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编者按

10月19日,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重庆开幕。在本届规划年会上,清华同衡以投稿数179、通过数118篇的好成绩荣居规划年会论文投稿及通过率双榜的前三甲!其中有18篇受邀在年会现场宣讲。


为此,我们将这18篇宣讲论文进行摘选,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分享最新的规划实践中的问题、思考和创新探索。敬请持续关注!

改善乡村建筑风貌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针对省域尺度开展乡村建筑风貌整体研究与规划引导?如何平衡宏观统筹管理与微观差异引导的关系?如何应对乡村建筑风貌的复杂性、动态性、延续性等特点?如何兼顾使用者、建造者、管理者的多元诉求?本文以湖北省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为例,探讨上述问题的解决思路,并提出一套省域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的技术框架与管理模式,希望为更多地区提供借鉴。


作者:

闫   琳,清华同衡  总规四所(村镇所) 所长

曾   婧,清华同衡  总规四所(村镇所) 项目经理

孙   瑞,清华同衡  总规四所(村镇所) 规划师


01

项目背景

乡村风貌整体改善是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乡村风貌作为地域整体景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彰显地方特色、体现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湖北省委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在乡村建设方面开展了多种创新尝试。2016年湖北省委探索“四位一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使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巨大改观;2017年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一步提出以乡村建筑风貌提档升级为目标,开展《湖北省乡村建筑风貌研究》工作,为全省乡村风貌建设提供指导。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02


研究难点与研究过程

1、研究难点

在湖北省厅的任务要求下,本次规划研究需要重点思考并解决三大技术难点:一是“研究内容的尺度跨度”,二是“研究目标的价值导向”,三是“研究成果的现实作用”。


难点一,本次研究对象覆盖了湖北省全域范围的所有村庄,重点指导的是量大面广、在风貌特征上亟待改善的普通村庄,而并非仅聚焦于“传统村庄”或“特色村庄”。面对地域如此广袤、差异如此巨大、村庄如此众多的省域乡村地区而言,研究层级跨越了“省、市、县、镇、村”多个空间层次,造成了研究内容的庞大与复杂。如何从省域宏观层面去管控和引导一个村庄内部最为微观的建筑单体风貌,需要思考构建一套从“宏观到微观”,既具有普适性、代表性,又能够体现和应对地方差异的完整研究体系。


难点二,本次研究内容是对村庄建筑风貌进行整体管控与引导,但民居建筑的生成是空间多元要素的整体呈现,与之所处的村庄聚落、村域大环境等分割不开,同时从时间维度来看,乡村民居建筑风貌是人类聚落空间发展演变中的一个“阶段性呈现”,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还需要不断剖析和反复思考“什么是乡村建筑风貌?什么才是好的乡村建筑风貌?我们为谁提升乡村建筑风貌?”等一系列问题,由此才能进一步明确本次研究目标的价值观导向。


难点三,本次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用于支撑省域乡村风貌的“规划管理”,因此需要结合不同层级实施管理和使用对象需求,紧紧围绕“规划研究”和“管理导则”两大核心,形成理论研究与实践管理相衔接的成果内容。此外,本次研究对象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全省村庄必然具有差异,项目成果要适用于地方管理需求,就意味着研究结论必须建立在深厚的地方认知和经验积累之上,需要形成一套高效的工作组织和推进方式。


2、研究过程

首先,针对项目的复杂性,研究团队通过“整合现有基础、综合认知地方”方式,全面吸纳省内现有研究成果,包括各类书籍文献和地方图集等;并深入当地村庄调研、征询村民意见,了解老百姓对于村庄建筑改造的实际需求;同时,进一步对接地方管理部门,了解乡村风貌管控中的重点与难点,最终明确本次研究的目标与思路。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第二,通过调研访谈和研究讨论,研究团队达成的共识,明确乡村风貌是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的交织聚合的综合呈现,更是地方文化基因与特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结果,未来的乡村建筑风貌不应是对“传统”的完全复制,而是应面向当代和未来发展趋势,符合当前乡村人群的变化、功能需求、文化审美等需求。因此,本次乡村建筑风貌研究应符合“能被地方认同的、被百姓需要,被时代认可”的价值原则,考虑多维度融合提出乡村建筑风貌的优化引导。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第三,面对时间紧、难度大的任务要求,本次研究采用以清华同衡作为技术统筹、地方高校研究团队作为研究支撑、以地方规划编制单位和管理机构广泛参与的“联合工作组织”模式,通过十余次的技术研讨、百余次的技术交流、多轮成果修正,来确保乡村研究内容准确、符合地方实际,后期持续跟踪。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03


技术思路与研究内容

基于以上思考,本次研究明确了以乡村人居环境风貌整体研究为基础,以村庄民居建筑风貌引导为重点的研究总体思路,按照“全省整体研究、分区规划引导、实施应用管理”三大部分依次展开。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1、全省总体研究

第一,开展省域总体研究与风貌分区。湖北省地域广阔、市县众多、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通过对湖北省全域乡村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要素、地域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建设方式等方面的整体风貌基础研究,提炼省域乡村空间的“地域特征”;同时结合以往研究梳理,对全省乡村建筑风貌进行分区,将全省划分为鄂东南片区、鄂东北片区、江汉平原片区、鄂西北片区和鄂西南片区五大片区,并基于此开展分区系统性研究。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第二,构建乡村建筑风貌研究体系与引导体系。综合考虑乡村建筑风貌的复合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本次研究按照“人居环境风貌为基础,民居建筑风貌为亮点”的基本原则,构建了“2+8”的乡村建筑风貌引导体系。从乡村人居环境的“山水林田界面、乡村聚落空间、村庄公共空间、公用设施”宏观风貌要素出发,逐步渗透到村庄民居建筑单体的“建筑形式、建筑材质、建筑色彩、细部装饰”微观风貌要素,实现了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要素全覆盖。每一个风貌分区依据乡村风貌引导体系,分别从“现状—目标—规划”展开深化研究,充分衔接地方风貌建设实施管理的适用性,形成符合片区特点的规划导则成果。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第三,全省风貌特色总结。通过对五大片区系统开展现状调研、文献整理、深化研究,整体总结湖北省全域乡村风貌特征,可概况为:地貌多元丰富、布局依山就势、空间聚合多样、设施基础不足,建筑硬山坡顶为主、材质本土特色、色彩原真质朴、细部变化丰富。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2、分区规划引导

在分区风貌引导中,贯彻“顺应传承地域特色、满足本地民众需求、面向未来动态变化”的总体原则,从人居环境风貌和民居建筑风貌两个方面分别展开,强调控底线、多要素、微干预、倡协调的基本思路,实现突出特色,刚弹结合的引导和管理模式。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在乡村人居环境风貌引导方面,核心重点是“控底线,实现与自然和谐”,在尊重山水格局、田林资源与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营造与自然相和谐、干净整洁的村庄聚落环境,丰富、美化、绿化村内大小交往空间景观。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在村庄民居建筑风貌规划引导方面,核心重点是“适用匹配,需求与发展协调”,结合不同风貌片区的地域特色差异,研究传统民居特色及未来发展趋势,将符合时代发展、功能实用、尺度和谐、符合审美的民居建造方式推荐给百姓。尤其是针对民居建筑的户型设计,采用“大同小异”的设计引导原则,考虑地区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经济成本能力、特色美观符号等要求,提供一个标准户型的样板和做法,供一般性选择;同时结合当地的土地使用情况、功能变化情况、建造成本差异和旧房改造需求,提供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户型参考,为地方提供“菜单式”服务。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3、实施应用管理

面向规划实施与管理,本次研究按照“统一标准、统筹全局、协调引导”的目标,落实了一套导则推广与实施管理工作制度框架,并针对使用主体的特征差异,考虑不同使用对象的需求和不同政府层级风貌管理引导方式,形成多元、实用、简单、易懂的成果形式,为后期持续开展的技术培训、试点改造、宣传推广、在地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提出建议和内容衔接。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04


小   结

本次研究面对省域超大尺度乡村风貌研究的“复杂性”,立足多个视角,兼顾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差异、刚性与弹性、科学与经验等多重需求,构建了一套省域乡村建筑风貌研究框架与实施管理体系。同时面对规划管理的需求,构建“专业协同、内外互补、多方参与”的工作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与平衡。


此外,本次研究还为湖北省乡村建筑风貌开启了一个持续推广和共同缔造的过程。后期将通过技术培训、试点改造、宣传推广、平台建设等形式,为地方乡村建筑风貌改造提供常态化技术咨询;同时通过在地高校、地方工匠协会等机构,实现持续性、动态化的陪伴式服务。



相关链接

面向实施管理的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传导机制研究

回归原乡的北海市重点片区规划设计策略与实践

2019规划年会上,两部委领导都说了啥??

2019规划年会 | 尹稚:控规与精细化治理的未来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图片|中国城市规划

供稿|清华同衡 总规中心 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