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又一场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直播来啦!3月28日(星期六)、4月5日(星期日),国地云讲堂开讲。本次国地云讲堂聚集多位行业一线专家,围绕“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与“智慧自然资源”两大主题,融合国土空间规划、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等领域的新业务、新技术,与大家一同探讨行业前沿话题与发展趋势,分享实践经验,欢迎大家观看直播!
指导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分会
主办单位: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蓝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国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国地云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广东省智慧空间规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周六(2020年3月28日),09:30—12:00,“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专场开播,欢迎大家报名观看。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并进入直播间观看直播。
当前,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全面开展。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及人地关系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将针对“底图不一、底数不清、底线不明、编管不衔”等突出问题,重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规范体系,实现由“部门分治、重城轻乡、静态方案、编管脱节”的传统物质型规划向“多规合一、全域管控、动态蓝图、编管协同”的智慧人本型规划转变,促进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域数字化、编制智能化、监管实时化、决策精准化、治理网络化成为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新特征。
本专场将围绕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难点、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等方面,同大家探讨前沿技术、分享技术热点及实践经验。

李建平
国地科技副总裁兼总规划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城乡规划行业专家库专家
专家介绍:李建平,从事城乡规划20年,长期跟踪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规划,主持和参与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研究、粤港澳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珠三角全域空间规划等地级及以上城市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及科研项目100多项,在区域规划、城市战略、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0多个项目获省级以上城乡规划行业优秀规划设计奖及科技进步奖,出版《广东绿道规划与实施治理》、《省际边界地区振兴发展研究》、《跨境经济带发展规划研究》等著作3本。
课程简介: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和规划编制等工作已全面开启,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体系建构的重要环节,既起着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更是目标任务聚焦和经验探索的主要阵地。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结合地方规划的实践,就近期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五大工作重点和规划编制存在若干难点与大家交流分享。
国地科技技术总监
高级工程师
广西国土空间规划联盟专家库专家
专家介绍:李琼,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政策等。自2007年以来,主持实施过百余项市、县、镇级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余项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低丘缓坡专项规划以及各类空间数据库建设、政策研究等项目。获得过多项省级国土资源类奖项,公开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正在参与多个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智能编制技术研究工作。
课程简介:国土空间规划已由传统规划向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型生态规划转变,只有以人工智能(AI)、大数据 (Big Data)、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化技术赋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全过程才能满足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本课程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双评价”及“三线”划定的技术需求;二是信息化技术在“双评价”及“三线”划定中的应用。
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专家介绍:刘娜,土地整治事业部总经理。主要研究领域是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题研究、专项规划与项目策划、设计等。先后主持城乡增减挂钩、拆旧复垦、矿区修复、河道整治、土地复垦、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等土地整治工作650多项;主持土地整治规划、耕地质量评价、统一上图入库等工作60余项;主持垦造水田和耕地提质投资标准、城市更新、土地资源承载力等课题研究。作为评审专家参与土地整治方面技术规范及指南的论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业务有着独到见解。目前正在主持市县级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方面的专题研究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申报。
课程简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对全域范围内国土生态修复工作的统筹谋划和总体安排,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其核心是通过研究编制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实施范围、预期目标、工程内容、技术要求、投资计划和实施路径,全面提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效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
智能监管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一个库、一本账、一张图”,理清家底、明晰格局;并提供一张图应用、项目管理、综合评价、监测预警和统计分析等应用,对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与预算、实施、竣工验收和后期管理进行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监管监控及信息共享。本课程将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专家介绍:刘海,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村庄规划等。自2008年以来参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城市更新、课题研究、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等各类项目100余项,获得过二十余项国家级、省级优秀城乡规划奖。目前正在开展多个市、县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大数据技术手段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面的研究。
课程简介:从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入手,重点针对大数据的分类、数据获取和实际应用等几方面进行介绍,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大数据分析手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为规划从业者编制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本课程将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1)分析当前国家政策背景、技术条件给行业带来的变革和冲击,说明新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2)介绍常见的规划大数据类型,以及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这些不同类型数据所起的作用。
(3)重点介绍不同类型数据如何获取并进行筛选整理。
(4)结合实际案例,重点介绍大数据在区域分析、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与风险评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交通网络研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应用。
专家介绍:洪良,主要研究领域为空间规划与自然资源信息化、智慧城市及时空大数据应用。从事城乡规划工作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编制经验;主持完成多项时空大数据应用、空间规划信息化、新型智慧城市等课题研究、顶层设计与系统建设项目;曾获科技进步奖2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课程简介: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双改革”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建设应针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监管、优化决策全过程的业务需求,以一套标准规范为前提,以一套规则体系为核心,以一套模型体系为支撑,以一张空间底图为基础,以一个信息平台为载体,构建一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空间规划信息化应用体系,持续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其具体应用实践包括: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统一规划底图,辅助规划研究,模拟空间发展,优化要素配置,助力规划编制智能化;构建五级三类空间规划全覆盖的规划审查规划体系,强化规划传导,开展规划符合性、一致性与协调性审查,实现规划审查自动化;衔接规划编制与管理各个环节,规范精简项目审批流程,提升空间管控能力,确保规划实施精准化;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强化规划实施与项目审批过程监管,推动规划监管全程化;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改变传统规划以经验为主的定性决策方式,优化项目策划生成,支撑规划决策科学化。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明日直播: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免费直播,欢迎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