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产业研究 | 发现城市产业迁徙的暗流: 谁在逃离?谁在布局下一张产业王牌?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导 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分工格局加速重构,政策引导与能源环境约束指标持续调整,企业为寻求成本优化与市场拓展,正加速推动产业迁徙浪潮。近年来,我国产业迁徙呈现综合转移的显著特征,企业通过梯度转移实现生产要素再配置,依托技术迭代与价值链重构,形成跨区域产业协作网络。


为更清晰地描摹全国产业迁徙整体态势,清华同衡数智经济研究所产业研究团队以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为例,从海量数据中分析获得全国企业迁徙整体概况、产业迁徙重点区域、迁徙企业所属行业和迁徙企业年龄分布。


整体概况:

浙江迁徙总量居全国首位

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企业迁徙总量23196家,其中浙江省、江西省、陕西省位居前三。浙江省迁徙企业14578家,占比62.9%;江西省5056家,占比21.8%;陕西省1703家,占比7.3%。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全国企业迁徙数量有所上升,浙江省产业迁徙趋势依旧最为显著。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跨省迁徙企业仅有1015家,同比增长7.6%,这一规模不足同期企业迁徙总量的5%,企业选择省内区域作为外迁目的地的情况更为普遍。江西省、海南省、浙江省居迁出前三,分别迁出194家、135家、132家。

表1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企业跨省迁徙情况(TOP5省份)


迁徙区域:

企业迁出仍首选同市跨区

以浙江省产业迁徙为例,整体来看,超九成企业选择市内跨区迁徙。在跨省迁徙中,辽宁省、江西省和山西省是承接企业外迁最多的省份。分城市来看,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台州市迁徙企业数量排名前五,分别为9406家、1931家、1150家、710家、425家。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经济核心城市,更加注重生态聚合,向省外迁徙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迁徙以本市跨区情景为主,这是成本控制、资源整合与政策协同的平衡结果。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杭州企业的迁徙半径或逐步扩大,与外省市之间的产业联动将更加频繁、紧密,但短期内“同城化迁徙”仍是主流趋势。

图1 2024年第一季度浙江省省内城市企业迁徙数量分布(单位:家)

图2 2024年第一季度浙江省迁徙企业流向情况(单位:家)


所属行业:

批发业企业迁徙最为活跃

2024年第一季度,浙江省迁徙企业所属行业分布较为分散,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批发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零售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企业数量分别为2295家、2191家、1994家、1989家、1356家。批发业主要通过省内梯度转移实现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软件业则依托技术集聚和政策红利向核心城市集中。


制造业企业迁徙活动广泛存在于各细分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居多,其次是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对上下游产业链的依赖性较强,迁徙往往伴随产业链的优化重组,倾向于向产业链更完整、配套更密集的区域迁徙。

图3 2024年第一季度浙江省迁徙企业行业分布

图4 2024年第一季度浙江省制造业迁徙行业分布


年龄分布:

年轻企业更容易发生迁徙

从企业成立年限看,有8367家迁徙企业的成立时间不满3年,占迁徙企业总量的比重接近60.0%;而成立5-10年的企业仅占21.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更易发生迁徙。


从行业分布来看,非制造业企业(如科技服务、商贸流通类)通常在成立3-4年时发生迁徙,而制造业企业(如装备制造、纺织化工类)的迁徙高峰则集中在成立4-5年阶段。非制造企业轻资产属性较强,早期对办公区位、政策灵活性的敏感度更高。

图5 2024年浙江省第一季度发迁徙企业年龄分布情况

图6 2024年浙江省第一季度发生迁徙时企业平均年龄(迁徙数量TOP10行业)

图7 2024年浙江省第一季度发生迁徙时企业平均年龄(制造业迁徙数量TOP10行业)


面对暗流涌动的产业迁徙潮,如何从庞杂的跨区域数据中捕捉规律?清华同衡产业大脑2.0通过动态监测企业迁移轨迹,构建产业迁徙地图,精准预判“候鸟型行业”的流出风险与承接机遇,为政府提供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布局的决策抓手。


解决方案:

清华同衡产业大脑2.0的产业迁徙功能简介

产业迁徙是要素流动再配置的过程,合理有序的产业迁徙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市能级跃升。产业迁徙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需求,那些能精准识别企业迁徙轨迹、快速构建承接能力的城市,将在新一轮产业版图重构中占据先机。


清华同衡产业大脑2.0,正通过动态监测超过200万条企业迁徙信号,为城市打造“防流失预警+机会捕捉”的智能招商双引擎。基于跨区域企业动态与产业迁徙数据,监测解码特定行业的迁徙规律,预判城市“高危流失行业预警清单”与“高潜承接机会清单”,助力地方政府构建“防流失+精准卡位”的招商双重护城河,将迁徙暗流转化为升级动能,重塑城市产业竞争力。



功能一:企业年龄监测

企业年龄对预测企业迁徙方向、优化区域政策、调整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平台通过监测企业年龄分布,结合行业特征与企业规模等指标,构建精准的迁徙预测模型,助力地方政府预判产业外迁窗口期,主动对接目标企业。

图8 企业年龄分析


功能二:产业迁徙地图

产业迁徙地图通过整合多维度数据(如企业迁徙数量、迁徙轨迹、行业分布),以可视化形式揭示产业空间流动规律,支持按行业、城市筛选,实时监测产业集群动态变化。预判市场格局变化,助力地方政府锁定目标产业的迁徙流向,提前布局土地与配套政策,实现精准招商与风险防控。

图9 产业迁徙地图

限时福利

免费试用10大重点产业链招商模块

联系我们

产品经理:郑老师 / 13311006123

业务经理:段老师 / 13132203715




清华同衡产业系列研究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产业迁徙暗流:谁在逃离?谁在布局下一张产业王牌?

产业高地争夺战:你的城市真的是产业的最优选吗?

产业硬核赛道:如何识别潜伏在投融资热度中的下一个产业风口?

藏在专利里的未来:如何从技术布局预判未来产业爆发点?

产业链群“强补延”招商支持系统






清华同衡 技术创新中心

数智经济研究所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以技术和创新为引领,利用大数据及智能分析技术,开展城乡发展新技术研究。


下属数智经济研究所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愿景的专业型智库团队,围绕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创新、产业空间供给、产业经济数字化平台等议题,为产业园区培育、区域战略、县域发展等问题提供高水平咨询方案,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顶级行业专家的领衔下,数智经济研究所融合经济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市场营销、智慧城市、可持续设计等多专业人才,形成了聚合交叉学科背景的核心团队,兼具丰富的实践积累与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


相关链接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消费新动能激发经济新活力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数智化促进政企关系重塑与企业服务效能提升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图片|AI绘制

供稿|清华同衡 技术创新中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产业研究 | 发现城市产业迁徙的暗流: 谁在逃离?谁在布局下一张产业王牌?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