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百年古树下的清谈轮道,
一次雨过天晴后的鹤薮之会。
榕荫如盖,童叟相伴,坐而论道。
一场跨越时空的园林对话
当百年榕树的绿荫轻抚青砖灰瓦,当传统园林的智慧遇见现代文明的锋芒,岭南文化的根脉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2025年4月1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和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协办的“榕荫论道,焕新鹤薮”——传统岭南园林的现代化演绎交流活动在大鹏鹤薮村举办。以园林为媒,以鹤薮为例,探讨如何在保留传统园林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在地文化和自然特色,实现岭南园林的现代化演绎开启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
#专家观点集萃
何昉
主持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岭南园林要利用青年人的
创造力焕发新时代的生机
岭南园林史是中国园林史的地域化表达,岭南园林的“世俗性”与“实用性”是区别于江南园林的核心特征,要从日常生活视角研究其文化价值。岭南园林的现代化要注利用青年人的创造力,焕发新时代的生机。
朱荣远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深圳分院顾问总规划师
岭南园林的现代化其实是人的现代化
岭南园林中的宅园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演绎。岭南园林的现代化其实是人的现代化,是一群人的现代化。深圳虽然是现代化的城市,但依旧有乡愁。大鹏要利用这种时间差,去凸显大鹏的价值所在。打破围墙,用价值观尺度,去先行先试。留住传统的魂,凝聚现在的神。
杜春兰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
生活在园中,园中有生活
以我对川菜和粤菜的理解,岭南园林与当地饮食存在相通之处,岭南园林的特色在于烟火气,在于“生活在园中,园中有生活”。设计场地时应顺应当地气候和场地特征,考虑与自然融合,将场地淹没在自然的纹理之中。将老人、小孩、村民的生活场景融入自然山水之中,这也是村子的灵魂所在。
刘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风景是教化的场所
是小朋友喜欢的空间。打破围墙,打通村落空间与自然山海要素之间的联系,让人们可以望得见山,看得到海。不要给美景上锁,用开放的怀抱转变传统管理方式,通过增值服务让美景变成价值。
林广思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把村子打开来,
把山海融进来,把人留下来
把村子的围墙打开,留下真正喜欢这个地区氛围的人。利用和香港的地缘优势,是有机会可以作国际社区的。另外,我们要能直观的感受到自然,不能再通过地图上去找海。可以通过路径和景观的设计,把村落与周边山水融合,打通人与自然的直接联系。
李宝章
奥雅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
大鹏既不是深圳的前奏,
也不是深圳的序曲
一阴一阳之谓道。反者道之动。大鹏就是大鹏,大鹏是我们田园的精神力量,是都市法则的反其道,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田园和自然中生存,有传承、有诗意的一个新的力量。居住在这里的人安居乐业,来的人才会流连忘返。将心比心,以至诚之心,以包容开放的心态,迎接四方来客。
锁秀
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
岭南园林走向现代性,
是打开宅园,是园乡一体
岭南园林文化的特点就是宅园一体和世俗化,它是融入在生活之中的,它不像我们北方的皇家园林和江南的私家园林,它是私密的,但岭南园林走向现代性的,就是它能打开宅院,人要与自然达到一种情感的协调。
吴宇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
中国文化与乡村振兴,要靠
当地居民,要保护好儿时的记忆
保护古村的原有格局和肌理,保护好古树名木,把这些留住之后,再来谈更新改造。要做好乡村调查,摸清村民需求,用好乡村人才,形成良性的循环。
岳邦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系教授
新岭南园林应来源于生活,
乡村的发展还要依靠内生动力
新岭南园林应当结合地域气候和文化,可以充分的承载在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是难以复制的特色。乡村的发展应避免过度的商业逻辑,要加强以村庄为主体的主动性和凝聚力。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教授
大鹏要把大格局、大景观、
大基调、大智慧融合起来
大鹏要把大的山海格局,大的景观资源统筹起来,稳住与大都市明显差异化的大基调,借助大师、专家的智慧,调动这些资源,去凸显自己的特点。
陈之文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用自然去连接村庄,
去连接岭南文化
大鹏之于深圳,和西湖之于杭州很像,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杭州景中村的经验,将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变成乡村振兴的杠杆。
边文娟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传承形色基因,
打造新岭南园林样本
形、色是形成村落景观风貌的两大因素,从古村色彩的迭代可以看出古村历史发展的脉络,希望未来能传承形色基因,打造新岭南园林样本或范式。
李云源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对传统岭南文化进行了再认识
听了专家的发言,对从小生活的环境有了新的认识,使我更加理解和尊重岭南文化,更加认识到大鹏在深圳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价值。加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与产业相结合,这将是大鹏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会积极保护和发展好这片区域,也希望更多人关注和支持大鹏的发展。

榕影婆娑处,见证了一场
传统精髓与现代演绎的思辨
岭南园林传统的宅园一体思想是以人本精神为核心的空间哲学,在有限空间中实现了生活需求、自然意趣与精神寄托的三重统一。这一思想根植于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与文化基因。是岭南人对有限与无限,世俗与超越、人工与自然等永恒命题的在地化解答。
岭南园林的现代化之根本是人的现代化,是价值观的现代化。以打破边界,充分开放、包容天地万物的姿态,充满真实感的在地生活,通过空间诗学将日常生活升华为精神栖居,是岭南园林现代化演绎的方向。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园林的讨论,是对岭南文化生命力的重新诠释,更是是对价值观与文明观的深度思考。从古榕树下,从鹤薮出发,我们期待可以以小见大,将本次论道的专家智慧形成共识,通过政府的支持、村民的自觉、市场的自发合力去焕新鹤藏,焕新大鹏,打造一种新的样本和范式,作为岭南园林精神在当代最富生命力的延续。
本文内容由主办方整理,未经讲者审阅

– 相关阅读 –
– 会议策划组织 –
王冬雪 | 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三所
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高级城市规划师。负责包括总体规划、战略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多种类型项目。长期为深圳市大鹏新区、四川雅安、广东等地区提供各类规划服务,主要负责《深圳市大鹏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大鹏新区综合规划实施评估》、《雅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雅安市重点片区城市设计、佛山重点片区发展策略研究等规划编制和研究工作。
胡杨浩博 | 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三所
简介:天津大学城市规划本科,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工作以来参与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不同类型规划项目,有不同尺度的规划设计与研究经验,近年来负责或参与的项目主要有《深圳市大鹏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雅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大鹏新区文体旅游“十四五”规划》、《福田区岗厦村改造前期规划及周边地块统筹规划研究》等。
姚辉达 | 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三所
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硕士,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领域研究工作。重点参与了《大鹏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阳城滨江片区(含大堤)实施性城市设计竞赛》、《常山县中心城区人行优先规划设计》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PLUS):榕荫论道,焕新鹤薮 | 关于岭南园林现代化演绎的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