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冠疫情,迫使许多人“宅”在家中,引发了全社会对公共卫生健康话题的集体讨论和反思,其中有不少对于疫情防控、以及疫情之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真知灼见。疫情让我们反思人类和社会该有的行为边界,也让我们思考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人居环境该有的样子。
一
关于建筑的“风”和“水”
天津宝坻商场的疫情广泛传播、疫情粪-口传播的可能性等消息,让全社会前所未有地关注着建筑的空气质量和水的健康循环问题。这使得笔者突然明白了古人的风水理论,实是祖先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时对自然环境的智慧善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建筑,在适用、坚固、美观的同时还必须是绿色的、健康的,我们的建筑设计和工程标准规范,需要增加对自然通风、新风使用、洁净的自来水、下水系统的卫生处理等更加明晰具体的规定要求,并通过法规、监管以及业主的行动予以落实。
二
关于城市的聚与散
三
关于城与乡的二元互补
城市和乡村意味着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工业文明的单一视角下,城市被认为是发展进步的理性选择,这是乡村式微的背后动因。疫情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城乡关系,从人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角度看,乡村舒缓的生活节奏、开敞的自然空间、熟人社会的亲切感,是拥挤、紧张、高效城市生活方式的极好平衡。1898年霍华德提出了结合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构建“田园城市”,今天在国家明确“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如能抓住疫情推动乡村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三生融合”的特色田园乡村,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格局形成。
最后想说的是,城乡人居环境的中心是人,美好人居环境的创造和维护,需要人类行为的自律、他律、以及社会的共同缔造。
相关阅读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关注我们,精彩无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规划治疫】周岚|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人居环境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