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城市微聊:中国城市“四小龙”

说起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大家首先会想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座城市,合称北上广深。它们是中国一线城市的标杆,同时也是让人们爱恨交加的城市。这些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令白领群体忧心忡忡,“逃离北上广深,到二线城市安放青春”一度引发全社会的热议。

奋斗在北上广深,年轻人常常面临这样的窘境:怀抱梦想而来,却陷入庸常之中;想做房奴而不得,只能沦为蚁族;在职场劳心劳力,却只有工作没有生活;身陷高房价、快节奏、冷漠孤寂中,迷失了自我,梦想总是可望不可即。

与其痛苦纠缠,何不果断放弃。如果逃离北上广深,可以选择宁杭汉蓉。北上广深有优越感,宁杭汉蓉有归属感;北上广深是刀光剑影的江湖,宁杭汉蓉是救赎心灵的道场;北上广深是漂泊之城,宁杭汉蓉是一生之城。

世界那么大,心安即是家。静心分析,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这四座二线城市其实优点多多,经济实力优越,政治地位显著,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文化艺术卓然不群,生态环境优雅宜居,堪称中国城市的四小龙。

宁杭汉蓉这四座城市政治地位高,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堪称二线城市中的高富帅。从行政级别来看,宁杭汉蓉都是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除杭州外,宁汉蓉都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中国唯一的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以风景秀丽著称,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是全国唯一的都市圈经济综合改革试点。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市内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国内陆地区最繁华都市,国家的经济地理中心。武汉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国家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

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承载着三千余年的历史,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明蜀王陵、望江楼、青羊宫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宁杭汉蓉都是经济强市。在2014年中国主要城市GDP排名中分列8-11名,依次是汉蓉杭宁,均超过了8000亿元,但人均GDP排名依次是宁杭汉蓉。


商圈凝聚着无数价值符号,沉淀着一座城市的气质。每一个商圈的兴起与演进,都成为所在城市发展的缩影。那些分布于城市各个区域的商业群落,形成一座城市独有的商业生态,它们记录下这座城市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吸引城市资源向它们聚集,如同树木年轮一般,见证城市发展的风云变迁。南京新街口商圈:万千宠爱于一身;杭州武林商圈:“指”掌武林东山再起;武汉武广商圈: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夜未休;成都春熙盐市口商圈:众人熙熙,如登春台。(详见下文《走进四小龙城市商圈》)

走进四小龙城市商圈

每一个商圈的兴起与演进,都成为所在城市发展的缩影。它们记录下这座城市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吸引城市资源向他们聚集,如同树木年轮一般,见证城市发展的风云变迁。

人流如织,往来穿梭,店铺棋布,夜明如昼。这是一幅繁华街区图,强调“精致的繁华”,所含却又庞大无比:服装、皮包、珠宝、百货、餐饮、休闲,还有文化。这里,凝聚着无数价值符号,沉淀着一座城市的气质。
  每一个商圈的兴起与演进,都成为所在城市发展的缩影。那些分布于城市各个区域的商业群落,形成一座城市独有的商业生态,它们记录下这座城市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吸引城市资源向它们聚集,如同树木年轮一般,见证城市发展的风云变迁。

从北上广深,到宁杭汉蓉,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均在近几十年里繁荣着自己的经济,每个城市各自的商圈也在随着时间的变换或升级或迁移或新生,新老商圈之间在暗自博弈。新城区不断兴起,新商圈随之崛起,于是,从城市多商圈渐起各领风骚数年到城市更新引发核心区域老商圈成功复兴,大都市头牌商圈的王冠之争洗牌故事很精彩。

南京新街口商圈:万千宠爱于一身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人文绿都,不仅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亦有繁华时尚的一面。说到繁华时尚,几乎所有的南京人都会联想到新街口。因其位于南京市的中心区域,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著名商圈,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

该美誉来自于新街口超高的商贸密集度。每逢节假日新街口日均客流量峰值近百万人次,近百家世界500强分支机构进驻,其商贸集中度超过北京王府井、上海徐家汇并翘首中国。

2015年,搜铺网商业地产研究院以商圈年营业额过百亿人民币,商圈主力店王年业绩过60亿(指年业绩过20亿的商场业绩总和),配套业态丰富的商圈为入选标准,将百货店王、购物中心作为商圈的主力店,依据主力店营业额判断商圈整体业绩,以商圈内的影院票房判断商圈客流量。对中国大陆十二大店王商圈进行对比排序,现摘录宁杭汉蓉四座城市的商圈对比如下。



作为南京主城的最核心地段,新街口占据着城市绝大部分的便利资源。全中国找不到几个像新街口地铁站这么高效率的交通枢纽,新街口地铁站的出口总数多达25个,这意味着四面八方的人流都更容易被带到新街口。对于南京人来说,如今的新街口不再是只能购物的场所了,更是集时尚休闲娱乐与一体的商业中心。高中低端的餐饮、电影院、娱乐设施等一应俱全,而市场的活跃程度仅从星巴克在新街口开出的第11家门店就可见一斑。

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的隐逸生活是找寻都市繁华之中的心灵净土,大隐于市一直是多数置业者的终极梦想。很多外地人选择留在南京这座城市工作、生活、成家,看中的是南京舒适、便捷的城市生活。随着南京多条地铁线的相继开通,不仅为这个城市的中心带来更多的人潮,同时也形成辐射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如今,南京人坐着地铁就可以逛遍南京各大商圈,再远也似家门口,选择不只新街口。位于地铁三山街站的夫子庙,作为一个集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老字号商圈,在南京人的心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它也是现代时尚与历史文化融合的商业典范。

到了南京城,如果只有一个地方可去,大多数本地人或许不会推荐玄武湖或紫金山,而是夫子庙。夫子,自然说的是孔夫子,孔庙门前的招财树和周围店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已宣告这里不再是书声朗朗的学堂或教条森严的祠堂,而是名副其实的销金之地。抛去城市的浮躁和喧嚣,洗尽铅华之后,来细细品味充满古朴气息的商业繁华,别有一番韵味回荡其中。

你可以驾舟夜寻“秦淮八绝”小吃,也可以去熙南里逛晚清古街,听多媒体昆曲,还可以去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听德云社的相声。夫子庙商圈是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体现了南京文化的广博和包容,入夜时分,站在秦淮河畔,秦淮八艳的青铜浮雕和巨型宫灯勾勒了很好的复古效果,空气里可以闻到南京桂花鸭独特的香味。


有着“中华第一商圈”之称的新街口商圈

杭州武林商圈:“指”掌武林东山再起

身为杭州老牌城市商圈的武林商圈,不仅是人人为之向往的“购物天堂”,也是孕育杭州城市记忆的“文化乐园”。近些年,由于武林广场地下商城等10余个省、市大项目开工建设,以及商圈分化、电商冲击等,商圈的人气集聚也受到一定影响。如今,万众瞩目的武林商圈慢慢掀开了红盖头——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地下空间编织成网,传统商场插上“智慧”的翅膀……乘着“互联网+”的浪潮,历经蜕变的新武林商圈转型发展,“王者”又将强势回归。


阿里巴巴与杭州武林商圈共推“未来商圈”

去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与杭州市下城区政府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武林商圈打造成为全国首个“未来商圈”,共同探索武林商圈转型升级与运营的新模式。

当你走进武林商圈,就能自动接收到免费的WIFI信号,网络速度快得边走边看电影也没问题;当你走进各大商场,收到的不再是铺天盖地的促销信息,而是曾经购买过或是自身感兴趣的品牌促销信息;当你逛街时,不再需要拎着大包小包,而是可以用智能手机的支付宝或淘宝客户端扫一扫武林商圈二维码,找到“逛武林”汇聚页面,直接用手机下单,商家还可以选择送货上门,该是多轻松的事。这一切,在杭州武林商圈,依靠一张由无线网络织就的“天网”,电子商务带给人们的无限可能,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为杭城的文化地标,武林广场公园将成为武林商圈最强大的吸睛“磁铁”。明年7月份之前,象征着城市记忆的“八少女”音乐喷泉将以全新姿态华丽归来,修葺一新的浙江展览馆也将揭开神秘面纱,“尘封”7年的武林广场的脱帽首秀让杭城市民颇为期待和兴奋。

要说杭州近几年对武林商圈江湖地位构成威胁的,就不得不提西湖边的湖滨商圈。去年,随着湖滨银泰in77开业、苹果旗舰店开张,近百家潮流品牌和人气餐饮集结亮相,加上与西湖景区的咫尺距离,湖滨商圈在杭州RBD(休闲商务区)的核心地位越来越明显,区域内的可出让地块也成为不折不扣的绝版宝地。

而在此之前,湖滨商圈虽然已经叫了很多年,但名头总感觉不够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湖滨商圈核心区缺少一些“拿得出手”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购物多靠解百等老字号商场支撑,显得形单影只,延安路中段虽有龙翔服饰城、明珠小商品市场等特色市场,人气很旺,但总感觉业态规格不高。随着湖滨银泰这个商业“巨无霸”的落户,一幅定位清晰、分工细致、商业繁荣的高端城市旅游购物综合体——“大湖滨商圈”的蓝图逐渐描绘得明晰起来。

武汉武广商圈: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夜未休

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武汉,曾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其商业发展也历经沧桑。“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夜未休。”这是上世纪20年代,人们对于江汉路商圈盛极一时的赞誉。曾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天津和平路以及哈尔滨中央大街一起并称为中国大都市的“五朵金花”。江汉路商圈至今仍是武汉人气最旺的商圈。在作家池莉笔下,江汉路步行街扮演着武汉最繁华之地的角色,在平凡生活里,市井小民在热闹的大街熙来攘往。


武汉光谷商圈

要说给武汉的几大商圈冠之以名目,武广商圈名气最大、王家墩商圈CBD最牛、光谷商圈最具时代气息、徐东商圈发展最年轻、司门口商圈历史最悠久、中南商圈交通通达性最好、街道口商圈IT气息最浓……武汉的十大新老商圈,交相辉映,各领风骚,一起缔造了武汉商业重镇的美誉。其中,武广商圈屹立武汉中心达40年之久。2000年,武汉市政府将江汉路改造为步行街。江汉路、武广商圈彼此邻近,业态又相互补充,形成了稳定的武汉商圈汉口组团格局,并且在很长时间里盘踞武汉商界龙头地位。

但在历史上,有着“天下第一街”之美誉的汉正街则把握着武汉早期商业的命脉,汉正街是具有530年历史的商业街区,呈现过“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荣景象,曾以云集天下商、广纳九州货的气魄,在上个世纪末创造了辉煌。由于商贸转运的发达,四方商贾在汉口的聚集,汉口茶楼酒肆高朋满座、大街小巷艺人穿梭、佛寺道观筵宴风行、青楼花月夜夜笙歌,市井生活十分丰富繁华。

面积达1.67平方公里的汉正街市场,密密麻麻地纵横着上河街、下河街、大夹街、小夹街等近百条街巷。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商品汇集于此,街巷两旁,每天10余万操不同方言的打货人在横街纵巷间来往穿梭,交织出一幅五彩缤纷的上河图。在汉正街,粤语、闽声、湘音、川韵随处可听,而越剧、秦腔、黄梅戏、河南梆子的唱段也没准什么时候就从哪个人的口中哼出。这些商户除了在生意上暗暗较劲,还尽情展示各自方言和地域文化的魅力。

成都春熙盐市口商圈:众人熙熙,如登春台

川人天生爱美食、喜“闲逛”,商业嗅觉格外灵敏,最早的纸质货币“交子”就出自他们之手。街区商业无论从形式还是运作上,都与川人“闲”的秉性极为切合。其实在古代,成都就已经有了成形的商业街区,如宋代学者朱熹宗祠所在的科甲巷,清朝诗人杨奕有诗赞道:“府城隍庙卖灯市,科甲巷中灯若干。万烛照人笙管沸,当头明月有谁看。”

蓉城现代商业街区,最早出现在春熙路一带,如梨花街、大业路等,兴盛一时。“城市掘金哪里去,春熙路;品味时尚哪里去,春熙路;打望美女哪里去,春熙路……哪里都不想去?还是可去春熙路。”香港《大公报》如是评价春熙路。被誉为中西部第一商业街、中西部第一商家高地的成都春熙路,独特魅力主要在于它的养眼指数和美食指数很高,另外比较高的是休憩指数、人气指数和商业指数。


春熙路素来商业繁华,人群熙来攘往

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因由当时的四川省督办杨森提议兴建,杨森下令把旧衙门全部拆除,在此修建了从南到北一条街,其后又修建了东西两条街,名叫春熙路东段、西段、南段和北段。最初根据他“森威将军”的头衔将其命名为“森威路”。后来人们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句子,改名为春熙路,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

说起成都商业区,成都人绕不过春熙路,正如南京人绕不过新街口、杭州人绕不过武林广场、武汉人绕不过江汉路一样。作为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春熙路不仅历来是成都人销金玩耍的重要去处,还传承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不仅是成都的时尚中心,美女打望地,也是美味小吃云集之所。这条取“熙来攘往,如登春台”美意的商业街,已然成为成都魅力的代名词,从多方面延伸着它的影响力。它是成都的时尚公告牌,近一个世纪的商业人气和成都美女都流经这里;它是成都的流行文化站,全国的街头潮流和品牌在这里跳动着同一脉搏。

前几年,锦里、宽窄巷子的“翻新”,让“仿古商业街”走红,吸引了大量心仪巴蜀文化的四海宾客,进一步刺激了成都的旅游业。“走进宽宽的窄巷子,你唱着老四川的歌谣……”光头李进的一首MTV,尽显宽窄巷子古朴神韵。改造后的宽窄巷子由宽巷子(“闲生活”区)、窄巷子(“慢生活”区)和井巷子(“新生活”区)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民间有“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说法。两条250米长、不足8米宽的巷子,宽宽的窄巷子,窄窄的宽巷子,经历着历史的风雨,细细密密地述说着成都的旧事和如今。

原载我院《凤凰品•城市》杂志,有删节。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长按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