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共同开设“读故事学党史”专栏。
本专栏陆续刊发关于党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工作方法的党史故事,推动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人情大不过法律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讲话时,以优秀共产党员吴春忠为例,强调了执法人员要秉公执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任何国家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把执法司法人员与社会完全隔离开来,对执法司法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坚守法治不动摇,要能排除各种干扰。这方面也有好的典型。海南省东方市天安乡派出所原所长吴春忠同志不徇私情,亲手将涉嫌违法犯罪的多年好友抓捕归案,并告诉他:‘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但人情大不过法律。公安机关如果不能秉公执法,还怎么取信于民?’他对前来为亲戚说情的领导干部说:‘我要是放过他,就是说假话、办假案。你身为领导,怎么能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就是好样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吴春忠,1958年5月出生,黎族,海南省东方市人,1977年9月参加工作,1982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他一直扎根基层,先后担任过办事员、科员、副所长、教导员等职务。2010年3月,本该退居二线的吴春忠临危受命,到天安乡担任派出所所长一职。天安是一个有着14000多人的边远少数民族山区乡镇,群众的法治意识不强,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社会治安比较混乱。吴春忠上任后,通过采取摸底排查、多方联动、重点巡逻等方式,迅速改变了治安状况。曾经棍棒横行的“土匪乡”变成了群众安居乐业的“平安乡”。2013年2月24日,积劳成疾的吴春忠经医治无效逝世,年仅55岁。次日出殡时,当地群众自发前来,手举花圈排起十里长龙为他送行。2013年8月至12月,吴春忠先后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吴春忠从警31年来,在追逃办案中,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在群众需要时,铁血柔情、竭诚为民;在对待亲人朋友时,约法三章、从严要求。关于他一生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秉公执法抓捕好友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就是这个故事。1985年,东方市华侨农场的不同村组间发生冲突。吴春忠的一个黎族好友也牵涉其中,并且是聚众组织者之一,情节严重。吴春忠亲自将其带回了派出所,立案查处。事后,这个好友的领导和亲友找吴春忠求情,都被他劝退了。后来,这个好友还是被依法处置了。一些不明事理的亲友后来还在背后骂吴春忠“当了官就不顾黎族老乡了”。
中国历史上不乏不惧权威、秉公执法的人物。包拯和海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接着说:“中国古代像包公、海瑞这样的清官,老百姓都推崇他们为‘青天’。包公曾经写过一首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包拯,字希仁,999年生于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北宋名臣。1027年,包拯进士及第,从此踏入仕途。1062年逝世,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他为“包孝肃”。包拯一生清廉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包公”之誉。当朝及后世都将他奉为神明崇拜。民间还根据他的故事演绎出大量关于包公的戏剧。包公一生只留下一首诗作,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这首诗题目为《书端州郡斋壁》,是包拯任广东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时写的。端州盛产“端砚”,常要向宫中进贡。包拯之前,大小官员都借此机会额外索取,数量有时超过进贡的数十倍。包拯到任后,严厉制止这一现象。他命工匠严格按进贡数制作,自己不持一砚归,很快扭转了风气。这首诗,就是包拯因此事有感而发写的。“郡斋”,即“郡守的府第”。将诗书写于府第墙面上,既可以省己,也可以示人,足见包拯用心之良苦。这首诗的大意是:端正思想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刚直不阿是为官处世的原则。优质的大树终成栋梁之材,坚韧的好钢不能仅去做一个钓钩。仓廪丰实鼠雀非常高兴,地上荒野兔狐就会苦闷发愁。贪官污吏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教训,为官者一定要吸取教训不再使后人蒙羞。
海瑞是历史上与包拯齐名的又一位清官。海瑞,生于1514年,卒于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他一生经历了明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在任期间,他打击豪强,重视民生,严惩贪官污吏,敢于为百姓做主,遂有“海青天”之誉。海瑞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了长篇公案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以及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及的吴春忠,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包拯、海瑞,都是不惧权威、秉公执法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借他们的故事对政法战线的同志们提出殷切希望:“我们的干警要把法治精神当作主心骨,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一是一、二是二,不偏不倚,不枉不纵,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文章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图书《淬炼成钢——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字编辑:岛晓霞
新媒体编辑:刘川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读故事 学党史 | 人情大不过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