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为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检验非遗专项资金扶持绩效,2019年安徽省非遗传统戏剧专项资金扶持成果展演于11月25日至11月26日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进行,伏岭镇徽剧童子班的徽剧《龙虎斗》参与演出。

     11月26日晚,展演正式开始。该剧写于宋朝初年,以刘钧割据河东,宋太祖赵匡胤御驾亲征为背景进行演绎。全剧故事流畅、人物鲜活、唱词精彩,赢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演出结束后,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对徽剧演员们进行了采访。


伏岭徽剧耀省城

演出前化妆



伏岭徽剧耀省城

演出前吊嗓



伏岭徽剧耀省城

演出中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徽剧是什么
伏岭徽剧耀省城

      徽剧,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名徽剧。徽剧传统剧目有1404个,保存档案有753个。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主要分青阳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拨子、二黄、西皮、花腔小调共九类。吹腔轻柔委婉,拨子高亢激昂,皮簧则比较通俗流畅,徽剧的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文戏以载歌载舞、委婉细腻其特点,武戏以粗犷、炽热、功夫精深、善于高台跌扑而震惊观众。生活小戏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趣、诙谐和语言吸引着观众。舞台画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徽剧的发源
伏岭徽剧耀省城


      安徽省民间艺术之乡——绩溪县伏岭镇是徽剧发源地。这里有句俗语“锣鼓响,脚板痒”。这句话,说明了徽剧艺术在伏岭群众中的文化艺术魅力。伏岭村300多户人家,家家能唱徽剧,年长者80多岁、最小的只有4岁。在田间地头,村民劳作时,他们有时口中念念有词,一句道白,京徽剧味特浓。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徽剧的传承
伏岭徽剧耀省城


        文化自信”绝不只是一个理论名词,中国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夯实文化建设的根基。这就要谈及徽剧的传承问题了。认真传承好徽剧这一非遗传统戏剧不仅是徽剧老艺人们的愿望,更是伏岭镇党委政府的职责。早在2000年,伏岭镇就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开办了徽剧童子班,旨在更好地传承非遗传统戏剧。此次非遗传统戏剧成果展示展现了伏岭镇在徽剧传承上取得的重大成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徽剧的振兴
伏岭徽剧耀省城


      下一步,伏岭镇将加大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设新农村文化品牌,最终形成“一村一品”,同时为绩溪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通过徽剧的挖掘、复排、演出,重现徽剧的辉煌,打响“徽”字品牌,为实现徽文化振兴添砖加瓦!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本次徽剧童子班的《龙虎斗》片段。



伏岭徽剧耀省城
精彩推荐
绩溪的“三味书屋”长啥样?“百草园”美景不负卿~
酷跑行动——绩溪攻略之“两山”融合
在草节湾的银杏树下,约定一场对秋天的告白~

伏岭徽剧耀省城

伏岭徽剧耀省城

部分信息来源于:味道伏岭

图片版权归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绩溪全域旅游):伏岭徽剧耀省城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