集,在文本中指出其城市性质为:
-
长三角核心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长三角重要的科创和先进制造业城市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区域层面,深入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全面对接全省国土空间战略格局,推动环杭州湾地区融合、创新、开放发展。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合作,对接上海市域轨道建设,加快建设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门户”。
加快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和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打造践行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功能样板和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加快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建设,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科技创新功能拓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建设面向国际开放新高地。
充分发挥 G60 科创走廊、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优势,依托嘉兴港区、尖山新区、杭海新城等战略平台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深化杭嘉、嘉湖、甬嘉、苏嘉一体化发展。
参考链接:
https://zrzyhghj.jiaxing.gov.cn/art/2024/8/9/art_1229240437_5346463.html
11、湖州市
2024年3月3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协调布局,接轨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等长三角中心城市,联动嘉兴市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4年5月6日,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一图读懂”版公布,规划中指出:
全方位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联动嘉兴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城市发展愿景为:美丽繁华新江南,湖光山色生态城
城市性质为:
-
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城中心城市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五大核心功能为:
-
活力开放的省际枢纽门户
-
引领未来的绿色创新之都
-
全域美丽的滨湖花园城市
-
共同富裕的城乡融合样本
-
厚重包容的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链接:
http://huzgt.huzhou.gov.cn/art/2024/5/6/art_1229561975_1677106.html
12、绍兴市
2024年3月3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融杭联甬接沪网络大城市,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协调布局,深度参与杭州都市圈建设,加快杭绍、甬绍一体化发展,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2024年11月5日,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规划正式公布稿,在文本中指出:
绍兴市的发展定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样本,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新时代共同富裕地,大湾区生态人文后花园。
城市性质为:融杭联甬接沪网络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创新智造城市。
功能定位为:
-
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开放之城
-
彰显历史文化特色的品质之都
-
区域性科技智造高地。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区域发展层面,提出:充分发挥“融杭联甬接沪”和杭州湾南岸一体化发展“金扁担”的枢纽作用,积极推进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化、产业平台协同化、公共服务同城化、生态文化共享化,形成杭绍同城、绍甬一体、全面接轨上海的协同发展格局,共建世界级大湾区。
积极链接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枢纽,提升与上海联系的时效性,加强跨杭州湾通道建设,积极争取增设沪嘉绍金城际铁路,实现沪绍 1 小时交通圈。
深度接轨上海产业、科研、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加强与上海浦东新区、虹桥商务区、松江区等战略合作,全域承接上海的龙头辐射带动,建设上海制造协作区、服务拓展区、创新转化地、文化交融地。瞄准上海产业疏解趋势,立足绍兴产业基础,积极引入产业关联性高、地区根植性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把握上海人口外溢趋势,发挥绍兴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舒适宜居的特质,加快人口集聚。
参考链接:
https://www.sx.gov.cn/art/2024/11/5/art_1229417290_4197187.html
13、舟山市
2024年3月3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洋强国战略,创新海岛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高质量发展。
发挥宁波舟山港硬核功能,共建世界级港口群,打造长三角对外开放的海上国际枢纽。
2024年4月30日,舟山自然资源和规划发布“一图读懂”版规划公布,指出:
舟山市的城市性质为:
-
对外开放的海上枢纽城市
-
现代海洋城市
-
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舟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在区域交通层面,依托宁波舟山港,规划建设沪舟甬跨海公铁综合通道区域交通运输廊道,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及浙江省大通道建设,建设链接全球、融入区域、服务城市的海港、空港、陆港、铁路港,形成以港航为龙头、铁路和航空为引领、公路为支撑的双向对外开放交通格局。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8VOJOy8jBq5M8-qG04_fQ
14、宣城市
2024年3月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宣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 年)》的批复,2024年3月21日,宣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批后公布”版,指出:
宣城市的城市性质是:
-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
国家森林城市
-
皖南文化绿色城镇联动区
-
长三角中心区城市
-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
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宣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 年)
在区域层面:
开放高效的空间协同策略。深入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融入“四圈多廊带”区域空间格局,支持共建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协同建设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宁淮宣生态经济发展带,融入宁杭生态经济带等跨区域廊带;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互联互通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立体空间网络。
协同“四圈多廊带”的区域空间布局。支持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以白茅岭农场、军天湖农场为载体,共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支持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和长三角(宣城)航天科技产业园建设。
支持郎溪—广德共建“上海之廊”。依托上海白茅岭农场,联动郎溪县和广德市,支持宁杭二通道、沪皖大道建设。
参考链接:
https://sthjj.xuancheng.gov.cn/OpennessContent/show/3391347.html
以上内容来自各市官方网站,更多内容,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或访问gui-hua.com查看。
-
河南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山西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四川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江西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山东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江苏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吉林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福建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广东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陕西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规划政策库工作台
每日内容持续更新中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上海大都市圈规划升级!哪些城市在上海大都市圈内?14城规划定位与发展格局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