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在日益压缩的城市空间里,孩子的生活条件与玩耍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在高密度化的城市里,孩子的需求往往难以满足,孩子的生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城市设计者和决策者都在思考如何开展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


本篇总结了70条Tips,从各个方面探讨儿童城市应该具备的特征以及儿童城市建设开展的方法。


01

  物理健康(Physical health)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城市环境应该支持孩子大脑发育健康、提高移动能力、保障骨骼生长与健康、减少肥胖可能性等等。保障孩子成长的物理环境健康,提供给孩子成长所必备的阳光、自然环境、健康食品和护理、舒适的建成环境等等。


02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城市环境应该提供孩子培养社交能力、同情心、适应性、抗压能力、创造力、富有感情、力量、解决问题能力、评估危险能力的场所和空间。


03

独立(Independent play & mobility)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少进行独立和室外玩耍、移动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来自澳大利亚的调查),


社会方面:一个家庭孩子更少从而更加重视孩子、增加的学业压力减少孩子自由活动时间、增加的手机和平板持有量让孩子沉迷游戏、其他父母的不满或不解带来的焦虑、更多母亲参与工作带来的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对孩子安全的担忧,社交恐惧意识和不信任感。


政策方面:对安全意识的过于重视造成焦虑,政府对于无监督活动的令行禁止、学校减少自由活动时间、缺乏对孩子友好的规划政策、增加的公共空间维护费用导致具有“冒险性”场所的减少。


物理环境方面:汽车主导的城市对于行人和行走距离不友好、公共交通可达性的缺失、行人和自行车友好设施的缺失、城市高密度化而日益减少的开放公共空间、低质量的室外空间和缺乏维护、社区被动式监护的缺乏(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也提及到的概念,居民临街前窗或有前窗或外摆的商业店面可以起到一定的安全监护作用、野外自然区域在城市环境里的缺失)


缺乏独立活动的儿童在未来成长过程中会易于丧失韧性、乐观、独立、社交能力等品格或技能,而缺乏阳光与自然环境也会使得孩子成长受阻。因此,儿童友好城市需要增加儿童独立行走玩耍的可能性,也需要政策、社会、城市设计者一起努力。


04

 通力合作(Collaboration)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政府领导和决策者、投资者、开发商和城市设计者需要通力合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创造为孩子而造的城市。比如政府可以制定儿童友好竞赛、简化规条和要求、整合儿童友好法规、增加儿童基础设施政策、监控和测量每日的自由度。而开发商和投资商可以布置零时活动、促进发展、加强儿童友好的建设、探讨基金、采用灵活的管理策略。对于设计者来说,可以在基础设计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为游玩场地提供更具创造力的想法,转换室外活动机构的设置、设计可步行且绿色环保的环境、为政策指标和指导方针提供建议。


05

资料搜集(Data collection)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往往研究孩子的城市要从城市到社区尺度。


社会学调研:社区名称、社区人口、社区发展计划、人口密度(面积、距离不同量度)、有孩子的区域、没孩子的区域、有孩子的家庭比例、孩子的密度、当地居民平均年龄、家庭收入、居住价值、参加学习的孩子数量、课前课后活动的种类与数量、社区儿童设施及互动区域分布、孩子住区来源、种族类群及数量、年龄组成及比例等等。


城市学调研:社区类型学、社区建筑类型分布、孩子教学配套(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社区中心数量、平均住宅和社会住宅持有量、绿色空间数量、面积及质量分析(分玩耍场地、运动场地、公园、草坪、私人院落、空地、农地、湿地、树林、城市景观及口袋公园等等)、街道尺度、路网分布、机动车持有量、车道分布及速度、人行道质量与人车分流、已设计和未设计区域等等。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06

咨询计划(Consultation)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对孩子、年轻人、家长等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可以更好的掌握各年龄段对城市设计的倾向。一方面帮助城市设计者更好的进行友好社区建设,另一方面也鼓励民众参与到设计之中,增强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07

信息叠加与分析(Overlapping)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这些资料搜集完后就是overlapping的工作,将所有信息叠加在一起,更加可视化的展现城市对于孩童的友好度。


08

制定评估标准(Indicator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城市的物理空间和孩子使用体验,都间接或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Horelli(2007)制定的孩子环境友好度指标里,提到的环境不仅仅是指建筑物周边或自然环境,还指整个影响孩子的物理、心理、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所以研究孩子城市,可以从十个维度进行衡量,如居住、基础服务(健康、教育、交通)、参与度、安全保障、家庭同龄人与社区、城市和环境质量、资源供给与分布;贫困减少、生态环境、归属感与连续性、好的城市管理。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指标精简成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四个方面。确定了指标后,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城市的儿童友好程度等等。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09

空间与教育关联(skill-based educationalsystem)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在孩子最开始的七年里,孩子学会站立、讲话和思考,在这个阶段,孩子不需要正式的教育,而更需要集合潜在技能、本能和有意义的限制。而在第二个七年,孩子将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更多的正式教育。在第三个七年,青少年孩子学会体验思考过程、寻找真理等等。


另一方面,空间也意味着承载不同的特性和人类的领域体验。因此,在儿童空间的创造上也要从各个方面切入,创造更适合儿童成长、关联儿童心理的城市或建筑空间。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10

 配套随着城市密度增加

(AMENITY INCREASES AS DENSITY INCREAS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城市的教育医疗配套、城市绿化和儿童玩耍空间需要随着城市密度、人口密度增加而相应增加。


11

 居住(Housing)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可承担的家庭住宅或可供孩子独立生活的住宅是孩子友好城市的寄托。对单元体来说,可以采取半私密半开放的空间鼓励孩子独立性,足够的存储空间可供自行车、婴儿车停放、创造性的设计让不同功能不冲突、可以被动式监管的儿童游玩区域、昭示性的社区出入口等等措施。


对于社区来说,社区的可识别性可以让孩子安全并独立回家,可以有意识地将有孩子家庭进行地块划分可避免其他类群家庭的干扰。同时,部分社区也可以建立无车化城市。保证孩子出行安全。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An aerial shot of Example, a district in Barcelona. Alamy


12

 跨年龄段空间(Intergenerational spac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不同年龄段空间可以让儿童和老人相互收益。老人的知识可以传授给儿童,而与儿童玩耍可以让老人不再寂寞。跨年龄段的活动空间可以让不同年龄段的人一同交流、玩耍,增强家庭凝聚力和社区纽带。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https://www.ads.org.uk/wpcontent/uploads/a4_intergenerational-housing.pdf


13

 有趣的可玩耍空间规划(Playable spac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低风险地区供孩童玩耍,提供孩童玩耍的设施。有大的活动场地,也有小的分散型社区场所以承担不同的活动。同时还应注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孩子的玩耍类型。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JAJA ARCHITECT, Park ’N’ Play@NEW YORK TIMES


14

可供家庭玩耍的区域或项目

(Spaces & Programmes for family)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可供家庭共同玩耍的区域。鼓励定期的家庭工作坊(workshops)、可供家长一起参与的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室内的工作坊,和室外的集体活动。一方面家庭内部可以更多陪伴,另一方面,不同家庭之间可以进行交流。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15

孩子-友好的行走路网

(Walkable network of children’s destination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在孩子从家到学校的一段增加更多的友好设施。安全和有标志性的行走路线、可玩的公共区域、完善的学校-住区路网。鼓励孩子社交的独立行走道路。因此,对于社区来说,上下学儿童路网的规划非常重要,在此之上,需要增加相应的交通措施、优化路径、完善道路形式、增加道路儿童停留区域、提供儿童应急措施等等。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16

交通措施(Traffic Measur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交通措施旨在对车辆进行管理和交通梳理。彩色的过街人行道以警示司机、共享空间重新定义交通道路的使用。在学校和孩子行走多的区域,降低车辆速度。最好小于30Kmph。


17

行人优先与街道尺度(Pedestrian priority)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街道尺度也行人友好相关,车道较少的街区能让汽车速度自然降下来。慢速的车道更能保障儿童独立上下学的安全。


舒缓交通,创造安全、适宜的行人环境,可供日常社交和玩耍,并实现人车分流。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http://dwell.group.shef.ac.uk/age-friendly/


同时,应注意街道宽度,如行人道不宜小于1.8m且应少障碍,以便于推婴儿车的爸妈前行。部分城市还有专门为孩子准备的自行车道。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The Bluebonnet protected bike lane in Austin serves children riding to Zilker Elementary. 


18

 人行道和街道家具(Friendly sidewalk)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提供可供行人休息的区域,避免过长时间行走(Street Furniture and resting spaces)这些街道家具也可以很好的起到隔离街道和行人道的作用。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Noriega Street Parklet by Matarozzi Pelsinger Design + Build


19

 街道和小径绿化(Street green)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与街道绿化、景观相结合可以增加街道亲和力。同时可以让孩子有玩耍、自由行走的机会。


20

 活力街道与被动式监督 

(Active street frontag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街道增加节点、外摆休息区域,提供行人停留和休息区域,这些休息的人反过来也能对孩子行走在街道的安全性有所提升。同样的,街道旁边的阳台也可以提供被动式监督的作用


21

 设施点位与行人速度

(Walking speed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因为孩子一般速度要比成年人慢四倍,因此设施、公共空间、健康配套需要5-10分钟路程设置一个。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22

街道等候区

(Play opportunities at waiting zon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诸如公交站、火车站等等候区域也应该提供学习或玩耍的场所。


Project Bus Stop, DP ARCHITECTS


23

 城市街道区域

(Urban formation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还有一些区域,它们在建筑与街道交接的区域,这些区域需要特殊注意,或提供特殊的儿童警示、围合、景观、停留等空间。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24

 领域感(Sense of ownership)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提供区域供孩子在其中玩耍。也可利用矮篱笆或绿池限定区域(Addressing play barriers),让孩子在安全环境里游玩,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性、领域感和安全意识。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25

 自由流线(Freedom of circulation)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自由交通流线给孩子以更加自由自在的感受,这可以反映在学校的空间组织上,也可以反映在游乐设施、城市景观里。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26

 社区可识别性和荣誉感

(Feel proud of where they live)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培养孩子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同时特色性元素可以提升孩童对社区的识别和荣誉感并提高社区环境质量。同时社区荣誉感也体现在社区文化的宣传,让孩子远离危险、毒品、酒精与暴力。

27

 维护和社区意识

(Maintenance and awarenes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游乐设施和社区环境需要定期打扫与维护,避免肮脏和安全风险。同时也要提高社区的环境意识、让人们参与到社区的共同保护中来。

28

儿童参与和共同创造

(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 co-creation)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减少疏离感,鼓励儿童参与城市设计,并可以增强社区羁绊。同时,孩子的思想富有想象力,共同参与到社区营造中来,可以结合他们的思想创造有意思的活动,并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儿童参与到社区测绘、建筑绘画中来,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城市,培养儿童规划、设计、设定目标、目标管理等技能。同时,儿童的设计也可以给城市设计者更多启示。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29

 社区绘制 

(Neighborhood mapping)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由孩子主导的社区绘制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理解地区问题和机遇。同时也帮助孩子更好认识道路,增加社区识别。


30

引导指示标志

(Way finding)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防止孩子迷路的比较醒目的标志或安全提示。让孩子从小培养认识道路、了解路径的能力。


31

 可暂时关闭车道 

(Temporary street closure)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可以在特殊时间段暂时关闭的街道,以此提高孩子上下课的安全性和趣味性。减少交通事故。


32

可玩耍街道

(Play street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增加街道趣味性,让孩子上下学路上有着更多交流的可能性。同时,扩大的人行道可以较少汽车交通对于人行的影响。


33

 陪玩和托儿机构

(Playworkers and babysitting)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社区提供陪孩子玩耍的义工或托儿机构,鼓励孩子交流、共同玩耍而非在家里封闭式的玩耍。建立良好的社区玩耍伙伴关系。


34

 文化历史场所

(Cultural and heritage spac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增加孩子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鼓励孩子参与历史,增强孩子的文化意识。


当然,除了自然、文化博物馆之外,大型文化活动或嘉年华也能为孩子提供了解城市文化的机会。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35

 野生自然场所(Wild spac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灵活的区域。可能是空地或者为充分利用区域。让孩子有接近自然、享受探险的地方。


当然,城市郊区大片树林或绿地也可以提供儿童野外探险的机会。这些城市周边用地也能被开发出来作为亲近自然主题公园。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The Ian Potter Children’s WILD PLAY Garden


这些区域还可以帮助儿童认识植物、了解大自然。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36

 多功能绿色基础设施

(Multifunctional green infrastructure)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城市可以提供让孩子在干燥和湿润的场所进行不同的活动,这些绿色空间可以在不同的城市区域。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Designing green and blue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healthy urban living, TO2-federatie


37

 亲水设施(Water-connected)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让孩子可以进行安全的亲水活动。如喷泉、亲水公园等等。


38

 安全可攀爬设施(Climbable object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孩子喜欢攀爬等活动,所以一些有安全维护装置、安全着陆铺装的装置、树木可以成为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同时这些设施可以增加孩子的抓握能力、危险评估、灵活性、平衡能力、专注力和计划性。孩子可以学会他们评估他们能爬多高并且找到更好地方式到达高点。


39

 建筑工地(Construction sit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定期部分开放作为教育场地,提供沙坑,让孩子参与挖土、铲土等活动,参观建筑建造过程。


在部分城市安全不过关的情况下,沙场或沙坑可以替代这一活动。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40

城市空地(Vacant lot)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城市空地或留白可以为城市提供不同功能的需求。当车流量大的时候可以作为汽车停车场。而其他时间段则可以作为孩子玩耍和释放想象力的场所。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Bogotá park


41

 废弃场玩耍场地

(Junk yard playground)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丹麦兴起的一种游玩场所。废弃的门、家具、轮胎、船只等东西可以成为孩子无目的性玩耍的方式(undirected play)。比起固定的游玩场所,这种场所更加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协作能力、交流、批判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不过要注意的是还是要避免钉子等尖锐物品对孩子的损伤,先应该给孩子培养好分辨危险的能力。


42

 混合社区空间 

(Multi-use community spac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灵活处理学校、社区主要设施旁边的场地空间(Subtle school boundaries),让孩子有更多好的玩耍场所。


同时让一些上学路上的公共建筑也提供可供玩耍的区域。这些公共区域可以作为卫星式课堂。反过来,学校在周末或课后也可以开放给公众休息玩耍。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43

 教育性设施(Educational equipment)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有引导性和教育意义的设施。可以提高孩子某项能力,比如平衡力、色彩认识、空间认识、图案认识等等。寓教于乐。(Play as a learning tool)


44

 装置艺术和互动设施 

(Playful encounters & Interactive equipment)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植入公共艺术和创意火车等项目,让孩子能够参与设计和玩耍其中。让孩子在路上也能感受到关怀。


而可以和孩子进行互动的装置可以鼓励不同年龄段一起参与。互动性也可以增强孩子对于不同技能的培养。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45

 街头艺术(Creative activiti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社区提供画板、墙体、甚至路面供孩子进行绘画,既为社区增加有趣的空间,又能增加孩子对于绘画与色彩的认识


46

儿童尺度和目光高度

(Dimensions & Vision height)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所有的设施应该符合孩子玩耍的大小与高度。以三周岁的孩子为例,一般为95cm,因此很多的导视设施、有趣社区元素都应该集中在这个高度


47

 城市农业和社区花园 

(Urban agriculture & Community garden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鼓励孩子参与到农业种植和采摘过程中,认识植物生长、感受自然环境、享受户外生活。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除了城市农场花园外,动物游览与陪伴也是乡村生活可以融入进城市生活的事项。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48

 温室花园(Greenhouse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提供温室场所或建筑内植物花园,让孩子分辨植物,定期感受植物生长过程。


49

 小型建筑形式

(Small architectural form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浓缩的建筑乐园,有趣的空间设置,丰富的玩耍流线,供孩子玩耍。这些不同大小、尺度的空间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0

 丰富立面(Facade & Elevation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丰富的立面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掌握图形元素、色彩、形状。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


除了立面,建筑的形态也应该有所变化。建筑群落既可以有趣味性零散排布,也可以有围合式空间组合。让孩子可以在不同的空间里有着不同的经历与体验。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TEAM DE UNIE+FELIXX DESIGNS THE EEMSDELTA CAMPUS AS AN INTEGRATED EDUCATIONAL LANDSCAPE


51

 灰空间(Grey Space)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架空层、屋檐下空间,一方面可以增加遮蔽性,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孩子的领域感、安全感。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Neev Primary School, Bangalore


52

 屋顶空间的利用(Roof space)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在高密度的城市里,屋顶空间可以利用起来提供儿童玩耍的场所。同时,屋顶也有充足的阳光,屋顶绿化反过来也能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和绿化度。



53

 消极空间的利用(Negative space)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城市基础设施存在很多的消极利用空间。这些空间可以被使用、改造,作为儿童及青少年运动、玩耍的场地


54

 庭院与阳光 

(Light domes and transition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阳光庭院可以给孩子提供在建筑里享受阳光的机会。同时庭院也能为孩子提供安全感。


55

 间隙空间(In-between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楼房之间的空间可以利用起来作为孩子玩耍和绿色设施的空间,而非藏污纳垢之处。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56

 建筑内公共空间

(Play in high density housing)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现在高密度化的城市建筑群落里也可以创造孩子喜欢玩耍的场所,如大厅、社区活动中心、公寓里的小图书馆和公共互动区域。这些半私密-半开放的区域可以给人们增加社交、学习的机会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JAJA ARCHITECT


57

 安全措施(Security)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为孩子提供防护、保证安全的基础设施。如防坠网、栏杆设计等等。


58

 圆滑表面(Flat surface)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建筑和游乐设施、景观应该减少棱角,防止孩子玩耍中受伤


59

 铺装(Paving)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多采用松填材料、塑胶、草皮等弹性材料可以防止孩子玩耍、运动受伤。


60

 分区(Zoning)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不同玩耍设施通过铺装或色彩进行区分,防止使用不同设施的孩子发生身体冲突。


61

 色彩(Color)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醒目的色彩,不同的色彩可以增强场所的趣味性,同时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


62

 无障碍设施

(Playgrounds for disabled)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为残障儿童提供游玩的机会,并帮助他们恢复体能,增强各方面技能。


63

 夜晚灯光(Night lighting)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路灯和活动区域的光照可以让儿童晚上也能安全地玩耍。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灯光既能增加场所的安全性也能引导行人行走,同时也能与儿童进行互动。


64

 健康卫生配套

(Community hospital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社区和城市都需要儿童相关的健康、卫生配套设施,以处理儿童疾病和紧急事件。


65

 快闪设施和口袋公园(Pop-up parks)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一些可移动拆卸的装置或区域,可定期为不同社区服务。而口袋公园则利用了城市的一些狭小空间进行再设计利用,增加场所趣味性,为更小规模社区提供孩子友好区域。


66

探索性区域(Discovery)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有许多的区域可以鼓励孩子探索。尺度刚好,且有趣味性


67

 不同划分的学习空间

(Settings for personalized learning)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不同的活动、技能学习需要不同大小的空间。对于建筑来说,在为孩子提供功能空间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儿童活动的尺度与规模。


对于城市来说也是如此,不同城市空间制定不同的活动,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开展可能性。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68

 智慧型孩童社区

(Social media community)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既然互联网、手机、平板等出现不可避免,那么应用他们创造智慧社区也能为孩子创造新的友好生活方式。社交媒体可以鼓励孩子参加聚会、CCTV和定位系统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性、有意思的互动显示屏能够增加孩子的探索和提供孩子准确的导视。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69

 弹性城市(Resilience)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儿童和城市一样,都需要学会弹性地应变不同的气候变化、生活方式变化、自然灾害等等。因此,好的儿童城市也是弹性管理城市空间、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城市。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In Tokyo, open space has addressed disaster recovery through parks for all citizens.


70

 经济(local economy)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对于城市来说,儿童经济如儿童用品、儿童玩具、亲子娱乐、亲子服务、亲子教育、亲子医疗等等既满足儿童整体消费需求,同时也能刺激地区经济发展。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在日益增长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儿童的需求往往被忽视。但少年强则国强,城市应该承担起儿童的成长、健康、品格与技能培养的责任。在一定的设计下,城市可以是博物馆、电影院、游乐场、学校等不同的功能。好的城市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用心呵护儿童。


文章来源丨建筑手帐C

作者信息丨建筑手帐C

新土地规划人 投稿邮箱丨xjxtd@126.com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


About Us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有限公司


为人与空间策划沟通的桥梁

在城市、乡村、景区实践着我们的追求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汇智大厦B座

电话:13691099891

「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欢迎关注“中规建业”微信公众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新土地规划人):「新·视点」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70条小秘诀!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