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上海旅游业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取得巨大成就,逐渐由旅游资源大国发展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吸引力。目前,上海市A级景区数量共计有88处,其中5A级景区3处,4A级景区42处,各类旅游资源共886处。
近年来上海旅游业蓬勃发展, 随着上海经济的高速增长,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上海旅游业增值年均超1400亿元,收入逐年攀升。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不断增长,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业持续健康发展。旅游业作为上海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愈加凸显。
表:上海市历年旅游收入
图:2004—2013年上海接待国内游客数及同比增长率情况图
资料来源:2004—2013年《上海旅游年鉴》、2013—2014年上海旅游产业报告
图:2004—2013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数及同比增长率情况图
资料来源:2004—2013年《上海旅游年鉴》、2013—2014年上海旅游产业报告
2以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为核心
在2040年“全球城市”的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导引下,未来上海旅游将以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为核心,强化上海在全球旅游经济中的枢纽性地位,拓展旅游产业的区域带动能力和旅游资源的区域配置能力。
3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明确旅游发展重点
目前,结合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市旅游专项规划》积极推进。规划初步提出形成市域旅游发展的“三大圈层”空间构架,包括都市旅游圈层、郊区旅游圈层、滨海滨江及外部岛屿旅游圈层,在“三大圈层”基础上,细化为“一圈为核、四区协同、三轴为脉、多岛联动”的旅游空间格局。
图: 市域总体旅游发展结构示意图(前期研究)
规划初步提出基于现状旅游资源和潜在旅游资源空间的分析,建立分类分级的旅游空间引导体系,设置“旅游休闲功能区”,作为旅游景点资源展示、旅游活动开展、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强的旅游功能主体空间。针对不同的旅游休闲区,分别提出引导策略和配套建设要求,实现标准化旅游配套建设引导机制。
4优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好客城市
面向未来,旅游业散客化趋势增强,旅游活动泛化,旅游产业综合化,旅游目的地由景区向城市过度,使得旅游公共服务的内容范围更为广泛而分散。随着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数据的挖掘与运用为旅游公共服务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思路引导。规划注重以智慧化管理手段来整合旅游公共服务资源,开放社会公共资源,改善旅游出行条件,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提升城市好客精神,实现智慧型旅游公共服务。
图: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建设
5创新旅游产品策划,促进产业融合
调整旅游产品开发思路,推动旅游产品开发从铺摊子式发展转变为重点突破提升,从注重景区景点建设转变为资源综合深度开发,从致力旅游产品开发转变为大力打造旅游精品上,从重视发展观光旅游产品转变为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开发,从以面向国内市场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转变为同时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旅游产品结构。
规划初步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结构优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发展都市观光类、休闲度假类、购物旅游类、美食旅游类、节庆旅游类、红色旅游类、乡村旅游类、古镇旅游类、工业旅游类、水上旅游类、体育旅游类、科普旅游类、宗教旅游类等十三类旅游产品。
本期内容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二所(历史文化保护和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