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发布。《纲要》的编制,充分体现了用新体制、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规划建设的思想,树立起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对规划理念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示范意义。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包含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及规划体制创新等内容,对中国规划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示范性以及对规划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
施卫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雄安新区将建成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为世界城市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规划纲要反映出的“雄安模式”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 以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时代的城市样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深圳速度”到“雄安质量”,雄安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的模式。雄安规划是“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按照规划,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两者均提出建设没有城市病的示范区,打造新的城市形态,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雄安还将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遵循和途径。雄安新区的未来建设,更需要“保持历史耐心、强化战略定力”,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稳扎稳打,一茬接一茬地干。
2. 以生态为前提,构建整体国土空间格局
雄安规划纲要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总体要求。这与国家机构改革有关规划职责的调整相契合,新组建自然资源部,就是要统一行使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雄安新区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环境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先决条件,坚持“城水林田淀”一体规划,处理好城淀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构建整体国土空间格局。规划提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形成可生长的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和“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布局。这些正是“多规合一”要求下,突出规划整体空间管控的主要内容。
3. 以城市设计为抓手,塑造城市特色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城市设计,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雄安规划纲要以总体城市设计为抓手,以城市设计统领空间秩序,塑造城市特色,传承文化基因;形成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特别是在运用中国传统营城理念上,充分利用轴线、方城、街坊、园林所构成的城市意象,力求形成天人合一、城景相融的景观特征。我们也期待雄安这座具有东方气质的新城,能成为城市发展历史上的典范之城。
4. 以人民为中心,回归城市规划工作本源
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到“十九大”都提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雄安规划从完善硬设施和软环境两方面着手,打造宜居宜业、具有集聚力和吸引力的新区,体现了规划的人文关怀。同时,规划按照绿色、智能、创新要求,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在为人服务方面又具有超前性。雄安在宜居城市建设上的样板作用,必将引领新时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upforum@vip.126.com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upforum.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城市规划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