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顶层设计的确定,长三角三省一市一体化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滁考察座谈会召开。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10月11日下午,为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南京都市圈建设,加强宁滁双边合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韩立明率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滁州市考察。

这次考察中,宁滁两市签署共同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京江北新区与滁州来安县、南京浦口区与滁州南谯区分别签署了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南京市人民政府、滁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滁考察传递出鲜明信号:未来,宁滁两市将在“一体化”和“示范区”上发力,尤其是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将为双方合作按下“加速键”。


往来已久

20年前就牵手南京都市圈

滁州市是安徽省的东大门,地处合肥、南京之间,是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

在“长三角”一盘棋中,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江苏省会,南京一直联手周边探索跨界一体化,合作对象就包括与南京江北新区一河之隔的滁州。
打开南京地图,南京江北新区大部分区域都与滁州接壤,对外通道约三分之二经过滁州。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南京都市圈示意图。市发改委供图


早在2000年,南京就开始谋划南京都市圈这个城市战略联盟,都市圈里的八市就包括南京和滁州。2002年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编制南京都市圈规划。

市发改委提供的素材显示,近年来,宁滁两市在深化改革、基础设施、平台利用、环境保护、同城化合作等方面合作密切。

体制规划方面

两市不定期召开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专委会工作会议和秘书处工作会议。江北乌衣汊河全椒地区发展协调规划研究成果被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充分吸纳。

基础设施方面

宁滁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滁州市区到南京河西只需40分钟车程。宁滁公交换乘中心投入运营,两地跨省公交实现无缝换乘。南京禄口机场在滁州建立异地候机楼,实现了航班查询、机票销售、异地候机服务的无缝对接。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乘客在宁滁公交换乘中心候车。南京日报记者 毛琪 摄

产业体系方面

两市在智能家电、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等领域产业关联度逐年提升,特别是轨道交通装备,两市形成高低搭配、链条完整的生产协作体系。南工大、河海大学、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入驻滁州高教科创城。南京超过十分之一的农副食品由滁州地区供应。

民生服务方面

南京琅琊路小学、夫子庙小学分别在苏滁产业园第一小学、滁州四小设立分校。南京儿童医院滁州分院挂牌运营,年就诊人数超过10万人次。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苏滁分校。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生态保护方面

两市共同开展长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滁河的生态大保护,共同推进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建立重大活动赛事期间环境事件信息互通和会商机制、环境应急联动和会商机制、环境临时管控和应急机制,实现区域联防联控。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下

两市合作前景更广、后劲更足、空间更大

小编梳理这两年两市领导活动的报道发现,两市往来十分密切,光是党政代表团访问就达数次。

今年5月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标志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也即将上报国家发改委,意味着这一全国最早的跨省都市圈,经过近18年的发展,即将迎来新一轮“提档升级”。

小编了解到,当前,南京正在根据国家和江苏省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规划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初步排出了“三大清单”,包括重点工作任务32项、重大平台项目23项、重要改革举措15项,共计70项。这其中,与滁州共建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动南京都市圈上升到国家层面,都是重点工作任务。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江北新区研创园前竖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标识。南京日报记者 姚强 冯芃 摄


今年8月,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在江北新区落地,从创新、产业、开放等维度,赋予特殊的功能定位。自贸区的设立,意味着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的加速集聚,必将为江北新区及周边地区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和广阔空间。特别是围绕产业链互补、产学研合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宁滁双方都有很多文章可做。

宁滁两市近年来都保持了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发展势头,也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强劲后劲。
在这一大背景下,宁滁两市合作前景更广、后劲更足、空间更大。


未来看点:

打造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战略,是大势所趋。

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大框架下,如何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开创宁滁合作的新局面?南京市党政代表团此次考察给出答案:在“一体化”和“示范区”两个方向共同发力。
一体化”,主要是对照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落实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及此次考察签署的宁滁两市共同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
重点将在“四个一”上寻求突破和提升。

产业协作“一条链”

继续完善和提升产业链布局,特别是要以创新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和监管体系,推动研发、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在两地合理分工。南京将大力支持滁州企业在南京设立研发中心,探索建立“总部研发在南京,生产制造在滁州”的产业链合作机制。

交通设施“一张网”

以重大交通项目为抓手,进一步织密网络、优化管理,加快提升两地同城化通达能力和水平。

铁路方面,要共同加大协调对接、对上争取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宁滁蚌亳城际江苏段、宁滁城际铁路南京段尽早开工建设。

公路方面,要重点推进104国道汊河大桥、滁河大桥等跨界交通项目,滚动实施打通市际“断头路”专项行动。

水路方面,要统筹沿江沿海港口布局,积极推进宁滁港航资源整合,打造江海联运枢纽经济发展高地。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宁滁城际铁路(滁州段)一期工程示意图。资料图片

共治共保“一江水”

加快健全跨区域联防联治工作机制,推动长江大保护制度化、长效化。以滁河大保护区、池杉湖湿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规划协同、整治协同、监管协同,严控建设行为,带动区域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公共服务“一卡通”

进一步加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跨区域合作,引导和支持宁滁两市的医院、学校、文化场馆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建设,针对群众关切的问题,推进一批实事项目。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南京儿童医院滁州分院。来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官网

小编发现,打造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宁滁两市未来合作的最大看点。
目前,长三角推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关于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的要求,南京借鉴这一模式,将选取顶山(南京)—汊河(滁州)浦口(南京)—南谯(滁州)江宁(南京)—博望(马鞍山),携手共建各具特色的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规划管理、土地管理、重大项目管理、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协调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三个跨界发展示范区,其中两个在滁州。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示意图。南京日报记者 毛庆 摄


在此次南京市党政代表团滁州考察座谈会上,张敬华对位于滁州的两个示范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功能定位要进一步聚焦

顶山—汊河示范区,要围绕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全面构建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打造先进制造业转型转移与跨区域发展的功能性合作平台;

浦口—南谯示范区,要聚焦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和苏皖跨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努力为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主攻方向要进一步明确

两个示范区要立足自身条件和发展基础,从当前能做的事做起,尽快编制一批项目化、可落地的工作任务。

其中,顶山—汊河示范区重点是做好产业科技创新的文章,聚焦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研发、产业孵化的协同协作;
浦口—南谯示范区重点是做好生态经济的文章,共建滁河生态保护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滁河生态经济带。
体制机制要进一步优化

要建立完善工作对接机制,切实做到规划先行、项目协同,特别是两市相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带头认领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节点,协调好重要事项以及需要国家和省支持的重点事项,确保既定任务和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延伸阅读

❂ 
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简介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发展交通示意图。南京日报记者 毛庆 摄

按照统筹发展和分步实施原则,跨界一体化发展分为先行启动区与一体化示范区两个空间层次。先行启动区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其中,浦口区境内8.75平方公里,南谯区境内约9平方公里,主要为沿滁河保护区。一体化示范合作区规划范围50平方公里,其中,浦口区11.5平方公里,南谯区约38.5平方公里。
浦口区和南谯区围绕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共建滁河大保护区,将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优先发展生态经济,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样板。要打破城乡和行政区界限,支持城乡融合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率先落地,实现城乡区域一体化新格局,探索积累可供复制推广的城乡融合发展经验。

❂ 
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简介

示范区规划建设“一心两片”的空间功能布局,即:以顶山街道为“一心”,盘城葛塘和汊河毗邻区域为“两片”,先行启动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江北新区顶山街道部分区域3平方公里、汊河1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总面积近72平方公里(江北新区约37平方公里、汊河约35平方公里)。

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选址区项目效果图。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江北新区和来安县围绕打造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全面构建轨道交通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推动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参与建设,联合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转型转移与跨区发展的功能性合作平台与新兴增长极。支持滁州企业在宁设立研发中心,探索建立“总部研发在南京,生产制造在滁州”的产业链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

(来源:紫金山观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大动作!宁滁将共建这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