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想 家 园
七月,是草木繁盛的时节,
是孩子们欢乐雀跃的暑假,
也是一个乡村梦想偏居一隅、悄悄生长的伊始。
“梦想家园”校园共建夏令营
——这是今夏,同济在永安的一个约定。
这个七月,
一支由同济师生与同济规划院规划师凝聚而成的队伍,将共赴云南大理州云龙县永安村的阡陌乡间,
走进白日里祥和的乡村生活,
与孩子们一同动手营造心中的梦想校园;
走进七八个星天外的凉凉夏夜,
听取蛙声一片和胸中理想激荡的声音。

一

扶贫云龙,示范永安;唤起乡情,共建校园
同济大学自2013年起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六年的征程,扶贫工作重点由面到点,六年的付出,将这头的山里村庄与那头的广阔世界相连,将云龙永安的心和上海同济的心相连。
2019年,一座精神桥梁将伴随着“梦想家园”校园共建夏令营的行动在永安村落地生根。“梦想家园”将以校园共建为核心,将乡村社区营造与儿童素质教育相结合,从唤醒孩子们的家园主人翁意识开始,在更长远的未来,将永安村所有大人与孩子的家园之梦交汇在一起,将孩子们的乡土意识与同济人的理想情怀交融于一处。
永安村春日一隅

二

“梦想家园”校园共建夏令营:
构筑通往梦想之桥梁
本次“梦想家园”校园共建暑期夏令营将于7月19日开幕,持续至30号,由同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同济大学“筑梦空间工作室”团队、同济规划院三方合作组建为一支同济队伍,共赴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永安村唯一的学校永安完小开展活动。夏令营共设置了“启蒙”“唤醒”“实践”“分享”四个环节承接贯通,达成校园共建,构筑通往未来梦想之桥梁。
“梦想家园”校园共建夏令营课程框架
“启蒙”环节将采用“兴趣课程”和“故事课程”两个模式,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课程。“兴趣课程”模式即每个班级的授课志愿者在教授兴趣课程的同时传授与心灵教育、性教育、规则教育相关的成长知识。“故事课程”模式即将教学的课时分为不同的章节,随着章节的进行,知识的启示也不断地深入,使得课程更为丰富有趣也更有吸引力。启蒙环节的教学试图从绘画、健康、心理、生态、人文等多方面启发孩子们的主观意识与独立思考,并在过程中让孩子初步认知云南及家乡云龙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特征,为之后进一步的实践考察教学做铺垫。
“唤醒”环节将以自然教育工作坊的形式展开,以“村庄巡礼”考察调研与“村庄航拍”视频认知教学为核心内容。“村庄巡礼”考察调研将通过自然观察、自然游戏等方式,有设计地让孩子们在大自然里打开五官六感,引导孩子探索村庄自然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村庄航拍”视频认知教学将贯穿于村庄巡礼调研的过程中,以无人机航拍永安,通过航拍视频进行认知教学,让孩子得以从另一个全新视角发现平时未曾意识到的村庄美丽与不足之处,深入认知村庄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建筑特点。“唤醒”环节的教学旨在激发孩子们的乡土情怀,培育孩子们保护乡村环境、传承乡土文化的使命感,加强对乡土问题的意识与关注。
“实践”环节将以“梦想校园”营造工作坊与梦想教室营建为核心内容展开。“梦想校园”营造工作坊以整个校园为对象,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校园中不合理、不理想的角落,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自由设计畅想,以手工模型、绘画、展板等多种方式体现,鼓励孩子们畅想自己所向往、所需要的校园,探索发现身边的美与不足,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改造自身所生活的环境。“梦想教室”将由同济大学“筑梦空间工作室”团队自主设计与实施建造,与夏令营的暑期课程同期进行,建设过程中将融入孩子们对教室的愿望,邀请孩子们参与部分室内装饰的设计与营造,共同营建自己的教室。“实践”环节旨在通过校园营造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营建能力,并进一步培育孩子们的校园主人翁意识。
“分享”环节以营造过程分享与梦想教室开放体验日为核心内容。营造过程分享的主旨是由孩子们以多种不同的展现形式,展示营造实践的过程与成果,分享此次参与校园共建的感受,进一步树立“营造改变生活”的理念,培养孩子改造家园的主观意愿,并辐射整个乡村社区。梦想教室开放体验日将安排在闭幕式前一天,邀请完小各年级同学轮流进入完工后的梦想教室,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体验教室的新设备、新装饰与新理念,增进参与校园共建的情感自豪。
永安村大村
2018年同济彩云支南协会在永安完小支教
相关链接:
同心共济!打造永安示范,树立云龙样板
供稿:城开分院 刘晓 葛凡华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今夏,同济和永安有一个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