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什么是生态连绵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什么是生态连绵带?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什么是生态连绵带?



引言


党的十九大正式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为“千年大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强调“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


深规院在泉州市开展的生态连绵带工作从2017年12月开始,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期围绕生态空间的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家园,与“公园城市”所倡导的目标不谋而合。一年多以来,深规院与合作单位积极探索,逐步明确生态连绵带的理念内涵与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协助政府制定市级、县区级生态连绵带实施方案,为泉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一、“生态连绵带”背景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强调应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自然资源部下阶段将更加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统筹治理。


城镇化进程的下半场,城市发展重心已由重规模、重速度向注重品质、内涵转变,在严格注重生态资源保护的同时,发挥城乡田园空间、自然山水空间承载优质环境、特色文化、品质休闲功能的作用,匹配创新驱动和内需升级需求,对继续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泉州自下而上的就地城镇化模式,促进了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也积累了较多的生态问题。针对历史欠账,面向未来发展,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生态连绵带建设为抓手,统筹自然资源空间的保护与利用,探索形成环境、民生、经济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生态连绵带建设的意义一方面旨在通过生态连绵带建设,约束城市无序扩张,缓解城市生态容量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希望切实解决民生需求,建成一批“市民常走、客人常到”的连续性场所空间,提高泉州市民的生活环境品质。


二、“生态连绵带”内涵


 “生态连绵带”旨在充分遵循城镇自然山水脉络,用绿道及其他绿化空间串起山林、水体、湿地、田园等自然资源,形成相互贯通、连绵成片的城镇生态体系,构建以绿为底、以水为魂的“蓝绿交织”生态空间,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满足群众对城镇生态空间的需求。根据生态连绵带与城镇集中建设区的区位距离和目标功能,生态连绵带按照“生态屏障、生态廊道、生态体验区”三级空间体系进行构建。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什么是生态连绵带?

生态连绵带三级空间体系(图片来源:项目组自绘)


生态屏障,是城镇集中建设区周边的山体背景地区,一般距离集中建设区半小时车程,其生态产品定位为满足居民“一月一次”的使用需求。区域内强调生态保护优先、注重生态涵养维育,实施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开发建设,满足人们观光游览等郊野活动需求。


生态廊道,是城镇集中建设区内的组团通廊地区,一般位于居民骑行15分钟内可到达区域,为居民提供“一周一次”的多样化游憩产品。该区域锚固城市空间结构、限定城市边界无序扩张,以建成一系列连续的、特色主题性公园为目标,满足人们休闲游憩、参与体验式活动的需求。


生态体验区,是城镇开发边界内通过绿道等线性要素串联历史人文节点、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等形成的连续性、复合型开敞空间,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满足居民“一天一次”的日常需求。该区域通过对民众日常休憩场所的营造,激活地区活力,提供街头绿地、广场游园、商业场所、文化空间,满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日常活动需求。


三、“生态连绵带”特征


“生态连绵带”理念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每个特征下均有对应的建设标准要求。


一是具备以区域安全为底线的生态保育功能,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坚实基础。建设标准以生态总量维护情况、生态环境改善情况、生态格局构建情况进行评定。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什么是生态连绵带?

生态保育功能评价指标表


二是具备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的绿色服务功能,承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从设施场所的多元性、基础服务的均等性、居民对设施品质的优良性等方面进行评定。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什么是生态连绵带?

绿色服务功能评价指标表


三是具备以彰显风貌特色为目标的生态景观功能,是彰显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独特魅力的关键场所。建设标准以对当地景观风貌的形成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什么是生态连绵带?

生态景观功能评价指标表(以泉州为例)


四是具备以可持续发展为路径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重构城乡关系、实现城市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建设标准以对收入的促进作用、地价的提升作用、投入产出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定。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什么是生态连绵带?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表



*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吴硕贤院士以及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何昉大师对本工作的悉心指导!



撰稿人:吴海平、黄京

项目组:伍炜、黄京、王龙、吴海平、林曼妮、史国庆、戴怡婷、郭振松

合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





编辑、排版 / 陈程

插画 / 王彦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什么是生态连绵带?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