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绿之丘(原烟草仓库)二楼,SUSAS2019 摄影展展厅
嘉宾:
周海晏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研究员
我们由此也反观自身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
拜技术所赐,人们已能通过各种不同的视角,探索城市的景观。各色城市宣传片中,充斥着太多城市地标的航拍画面。它们也自然进入了人们对城市的记忆。那么,无人机对城市而言,仅仅是一种猎奇式的观看,一种宏大叙事的手段,还是有更深的、未曾被注意到的意义?
进一步说,艺术季的摄影展本身,可视为借助影像媒介记录城市空间实践。那么,包括无人机航拍、短视频在内的各种媒介,对城市和建筑、对建筑学而言,又意味着什么?事实上,摄影展的发生地,杨树浦路1500号的绿之丘,已经是一个自拍的地标。正是所谓的“网红建筑”。这有时会让人想到,建筑作为取景地的价值,似乎超越了其本体属性。
从天空到地面,从建筑到传播,这个周日,我们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博导、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研究员范文兵,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海晏,展开一次座谈。欢迎随时来看杨浦滨江和杨浦滨江的照片,来旁听关于空间和媒介的分享。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市政厅):SUSAS2019 摄影展·活动|地对空:城市景观与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