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拱墅区首创“双规划师”机制赋能城市更新,全市首个街道级规划智库成立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4月25日,杭州市首个街道级“规划更新智库”在上塘街道Tcar杭州汽车文化主题公园成立,同步启动街道“双规划师”创新机制,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专业动能。



“此举标志着我市基层规划服务正探索从‘单点突破’向‘体系化推进’转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拱墅分局与上塘街道党建联建为契机,街道在分局指导下以“1+1+N”模式重构规划服务体系——即在原有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朱莹团队作为街道“驻街规划师”基础上,新增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青年教师侯伟博士团队组成“双规划师”团队,并联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浙大城市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创新研究院等5所高校专家组建专业规划智库,形成“驻街规划师常态化服务+高校智库多元智囊支撑+共建单位协同发力”的全新格局。



活动现场,上塘街道还与多家辖区内单位签署品质城市共创伙伴协议,进一步构建起“街道+规划师+社区+企业+居民”多方联动机制,确保街道内各类更新建设方案实现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对接各方需求、链接政策红利的“统一”,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近年来,在驻街规划师提供的“陪伴式”服务下,上塘街道成功提前完成了484户居民的回迁工作,并向近1300户居民交付了房屋。此外,大城北“工业上楼”新标杆浙江省智能船舶创新中心提前启动建设,大关明珠、皋亭虎牌等多个重点项目竣工,浙大城市学院改扩建工程、拱宸经合社留用地项目等民生项目也顺利推进……区域动能、城市品质、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在浙大城市学院侯伟博士看来,通过“双规划师”协同、规划智库赋能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传导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将加速化解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堵点、痛点,打通“规划落地最后一公里”。



“上塘实践说明杭州驻镇村规划师不仅是技术顾问,更是政策宣传员、民生协调员、项目督导员。这种‘政府主导、专业支撑、公众参与’的模式,将为杭州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注入新的专业动能。”拱墅分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联动街道社区依托规划智库开展“规划师会客厅”“社区营造工作坊”等系列活动,让专业规划走进百姓生活,努力将拱墅区打造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样板,为杭州市驻镇村规划师制度的完善和推广提供“拱墅经验”。




来源:拱墅分局,发表于杭州新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拱墅区首创“双规划师”机制赋能城市更新,全市首个街道级规划智库成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