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今日为大家分享第十二届规划信息化实务论坛健康城市(与身体活动)专场的PPT内容。该专场邀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专业背景的嘉宾共同讨论健康城市,从不同维度介绍健康城市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实践经验,为健康城市发展助力。


01  陈伟峰:深圳与百公里

关键词:深圳、百公里、户外徒步


1、深圳磨房百公里户外徒步活动通过脚步丈量深圳,以徒步的方式参与和体验城市,从城市用户的角度理解健康城市。


2、磨房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让喜欢出行的旅友们有个平台可以和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交流,以自助旅行和户外活动为主题,通过提供发布活动信息约伴功能,来协助每一颗自由的心实现远行的梦想,运动类型包含登山、徒步、自行车、潜水以及滑翔伞等。


3、百公里户外徒步活动位于深圳,发起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能有一个时间通过徒步的方式走出去。该活动目前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长途步行活动之一。


4、深圳实际拥有的绿道长度高达两千四百公里,但真正常被使用的绿道长度仅仅数百公里,其余大部分绿道因位置偏僻或隐藏在山里而鲜为人知。百公里活动在为人们提供参与和接触这部分道路的机会的同时,提高了城市道路资源的利用率。参与活动的人们不仅参与和体验城市,同时也影响和改变城市。


5、百公里对深圳的意义就如同马拉松对厦门一样,它构筑的不是一个平面地标,而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深圳的特有名片。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识别二维码查看《陈伟峰:深圳与百公里》完整PPT


02  姜晓朋: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健康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城市健康


1、中国经历三十年快速城镇化以后,健康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统计,中国每年有90%的死亡是因为慢性病,死亡人数达千万,慢性病已经对人们健康构成了的巨大威胁。


2、我国还有近五分之四的青少年属于不运动或者很少运动的状况,他们很可能成为慢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发人群,健康状况值得担忧。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精神健康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十分显著。


3、基于诸多城市化带来的健康问题,人们的解决方案就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2016年召开的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给出了具体的方案:


一是政府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一个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以解决和治理好环境问题;


二是要人们主动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不断提升自身健康素养;


三是要打造健康城市,为人们提供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基础。


4、对于创建健康城市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部分国家和地区也做出了具体的实践和探索:


(1)澳大利亚通过建立宜居指标体系,协助城市管理者经营和管理城市;

(2)英国布莱顿通过社区参与建设宜居城市;

(3)俄罗斯出台政策,要求城市规划设计中考虑健康因素;

(4)伦敦则对城市机动车进行控制,以鼓励主动出行来改善人民健康等。

(5)2016年,中国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对三十八个城市进行健康城市试点,通过市长带头的方式来倡导健康生活和绿色出行理念;

(6)北京市与WHO一起推动北京无烟公共场所的立法;

(7)全球知名的科研杂志柳叶刀在清华大学以健康城市为主题召开专题发布会,提出健康城市要从城市规划开始。


5、健康和城市关系密不可分,建设宜居的城市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基础,如何打造健康城市,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识别二维码查看《姜晓朋: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健康》完整PPT


03  刘静:北京市心血管病发病监测

关键词:心血管病、疾病预测


1、心血管病是全人类首要死亡原因,每年全球有将近一千八百万的心血管病的死亡,对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和发病情况进行一些长期监测与城市规划信息方面的应用,会对心血管病的防治起到非常关键促进作用。


2、心血管病广义上包括了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从专业上是心脏和血管系统疾病的统称,主要包含心脏病、脑血管病以及外周血管病,其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血管病因发病机制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所以对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3、疾病的监测是预防疾病的关键,目前最常规方法是死亡监测,但随着临床救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在逐渐下降,死亡的数据的并不能够真实反应实际情况。


4、北京自1984年开始通过常规化的信息系统对人群心血管病的死亡、发病以及病死进行了持续的监测,通过相关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得出北京市的心血管疾病分布的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农村发病率要高于城市,二是由北到南发病率呈递增趋势。


5、通过长期的监测,得到疾病人群健康的数据,可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一些依据。


6、心血管病是全球和我国首位死亡人群,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生病危害巨大,综合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与周边建成环境和社会经济状态等因素的关系,有助于深入探讨疾病的影响因素,为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防治能力建设和医疗资源的布局提供依据,助力健康城市建设。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别二维码查看《刘静:北京市心血管病发病监测》完整PPT


04  龙瀛、赵健婷:摩拜骑行指数

关键词:摩拜、骑行指数


1、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决策产生很大影响,很多APP让人们的偏好沦陷、个性丧失。针对这些现象,龙瀛教授团队希望通过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让城市规划关注到个人,如利用摩拜大数据,将数据转化成信息最后变成行动,让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2、摩拜骑行指数最初的定位是通过中国200座城市的摩拜骑行数据整合分析、指标计算以反应一个城市的自行车骑行的活跃程度,最后通过世界银行或者第三方机构,每个季度或者半年做记录报告的发布。


3、摩拜骑行指数会考虑三方面因素:城市中真正使用摩拜的用户数量、城市是否适合骑自行车、城市的背景。通过可视化后的地图可查看每个路段、每个街道的城市。


4、通过收集每个路段的ID、用户数据、骑行流量、用户平均出行次数、平均出行距离、骑行速度等原始数据,将其整合成工作日和双休日的数据,通过有效城市的鉴定,最后确定202个城市近70万条路段为有效城市数据。


5、MRI代表绿色出行率,是结合了多指标的指数。大体框架包括三个“三”,即


(1)三个维度:骑行数据(流量、用户数据)、街道设施、城市环境等;


(2)三个尺度:街道层面以及城市内小片区,街道办事处层面,城市层面等;


(3)三个数据迭代周期:每一天的流量变化、每月的城市更新、每年平均年收入。现阶段的研究主要使用了三个维度和三个尺度开展工作。


6、通过案例总结分析得出MRI最高的街道办事处层面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深圳、广州。在城市尺度层面的MRI比较高的是在珠三角、长江三角区域。


7、启示:规划师和政府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在骑行方面的提升空间;更多的科研人员可以一起参与研究算法;市民可以找到自己最优化的骑行方式。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别二维码查看《龙瀛、赵健婷:摩拜骑行指数》完整PPT


05  钱京京: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

关键词: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街道


1、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的工作目标是以科学事实为基础,以环境方面的政策、法律和科学技术人员为支撑,倡导公众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同时给公众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城市步行提供更多的技术研究和评价。


2、一个步行友好的城市有着诸多好处:有利于健康;让城市更节约更紧凑;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等。


3、中国的城镇化在过去二三十年里不断扩张,土地的城镇化远超过人口的城镇化,城市道路不断拓宽,对城市步行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以及宜人的设计城市尺度,建设步行友好型社区。


4、以街道为关注点,从城市层面对街道进行步行友好性评价,并编制一个指标体系,包括安全性、便捷性、可达性以及政策管理四个指标。通过对城市步行友好性的评价,让更多公众和城市管理者关注到城市步行系统的建设。


5、城市街道评价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对它的评价的周期要有所考虑。


6、通过对比发现不同街道的兴趣点诱发人们出行的概率不同,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的权重也就不同。通过一些城市建成区街道的数据分析发现,副省级城市的街道评价大体相当。小城市的街道差别较大,所以只能看标准差和平均值。


7、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传统的紧凑的城市有望建设成可持续化的城市,城市用地的混合利用,商住混合以及TOD公共交通引导开发的区域,步行友好性都非常好。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别二维码查看《京京: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完整PPT


06  田超:摩拜大数据建设健康出行城市

关键词:摩拜大数据,健康出行


1、带有智能锁的摩拜单车的意义有以下两点:(1)摩拜单车可以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2)赋予了摩拜大数据的能量。


2、摩拜单车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直接的积极的影响:扩充用户的出行范围和生活出行半径,让人们可以从另外的一个视角去看周围的世界。现如今,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了继公交和地铁之后第三大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3、通过摩拜单车已经取得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的城市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共性是海外的城市周末骑行比工作日的骑行速度更慢一点,骑行时间会更长,国内大多数城市都有早高峰和晚高峰两个峰值。对于个性,国外城市并没有早高峰和晚高峰之说,国内的城市骑行的热度都很高,但是骑行时间不同,其中北京、成都、广州、上海、深圳早高峰都是超过晚高峰的。


4、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6度到21度之间对骑行行为是舒适区,上海的用户在空气质量好的时候骑行的人会明显增多。


5、基于海量用户数据,摩拜公司构建了非常丰富的后台数据系统,便于实时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控。通过对单车运行轨迹的监控、汇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用户需求行为的变化,同时对车辆供需进行预测和调度。


6、基于摩拜AI技术、智能锁和智能推荐停车点的方案,可以为政府管理自行车停放提供的方案。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别二维码查看《田超:摩拜大数据建设健康出行城市》完整PPT


07  王兰: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对于规划原则的反思

关键词:健康城市、公共健康关系的反思


1、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就是对公共健康关系的思考,并且各个领域的研究已经证明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2、如何创新应对健康中国战略,主要有三大板块的研究内容。


(1)基础研究。基于肺癌的健康结果来做的实证研究,同时也开展了一些以经济分析方法为导向的偏好研究以及骑行研究。


(2)在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思考怎么做规划设计实验,当时模型建构的基本想法就是直接搭建空间要素和呼吸健康影响结果的相关关系。


(3)影响评估。基于2016年提出的对于健康中国影响的四大要素:土地使用,空间形态,道路交通,绿地和开放空间,通过这四个要素进而推出规划有两大路径:减少污染以及人体的暴露风险和促进体力活动。


3、以黄浦区的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对健康风向的叠加分析,来确定需要进一步更新和规划的区域。


4、以杨浦区的殷行街道为例,提倡健康导向的微更新,通过考虑跟周边的用地进行互动,将街道内部碎片化的、被大量机动车占用的道路释放出来作为骑行和步行空间。同时考虑全年龄段在整个区域里面的分布情况,增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小街区、密路网、道路密度以及建筑和规划设计的细节都可以更好的促进公共健康,对健康城市的研究和实践包括居民行为选择研究、健康空间需求研究以及健康结果研究三类。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别二维码查看《王兰: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对于规划原则的反思》完整PPT


08  杨松:北京绿道与健康城市

关键词:北京绿道、健康城市


1、通过绿道规划可以为大众提供一些更健康的生活空间和徒步空间,绿道规划的意义实际上是通过绿道规划开启一个新的过程,同时将城市空间资源和城市人的健康需求进行对接。


2、绿道规划的三个重点:凝聚共识和愿景、对接需求和资源、发动社会力量。


3、通过对绿道的实地调研,对北京绿道规划提出了“一个概念+4个模式+3个机遇空间”的想法:一个概念就是以绿道建设为核心理念,将生态绿地、城市绿地、历史文化遗迹、风景结合起来,以满足居民骑行、远足、游赏的需求。


4、4个模式包括:(1)生态绿岛模式,即生态绿地+骑行和徒步健身需求,发挥生态绿地的休闲游憩功能,增强居民生态环境意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2)景观绿岛模式,即生态绿地+景观资源+旅游健身需求,提高风景资源的可接近性。(3)文化绿道,即绿地资源-文化资源+游览探访需求。(4)城市绿道,即城市带状空间+骑行通勤需求。通过这四个模式把绿道串联成为北京核心的绿道网。


5、几类绿道空间:(1)整合利用绿色空间建设城市绿道;(2)活化废弃铁路、滨河路等线性空间,建设城市绿道;(3)道路附属绿地整合建设绿道。


6、绿道规划具有两个方面的指导作用,一是从模式的角度,对人的需求特性有一定的认知;其次就是在空间环境选择方面,起点和终点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形成的是满足骑行休闲行为的市局绿道网络线路。


7、绿道建设的最重要的是大众要不要去使用这个绿道,是否有时间来使用这个绿道。


8、对于绿道规划,现阶段规划师做的大多还是前期的工作,如何将城市的空间更好的利用起来、如何满足公众健康的需求和未来可能,规划师未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别二维码查看《杨松:北京绿道与健康城市》完整PPT


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数据人网站:udu.org.cn




规划日课,在国匠城知识星球等你

每日学习,共同提高

点击查看知识星球详情


适用人群

规划行业从业人员

建筑行业城市关注者

考研考博,规划行业学生

希望提升城市认知与综合能力的规划师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

PPT合集分享:不同维度的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