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以来,随着一、二、三批传统村落名录的陆续公布,正式评选公布的传统村落数量已达2555个,范围涵盖了全国各地,其中西南地区川、渝、贵、滇四省共计1075个,占据了几乎半壁江山。值此机遇,很多深藏在大山里的村落得以揭开面纱,以最朴实纯洁、美妙动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5年初,我有幸参与了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天门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得以一窥这大山深处的“天门”仙境。
——天门梯田
天门村位于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中部,北盘江大峡谷内。周围群山环绕,悬崖峭壁,陡坡相接,交通条件极为不便。从水城县出发,经X320县道盘旋至花戛乡,再由崎岖山路翻越“南天门”垭口,寻崖间小路行至村内。途径“南天门”垭口处最为紧要。然而,就在此垭口处也收获了如世外桃源般美景,整个天门梯田夹杂着掩映的吊脚和飞檐直入眼帘、豁然开朗,美不胜收。
——南天门垭口景观
天门村位于一个北向大斜坡之上,东临北盘江、东西两侧均为高耸的悬崖,相对高差为858米。
——天门村地形地貌
天门村传统村落包含大寨、小寨和新寨三个自然村落,相邻间隔约800米。现状共有140户居民,均为布依族,是一个典型的布依族聚居村落。
——天门村三寨分布
村内保存了布依族传统民居吊脚楼110栋,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建筑取材多为当地青冈树,层数三层、两层不等。建筑低层用以圈养牲畜、堆放农具,二层则作为主人日常起居生活。
——布依族吊脚楼
吊脚楼分布集中在三个自然村内,且根据地形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形态。其中,新寨地势最高,且位于斜坡面上,建筑分布随等高线呈线型、台地状;建筑与梯田、竹林以及其他植被穿插交错,形成统一的整体。大寨地势最低,位于一个小土坝上,内部地形相对平整,建筑分部以晒谷场为中心呈围合状,外围有多株苍天古树,与北盘江交相辉映;小寨位于大寨与新寨中间,地形较为复杂,建筑以三四栋为单元形成多个簇团,穿插在山林坡谷之中,形成一种层次分明,张弛有度的视觉景观效果,完美的实现了建筑、环境融为一体。
——天门村新寨
——天门村小寨
——古树
村内居民多着布依族传统服饰,以蓝色与黑色为主,均为手工缝制,做工精细、精美绝伦。村内居民多保留了传统布依族生产生活方式,村内随处可见各类传统农具和手工艺器具,各种手工技艺、食品制作工艺等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
——布依族民族服饰
——布依族传统工艺
——布依族家祭
——布依族铜鼓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西部区域总部 杨斌供稿
注:长按二维码,一键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