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西最远的禅房,今夜,观山不语。
亘古不变的京西
多少村落匍匐在太行山麓的皱褶里
北京城近在咫尺
古老的村子却落寞荒凉
一如中国所有正在悄然经历变迁的村子和山林
门头沟矿区曾经“乌金遍地下、百宝满山川”
如今运煤的车燃煤的烟囱几乎绝迹
鸡犬相闻的日子逐渐不再熟悉
白虎头小龙门是什么
都经历了些什么
一切应当从何说起
从古代的军事要塞
从定义了村子时间空间的四株松树
从壁画与山门依稀可见旧时光的古庙
从被公路109国道分隔开来的小龙门古村
还是幽州古道必经之处的白虎头村开始
朗诗乡居的民宿群落悄然间在古老的山村落地生根
村子存在的意义和未来被重启
两年来
多少来去匆匆一日往返穿梭往来的日子
陌生到熟悉的屋脊树林溪水路径
期盼与狐疑
一个职业的梦想和落寞
执著和无奈
都静止在了这开业的前夕
2019岁末一刻新春将临
还记得2018倒春寒的那场雪
将初开的漫山杏花击落
村中老人只是一边在风雪中兀自走着山路
一边兀自嘟囔着:“这一年算是白干了。……”
没有哭泣也没有表情
想来岁月苦寒早已养成了山里人的淡定
本该降临在冬天下的雪却降临在了春季
本该静待春天山花烂漫之后秋日果实满园的欢喜
90岁裹脚奶奶的炕还在
房架被掀开露出木头的曲直高低不一
炕还在
然而换了设计与铺陈
换了生息与新意
关于老奶奶用力拼写的字迹记忆还在脑海里
低矮的厨房被改成了客房
一溜窄窄的横窗定义被新的时间与存在痕迹
山边的大石头还在
远处山口星星月亮出现得比城里早
刺骨的风比山下的风更寒凉
当屋顶被20厚的保温层覆盖
被黑色的防水层隔开
坡屋面深灰色的页岩板替代了红色的机平瓦
替代了簇新红色仿佛塑料片一样的仿琉璃瓦
村里人都来看
都开始赞叹原来屋顶可以这么盖
老榆木板和可以打坐可以午睡的窗台
随意截取根木头撑起了一个小世界
飘窗对饮
或者来一场围棋象棋的厮杀博弈
如果不是这样的随意和谦虚
如果不是这样的刻意将铅华洗尽
山的尊严何在
时光的品质何处承载
我们让房子尽量躲开山边的核桃树
避免枝条被砍折
我们将房子缝隙断开又粘连在一起
让光影投射进来弥漫开来
从午夜到黎明
我们的设计如此笨拙
手上如此缺少足以证明自己武功的兵器
于是只能退却到几乎全裸体
只剩钢筋水泥和卵石灰泥
2019的岁末
在京西最远的山房
在冬雪残存的冷风中沐浴一段温暖的午后
看夕阳渐弱
山峦从金光满覆到黯然失色
骨感的山脊只剩轮廓
瞬息之间
仿佛历经千年之狐穿越草木兴衰穿越岁月枯荣
10号院
一个道路尽端的院子
一个静止的院子
一个面向远方的无尽的院子
除了表达对延绵无尽的重重山川的向往
的憧憬崇敬
我不知我还能呈现什么样的空间与结构,装饰与华丽
院子对着长满荒草瓦色泛黄的老山门
有走兽的屋脊
两株松树
一生一死赫然伫立于古今
方形的院落
齐整的线条只留下一个豁口
让古老的记忆倒影进心里
浓墨重彩留给屋脊背后的山峦
坐在黑色玻璃凸窗构成的框选里
面前是被一重重院墙分隔的世界
远山重叠
有时清晰有时迷离
这墙分隔了现实与灵魂
仿佛过滤的纱网滤去了外面世界尘世间的纷扰
只留下孤独的自己
与亿万年存留下来的山川在一起
选择了视觉
也即是选择了与山岗一切喜悦一起悲凉的心境
一切止语
生命渺小如蝼蚁
短暂如落英
白虎头村,小龙门村,清水镇,斋堂镇
这儿
这小小的村落不为人知的属地
在北方山的版图在京城无比的骄傲里
没什么值得伟大
没什么值得永久
然而
我们却选择了一种存在的方式与意义
用心里长出的诗歌和建筑师职业赋予的纸笔
让灵魂在山水之间驻扎下来
任悲悯与敬意点燃内心万千深情
此刻
我问在场的你们
这激情
是否能为这京西最远的山脊增加几尺几斤
乡建
你们做了什么
扪心自问
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能发现什么挖掘什么
创造什么
面对这150平米还是130平米的密集农村宅基地
寂静落寞的街坊四邻
院子不过是院子
房子终归是房子
不能增加更多的面积
亦不能减少缺省功能些许
一切仿佛仓央嘉措的那首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山中一切
从来无关伟大的禅语或者爱情
只关于
此时
此地
在这里,我还记得夏天曾经有人在水边吹竹笛
在这里,我会永远珍藏一份记忆被攥紧
当我将不再年轻
关于这个寒冬中的院子
奉献给了长路和远方的自己
同行的
身边的
每一个你
项目名称: 朗诗乡居民宿群落
项目位置:北京门头沟小龙门村
投资方: 朗诗绿色集团
建筑策划: 何勍
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
IDS STUDIO 北京理想空间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 何勍,曲雷
设计团队:
王强,石川星明,尚仁杰,童佳明,丛坤泽,吴琦,郑雨,赵泽祥,张孟
设计时间: 20180408至今
摄影师: 张广源
本文转载自“城冶之道”公众号
感谢关注“建筑遗产学刊”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jzyc_ha(微信号)
建筑遗产学刊(公众号)
网站:www.jianzhuyichan.cn
电话:(86)21-65982383
邮箱:jzyc.ha@tongji.edu.cn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建筑遗产学刊):【观·想】京西最远的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