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资讯】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咖是这样说的


导读

近日,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市举行,政商学界中外大咖围绕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动能、低碳城市促进绿色发展、城市群建设助力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焕发城市活力和建设公园城市提升城市品质六大主题展开讨论。针对如何让城市更加可持续发展,大咖们分享了这些观点。详情见下文。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靠数据和信息拉动


【资讯】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咖是这样说的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前中国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结合点。”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说,正确的城市化政策既能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需求,也是空间结构、经济布局、人口分布的结构性改革。


在杨伟民看来,实现城镇化,要遵循城市化规律。城市化是经济发展自然而然的过程及结果,虽然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增长,但不能本末倒置,把城市化当作拉动增长的手段。同时,城市化布局是集中的;城市用地和人口要匹配;城市是不同职业的人组成的;城市用地结构要均衡;城市要职住平衡;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此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看来,新型城镇化有很多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变化,特别是科技革命。新型城镇化是随着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出现的。


“新型城镇化,有四个问题需要思考。”赵白鸽说,新型城镇化变革的方向,包括如何使全世界的城市都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谁是变革的主体;可操作性;城镇化的能源在哪里。农业革命是靠土地拉动,工业革命是靠能源拉动,到了第四次产业革命,拉动城镇化应该要靠数据和信息。“智库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城镇化问题研究清楚,然后变成具体行动。”


中国新一轮城镇化挑战

效率、包容和韧性


【资讯】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咖是这样说的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伯特·霍夫曼表示,在他看来,中国正进入新的城镇化模式,而土地管理、户籍改革、金融可持续、规划先行以及环境和地区治理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目前,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发展过程。霍夫曼表示,其中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资源的不断集约一方面推动了城市经济的不断增长、人口规模加速扩大,另一方面却带来了城市在土地开发、资金运用和人才分配上的低效,同时,包容性、韧性也愈加成为城市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他看来,新的尝试已经被不少中国城市纳入新一轮的发展建设当中,中国城市也将被愈加看作发展的模板。而现阶段,他们需要探寻如何推动“以人为本的变革”,这将是转型成功的关键。


 “效率、包容和韧性将是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主要挑战。”


例如,高度依赖于土地的城市化带来了诸如基础设施浪费、经济发展密度过高等问题;新的设施并未有效解决城市发展瓶颈:如提高区域互联性、增加城市聚合度等;人力资本过于集中在高产效地区反而稀释了个体的产效,导致总体产效的下降。


未来20年内

中国人口80%在城市地区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说,最重要的一项变化,即是中国的城市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20%,迅速提高到去年年底的58.52%。


通过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间的基础设施网络也实现了跨越式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城市是当今世界各类要素、资源聚集最集中的地方。2017年,全球大约有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而到2050年的时候,68%的全球人口将会居住在城市地区。


中国也不例外。徐林预测称,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中国在城市地区居住的人口将会达到80%左右。“如此多的人口在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就变得更加重要。”


“只要城市的发展做到了可持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


当越来越多的人口生活在城市的时候,徐林表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国家发展的可持续、世界发展的可持续将持续相关。


“金字塔式”城市群

具有可持续性


从城市的发展规律来说,以城市群为主体引领城镇化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因此,中国国务院参使、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认为,如何摆好不同层级城市的定位,从而实现协调发展,极其关键。


仇保兴以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分析了中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在长三角地区,上海是一个超级大城市,而在上海下面,有杭州、宁波、南京等五六个经济超万亿的二级城市。


“有的企业、技术要素从二级城市到上海,也有上海的技术、生产要素流向杭州、宁波,这些二级城市与上海形成了相互竞争合作的对流关系。”在他看来,这种“金字塔式”城市群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他认为人才资源单向流入北京、天津,造成河北的产业结构没法提升,出现了高端产业断崖式下降,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极端不均衡。


当前,通州新城、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也是注意到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金字塔”的重要性。仇保兴直言,“市场无法解决的,就用规划的办法造几个像模像样的二级城市,来弥补城市群的断档。”


基础设施

云端化数字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资讯】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咖是这样说的


“在中国过去30年的城市化过程当中,表现出了物理形态的基础设施的大发展,包括地铁、航空、港口等,导致了城市化过程中以房和以地为核心的物理形态大爆发。”


会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抛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三维进阶的观点,引起与会人员的关注。


在他看来,物理形态的基础设施大发展后是另外两个层面的城市基础设施。第二个层面是当下放大的服务基础,包括教育、医疗、环境和投资等。“深圳就是因为这些基础设施的兴起,以及培育小企业长成巨头企业的基础设施具备,才让深圳成了这样一个城市。”


而到了数字化的时代,城市基础设施是云基础设施和大数据基础设施。云端化的、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城市走向明天的真正的有效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林冬娜、邓小云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成都商报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其他用户正在看

【资讯】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咖是这样说的

【资讯】未来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什么?专家们是这样认为的

【资讯】中国城市40年巨变:城镇化率提升,城镇人口增长近4倍!——纪念改革开放40年系列

【资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土地整治内涵更新及模式重构

【政策】全面总结!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发布!

【聚焦】城市大数据挖掘应用实践:从监测到评估


国地资讯聚焦国内外国土、城建、环境行业,致力于宣传热点政策,分享新鲜资讯,展示研究成果。


【资讯】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咖是这样说的

【资讯】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咖是这样说的

空间规划大数据联盟
关注“空间规划大数据联盟”给你想要的资源!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