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ontevedra —
一个离葡萄牙只有几公里的西班牙小城。
这里面积118平方公里,住着83000个居民。
现在这里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市区内没有汽车通行的城市。
特殊巡逻车可以在市区内通行
在Pontevedra市里没有人行道,没有红绿灯
也没有公交站
因为这里整条路都是人行道….
Pontevedra市区周围被巨大的停车场环绕
无车城市,指的是在城市的市中心和闹市区禁止或限制机动车辆通行,主要依靠大众运输工具、步行或自行车,在城市中穿梭往返;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汽车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问题,改善城市交通质量和人居环境,增加城市公共人行道面积的目的。
此概念最早在1996年,由“无车城市”网站的创办人J.H.Crawford首次提出。
这在当时像是胡闹,但随着汽车造成的各种问题越发凸显、公民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这个想法逐渐成为一场全球运动,在欧洲尤为火爆。
是的你没看错,该小城禁止所有汽车进入市区!
警车、急救车辆和一辆由市长特批的特殊巡逻车可以在市区内通行除外。对于抓到的不遵守规则的车辆,它们将得到一张200欧的罚单。
从2010年开始,人们只可以在限速30码的城郊开车,然后选择步行不多于10分钟进入市中心上班。
大家在市区利用步行地图,规划最省时的出行路径。
当地许多小商店被盘活了,市民把减少了的汽车支出,用在品质更好的食物上。
市民们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推婴儿车的妈妈们,可以享受到更安全的公共空间和灿烂阳光,自在地散步、玩耍和活动。
同时好环境促进了人口上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
紧凑街区+稀缺的汽车配套设施
社区面积:70平方公里
社区人口:约0.53万人
平均人口密度:76人/平方公里
沃邦社区位于德国弗莱堡南部市郊,是2006年建成的一个生态社区;致力于成为零汽车社区,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城市设计者一直致力于使城市更紧凑,更便于行走。当然,他们也把这一理念带到郊区,减少停车位,让公共交通充分发挥作用,将店铺沿社区的主要街道排列。
主干道上设有搭乘15分钟即可到达市中心的有轨电车,轨道交通贯穿着整体狭长的社区,对每个家庭来讲都很近。
整个社区只有两处配套有车库的房子出售,而且都在社区最偏远的角落,停车位售价高达2万欧元。社区居民的日常出行以自行车为主,社区内基本没有停车场和机动车道。
这里70%的居民没有汽车,57%的居民在来到社区之前就把车卖掉了。只有社区一边的几条街允许汽车上路,汽车只能停留几分钟,放下必要的货物后马上离开,如果居民想在假日驾车出行,可以到沃邦汽车共用俱乐部租借汽车。
季节性的无车实践+单双号限行
城市面积:105.4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249万人
平均人口密度:23624人/平方公里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法国的最大城市、欧洲的第二大城市;它将在2020年之后会成为一个拥有许多自行车道的大都市,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车辆将不能进入巴黎市区。
2004年,政府下令车辆不准经由右岸(Right bank)的Georges Pompidou高速道路进入沙岸(Paris-Plages),此命令只于夏季某个月份有效。 政府还将巴黎沙岸转成步行区,为沙岸设了许多活动项目,像攀岩、舞蹈和游泳,还增加了海滩椅、咖啡厅和喷泉等设施。
今年夏天巴黎在塞纳河右岸增设步行街,全面禁止机动车通过塞纳河边。
为控制巴黎市区的空气污染,巴黎市政府在两年前开始实施单双号车牌限行的措施。 这项政策减少了30%的空气污染,大大改善了这个时尚之都的空气和市容。
50%的居民骑车上班、上学
城市面积:97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67.2万人
人口密度:6928人/平方公里
哥本哈根是丹麦的首都,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城市;目标是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的城市。
丹麦政府早在1960年代就着手于人行空间的拓展,用缩减行车空间的方式来增加大家走路的频率。
目前哥本哈根已经有长达390公里的自行车道,也配备了相应的交通信号灯,并且还会陆续修建更多的自行车高速公路,与其他城市连接,让单车道与人行道取代马路。
这里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自行车道,每天有3.6万名居民骑自行车出行,自行车的数量比其人口还多。
当所有人都在骑自行车时,谁还需要汽车?
这里的每个家庭都积极参与自行车活动,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该市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中,有25%的父母使用载货自行车送孩子上幼儿园或外出采购。
高额罚款+大力补贴
城市面积:607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约452万人
人口平均密度:7446人/平方公里
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国内的最大城市,也是经济中心;目标是基于行人优先原则,扩大无车区的范围,改善空气污染。
马德里建造了无车区,面积约2.02平方公里,只有该区域住户才能驾车进出,非本区住户想要在该区域驾驶,必须得在马德里任何一家官方停车场里有确定的停车位,如果司机无视该规定驾车则会被罚款100美元。
据悉,该措施帮助马德里减少1/3的交通量。
马德里还随时准备着颁布一项在全球范围内最严厉的防止空气污染法,当空气质量下降到一个临界点时,将禁止城内一半的小汽车出行,并在绕城公路引入严格的限速措施。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支持这项禁令,在此禁令执行时,搭乘公共交通也将完全免费。
另外,智能电表会根据汽车的型号收取不同的费用,市长安娜·波特利亚表示:“要补贴低排放的车辆,惩罚污染最严重的车辆。”
如果城市管理者想要禁止车辆行驶,就要为人们准备出行的替代方案。2014年马德里引入了新的自行车共享规划,在该市120个地区投放了1500辆电动自行车。
此外,马德里也希望增加公共汽车道,使该城对行人更加友好。
科技助力+打造都市生活圈
城市面积:686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约63万人
平均人口密度:918人/平方公里
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目标是在2050年前,让整座城市变成“无车城”,民众利用公共运输系统就可来去自如,减少碳排放量。
政府整合了共享经济的概念、行动装置软件及各项公共运输系统,实施大众运输系统的转型。民众可以利用手机APP寻找最优的出行方式与路径、拼车以及支付交通费,非常经济和便利。
同时,政府也计划提高停车费,让车主在买车前再三考虑。运输系统还会纳入无人驾驶车辆和公共自行车。
此外,赫尔辛基也计划进行都市改造,在整个城市中建造多样化社区,让公共交通连接彼此,让住宅区附近都设有学校、商店和日常所需的各种设施,形成多个交通便利的生活圈,这样民众只要靠步行或骑脚踏车就能够完成日常活动。
◆ ◆ ◆ ◆ ◆
近期文章推荐
————
来源:启城微观、英国那些事儿
新土地规划人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