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学术动态】距离够近吗?基于个人看法对15 分钟城市的批判性分析 | 2024年第6期

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城乡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专栏,向大家推介一篇关于“15分分钟城市”的研究文献


(专栏编辑:卓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距离够近吗?基于个人看法对15 分钟城市的批判性分析

来源:CANTILLO-GARCIA G O. Is proximity enough? a critical analysis of a 15-minute city considering individual perceptions[J], Cities, 2024, 148: DOI:10.1016/j.cities.2024.104882

1. 研究概要

密度和混合土地利用模式是公认的促进可持续城市环境发展的因素,这些原则成为当前“15分钟城市”概念的基础。这一概念的核心前提是,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减少出行距离使积极出行(步行和骑自行车)更具吸引力,但是在考虑不同的城市结构时,15分钟甚至往往是30 分钟城市,并不总能成为最合适的目标。在城市环境中,空间隔离和社会排斥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特征,例如在发展中城市,基本城市服务的接近性和可及性较低,适当的评价应考虑到这些服务的多样性、可达性和人口的需要。因此,使用15分钟城市的概念进行评估和规划需要结合当地的偏好、多样性和行人设施的质量。研究引入了一个评估15分钟城市概念的新指标,将15分钟城市的关键决定因素转化为一个基于地理属性的指数,包括步行出行时间、可步行性服务绩效和街区层面的住房位置。此外,研究还考虑了个人对接近基本城市服务的偏好。这是理解邻近性决定因素的关键一步,包括社会人口特征的影响。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波哥大经济机构普查,包括商业、工业、服务业和农业部门在街区一级的所有城市经济机构;城市公园和公共设施系统的数据,包括体育场馆,公共交通系统(快速公交BRT,普通公交和缆车) 的所有站点和车站的位置,以及街道段级别的步行指数;2022年的地籍区块数据库,包含人口和经济能力等级划分;以及在2023年期间为本研究收集的调查信息,使用离散选择建模技术来模拟对不同类型机构邻近性偏好的异质性。

2) 研究方法

1) 测量可达性:使用的可达性度量是一种等高线度量,它计算从研究区域的每个街区步行15 min内可以到达的机会数量。该指标建立在传统的等高线测量的基础上,计算在给定的平均旅行时间内到达的场所数量,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街道网络,步行15 min。这一措施也被称为等时措施。

2 15分钟城市综合指数计算:15分钟城市综合指数的定义除了个人偏好的结果外,研究还结合可达性指标以及步行指数(walkability index),计算每个街区的15 min城市指数以及特定的人口群体。研究通过步行指数来衡量每个住宅区15 min步行等时线的平均适宜性和吸引力,为了量化平衡的多样性,对每个机构进一步采用了可达性指标的组合。研究提出的该方法是通用的,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地区和城市地区。

3) 多样性指标确定:使用几何平均数结合可达性指标和个体偏好权重。

3. 研究意义

通过提出一个基于步行15 min内可达的城市基本功能的标准指数,本文为城市社会功能的评估提供了新的量化工具和方法,丰富了城市可达性的理论框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补充,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在建立有效合理的城市规划模式方面提供了借鉴,特别是在促进城市融合、减少社会经济隔离方面。

4. 研究结论

1) 研究结果显示,波哥大的平均15分钟城市多样性指数为0.273,平均15分钟城市指数为0.133,表明尽管波哥大土地使用混合度高,但在基本机会的类别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平衡。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他们对于医疗设施的可达性有着更高的偏好,而富裕群体则更倾向于零售店和商业服务。

2) 此外,研究也揭示了不同社会经济群体之间在获取基本城市服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约50%的人口居住在15分钟指数低于城市平均值的地区,而只有9.5%的人口享受高15 min指数。

3) 该研究表明,如果不首先将社区健康、宜居性和福祉的原则纳入基于邻近性的城市和区域模型,就无法纠正“完整”与“不完整”15 min城市的分布。一个15分钟的城市模式可能并不适用于处理合并不平等城市结构的城市。病体出这个模型可以成为一个中长期目标,同时定义中间目标(例如,30分钟),在向包容性邻近城市过渡时要考虑。

4) 研究结果还指出,需要重新分配教育设施(主要是高等教育),并在合理的步行或骑自行车的倡议范围内好客,并优先考虑低收入人群的获得,低收入人群优先考虑这类服务。这些政策可以减少隔离,促进以关怀为基础的教育,将教育政策纳入社区社会行动,培养公民批判性意识,并在正式环境之外提供机会。同样,提供地方化的城市保健可以确保各种城市人口群体都能获得初级保健和创新的预防方法。保障健康涉及优先考虑水和卫生、城市规划和设计,以便就近和公平获得卫生服务,以及促进安全和无污染条件下的主动交通。

5. 未来展望

1) 政策及城市发展策略制定:虽然15分钟城市概念为可持续和公平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前景,但其应用面临着与非正规住区、经济差距和基础设施不足相关的重大障碍。作为政策制定者,要就社会需要的城市类型达成共识,需要就权力关系、资源和法规进行复杂的谈判。如果没有摒弃历史发展模式造成的高度社会空间隔离和不平等问题的政策,“15分钟城市”愿景有可能成为地方政策和学术言论。

2) 城市设计及规划:要解决可步行、可骑行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使用方面的不平衡问题,需要在交通系统内加强更具包容性的规划方法。研究通过一个实证案例研究,证明了在分析中纳入多样性和感知指标的相关性,而不仅仅是接近性。研究以十多年来大量的地方无障碍专题研究为基础,论证了无障碍专题在发展中国家的局限性。这与国际文献有关,因为它质疑城市地区邻近模式的作用,在城市地区,非正式和小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了基本机会在整个领土上的相对全面的分布。

3) 研究的局限性:该方法仅在特定的背景中进行测试,且对机构的普查可追溯到大流行之前,但事实上,由于一些企业将关闭或搬迁,因此数据来源也有一定局限性。但研究中提出的方法论清晰且可复制,可以将该方法在其他城市中使用,并进一步比较结果。

4) 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更喜欢靠近幼儿园,但事实上这种偏好可能与波哥大的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参与关怀活动这样一个事实有关。这些基于个人偏好的结果的背景可能与其他社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而这些特征不一定只与性别有关。但该研究作为拉丁美洲第一个利用个人偏好对15分钟概念进行批判性评估的研究,采用了严格的定量设计,包括个人偏好和步行性,仍值得其他研究者参考。


(供稿:袁若伊,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学术动态】距离够近吗?基于个人看法对15 分钟城市的批判性分析 | 2024年第6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