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一本比小说更好看的城市传记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


「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尽一座城市的全部,因为人生命的短暂性注定只能窥见城市的一部分,而一本好书,既可以带人窥探城市的细部,也可以带人俯瞰历史的全貌。」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柏林 一座城市的肖像》

【英】罗里·麦克林 著

傅敬民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7年4月

本书通过描绘那些男人、女人以及无数默默无闻的人来刻画这座城市,推测他们的生活轨迹,无论他们是德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土生土长的还是移居而来的,是政客还是画家,是心碎的国王还是重生的歌星,是恶魔般的天才还是天使。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有一个特点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也使他们融入现代。这片土地既孕育了创造力,也滋长了罪恶,这里是幻想的家园、死神的故土,柏林激发他们尽情想象。



书内插图

▲细节源自1469年柏林圣玛利亚教堂里的《死亡之舞》壁画。


▲图为1618年大彗星,选自高塔·阿杜西乌斯的作品《东方彗星》。


▲1835年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为皇宫设计的入口(未建成)


▲1921年魏玛征服重建部部长瓦尔特·拉特瑙出席威斯巴登会议。


▲弗雷德里克·德雷克作的《胜利像》——通常称为“赫希金像”。


▲1912年10月23日威廉大帝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所成立仪式。


▲1934年,莱尼·里芬斯塔尔于纽伦堡的路特波德竞技馆,在纳粹。


▲1963年6月26日,约翰·F·肯尼迪在西柏林的市政厅。


▲1978年,大卫·鲍伊在《小白脸》中的场景。



@ 柏林


媒体评价:

《华盛顿邮报》:《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是我读到的最非凡的历史作品……这是一本关于想象、沉思、崇敬、困惑,以及夹杂着作者对这座城市爱恨交加情感的作品……是一本令人震惊的美妙作品。


《出版人周报》:麦克林展现出其讲故事的超绝能力,完美无瑕地将历史、事实和民俗编织在一起……他通过这座城市的碎片与那些鲜活的人物,把我们带进了这座城市丰富而动荡的过去。


《英国观察家报》:这是一本生动的,富有创造力的,精彩的作品。麦克林这本《柏林》的突出之处在于这是一本强烈的关于人的书。横跨五个世纪,犹如一块华丽的织锦,编织着21位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物,以此带出这座城市的叙事。他们的故事如同小说般迷人、精彩。


作者简介:

罗里•麦克林(Rory MacLean),集英国皇家学会文学奖、加拿大评委会、英格兰评委会荣誉奖,温斯顿•丘吉尔旅行奖,并获得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提名于一身。这本《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是其定居柏林后的杰作,荣登华盛顿邮报十佳读物。至今为止他已有九本著作,其中包括十分畅销的《斯大林的鼻子》和《巨龙之下》。他给予了非虚构类社科作品创造性的写法,不仅学识深厚,且文笔优美,令人喟叹。他的作品广受青睐,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学识征服了学界与大众。除此以外,作者还为BBC写广播剧本,以及创作电影剧本。


译者简介:

傅敬民,博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上海翻译》执行主编。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翻译出版巜年轻的狮子》,《亚当·比德》等译著十四部。




■本文转自上海文艺出版社公众号“新文艺”,转载请联系原账号并注明出处。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