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之际,中央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工作进行专门研究部署。会议上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做好“五大统筹”。
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放到了第一位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近30年来的城市工作由于没有考虑到城市自身成长发展的规律,过度的倚重经济考量和城市职能,在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未来新的一轮城市建设应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
中国城市规划网推出城市发展规律理论解读系列,与多位专家共同聚焦城市发展规律。本期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副院长谢映霞为您解读市政工程规划建设规律。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很大,不仅自然条件各具特色,而且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差距也很大,因此规划建设要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因地置宜的制定方案,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综合管廊在特大城市、大城市以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建设需求量就大,其他地区就小得多。
以北京市为例,既有未来科技城、中央CBD、通州副中心区这样的新区建设要求,又有王府井、新街口这样的老城区既有管线改造的需求,管线单位要求入廊的积极性也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可以加大综合管廊建设的力度。反之,有的城市就不一定适宜大规模推广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也是如此,不同地区降雨条件和地形地貌不同,土壤渗透率也不同,下垫面的差异性很大,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因此规划建设的思路就不一样,渗、滞、蓄、净、用、排设施建设的顺序和比例也会随着区域不同而变化。
中国城市规划网
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知规划动态 | 晓行业前沿 | 听学会声音 | 碰学术火花
关注方法
①回文章顶部,点标题下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推荐)
②搜微信号planning_org或“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