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2020年4月23日,深规院2019-2020年度项目交流会正式拉开帷幕。项目交流会以“品质发展 · 空间治理”为主题,采取“直播+录播”的形式,结合院特色产品线分成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有机更新、产城融合、综合创新、智慧创新、生态城市、绿色交通”八大板块。其中,2020年4月23-24日为直播部分,包括“城市设计、有机更新、产城融合、综合创新”四个专题,本文主要介绍“有机更新”与“城市设计”专题。
01 “有机更新”专题
4月23日上午,深规院2019-2020年度项目交流会“有机更新”专题以华强北片区、坪山碧岭片区、义乌老城区、宝安清平古墟为例,对城市的有机更新发展进行探讨,探索符合当地特色、契合规划体系、保障实施可行、可持续发展的更新统筹模式。专题邀请了深规院副院长、城市规划总监杜雁担任点评嘉宾,深规院副总规划师、规划一所副所长钟文辉担任主持人。
《福田区华强北片区城市更新统筹规划》
林辰芳
深规院城市更新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规划师
华强北片区具有深厚的电子贸易基础和得天独厚的硬件创新禀赋,但近年来片区现状发展难以应对创新转型的诸多挑战。规划以统筹更新为核心理念,划定并保护片区产业核心区,将片区有限的发展权集中到重点地区,鼓励片区重点企业按统筹单元实施更新,以提供培育全链条创新所需的产业空间。助力华强北实现从“中国电子第一街”向“全球智能终端创新中心”的下一轮跃迁。
○ ○ ○
精彩点评
杜雁副院长:每个城市在国家中有使命,一个地区在区域或者行业链条中有自己的使命,华强北在城市中的使命是什么,我们的规划就是要帮助华强北把使命延续下去,做得更有张力、更有生命力。
《片区统筹规划下的坪山探索——以碧岭片区统筹规划为例》
张聪
深规院规划一所规划师
深圳更新经过十年的发展,增量开发方式正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困境,通过片区统筹进行片区综合管控将成为更新下阶段的核心方式。
碧岭山环水绕、产业连片,但违建多、土地合法比例低,项目在更新政策、产业空间供给等方面进行创新,对强度、高度、配套和产业等进行全面管控,探索符合坪山气质、契合规划体系、保障实施可行、可持续发展的更新统筹模式,打造国际一流的山水之城、产业之城。
○ ○ ○
精彩点评
杜雁副院长:一直在深耕坪山,也是深规院一直以来的服务特色。坪山碧岭地区不单纯是把所谓城市更新片区统筹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更多的是怎么让碧岭这块拼图通过更新统筹融合坪山自身的发展方式,发挥片区价值,形成更多的链接、更多元化、更可持续。
《义乌老城区有机更新规划》
鄢鹿其
深规院城市更新规划研究中心规划师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称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伴随着经济生产水平的提升与商品贸易方式的改变,城市空间及内生组织的迭代更新也已迫在眉睫。
规划以剖析解读城市原生基因为基础,多维度、多角度的研究视角探究城市内在组织逻辑,并运用有机生长的思路搭建未来城市空间载体,为城市完成迭代更新提供必要生长逻辑与体系架构,引导老城区完成有机更新,实现转型发展。
○ ○ ○
精彩点评
杜雁副院长:很欣喜看到我们规划师有自己的思考,从核心基因、循序渐进到城市生长过程三个方面,对有机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我们规划师在做项目过程中延伸出来的思考,非常有价值。
《清平古墟有机更新》
黄靖云
深规院设计一所主任规划师
清平古墟是深圳市四大古墟之一,是深圳现今唯一格局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滨海广府墟市。
项目重点在于先行探索历史风貌修复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树立历史商贸区复兴和现代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典范。以岭南水乡文化复兴清平,以修旧如旧活化古墟,以“影视+”为核心发展方向,打造集文化传承、数字创意、科技体验、文旅休闲为一体的“湾区文化会客厅”。
○ ○ ○
精彩点评
杜雁副院长:设计一所从光明开始深耕了很多有场所感、有文化传承历史、有公共空间的项目,从扬州公共空间规划、到深圳、再到江浙地区做的很多的环境设计,一直延续了一种独特的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方式,特别值得肯定。
在专题分享的尾声,杜雁副院长对主题“有机更新”进行了探讨:更新之路走了16年,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有机更新”,那什么是“有机”?我们是否把现有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例如刚刚说到的碳原子是不变的,那什么是不变的?一个地区的使命也许是不变的,产业链条的集合式发展也是不变的,那我们如何能找到这些不变的东西?我们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城市的大历史观的概念。我们在做项目时,在这个时间点切入的时候,不仅仅是为未来描绘蓝图,而是要把眼光回溯到更远的时候,回溯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我们年轻设计师而言,这种回溯的价值会越发地增强。“有机”的起点应该往回找,这是第一。
第二是什么呢?我们在讲,什么叫循序渐进或者生长过程?把它转换理解为是我们对空间供给的敏捷性应对,无论华强北、义乌还是古墟,其实都是一种新的空间供给方式,这种供给方式是什么?这种需求我们有时候看得到,有时候看不到。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适应性,一个是多样性。
第三是低成本空间的高效实施。城市需要低成本的空间来满足城市需求,我们如何来合理安排这些低成本空间并保证有效实施?最后一点,城市更新要融入到整体的政策链里去。项目做完之后,这张拼图要拿回到城市的政策、空间、系统里去做评估,这样的拼图在系统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都需要深入思考。
02 “城市设计”专题
4月23日下午,“城市设计”专题从总体城市设计、详细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不同维度就深圳宝安新桥东、盐田、龙岗河、前海等项目设计的思路及方法等议题展开,全面体现了深规院近年来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创新与探索。专题邀请了深规院副院长、城市设计总监单樑担任点评嘉宾兼主持人,深规院副总规划师、总师室主任李晨担任点评嘉宾。
《再论跨界思维——以新桥东片区重点更新单元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为例》
任莲志
深规院规划二所城市设计总监、主任规划师
跨界思维综合应用跨学科、跨行业理念和技术,有效延展学科深度及广度,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以新桥东——全市首个平方公里级别城市更新单元的设计过程为例,举例跨界思维应用,尝试化解原有自然与城市之间、生产企业之间的疏离关系,通过“山麓海绵、流动快网、智汇廊桥、垂叠聚落”四大创意,呈现近距离、可触碰的山水,建造开源共享、链接创新与制造、有温度的创新之桥。
总体空间效果图
○ ○ ○
精彩点评
单樑副院长:跨界是规划和城市设计与生俱来的属性和要求,深规院领全国之先提出了综合规划,随着城市化进入下半场,更精细化的治理和营造,对跨界的广度、深度以及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我们设计工作者的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协作能力、整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我们知识体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保持敏锐的意识,不断地学习以跟上时代需求。
《一个创意的诞生和落地——盐田半山记》
洪涛
深规院城市设计实践研究所所长
讲述了盐田半山公园带从概念提出到方案落地的全过程,并介绍“产品化”城市设计思维和“核心意象塑造”的工作方法。公园设计过程中碰到的诸如消落带设计、安全管理、如何亲水等难题,以及有针对性地破解思路,让人体会一个创意从诞生到落地,中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最后提出两点思考:高度存量时期面向公共管理部门,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不应止于形态推敲,尤其是在总体城市设计中策划的重要性应增强;“产品化”设计思维应该包括创意、落地、好的文案和清晰的轮廓以及恰当的投入四个部分。
○ ○ ○
精彩点评
单樑副院长:洪涛去年曾经分享过盐田总体城市设计的思考,这次是姊妹篇,完整呈现了从总体意象目标建构,到“产品化”行动计划转译、传导、落地,生动演绎了城市设计如何成为理想愿景和真实环境的桥梁。中国城镇化的下半场,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活动是小规模的渐进式再开发和空间质量提升,因此从个体的视角审视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空间场所的吸引力和活力是当今城市设计领域的主要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强调以人为本,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整合和质量提升的“公共领域”公共活力、价值营造越来越受到关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像”传统城市设计的成果:房子越来越少,生态、景观导向下的城市价值营造、城市体验营造、城市活力提升成为主流。我们必须注重从物到人,从空间到产品,从体量到体验的转变。
《复杂存量滨水地区创新提升路径——深圳龙岗河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及实施方案》
朱骏
深规院副总规划师、设计二所所长
针对深圳复杂存量滨水地区整体提升中面临的矛盾,结合城市空间价值分配背后的产业经济、公共利益及社会治理逻辑。
以城市产业升级、功能置换和空间提升作为分析对象,从两个维度三种思路探讨了城市空间综合提升的方式和路径。结合龙岗河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及后续统筹实施方案的全过程实践,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复杂存量滨水地区综合提升策略,为今后提供可供参考的路径。
○ ○ ○
精彩点评
单樑副院长:对于大规模的城市存量地区,通过城市设计结合高价值景观空间、公共价值的挖掘和培育来撬动和激活整个地区的升级和再开发,是现在很主流也很成功的操作模式。目前较多采取国际咨询的方式,汇聚先进理念,作为从前期研究到后期整合全过程的伴随服务团队,为得到高水准的咨询成果,如何拿捏为竞赛提供必要的边界与前提条件,需要精心思考。
《从运营、格局到设计——近年城市设计经验总结》
彭首瑜
深规院副总规划师、规划七所所长
本次交流旨在结合七所近期的规划设计实践,从开发与运营、价值与格局、设计与实施三个部分,总结出一套可借鉴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以盐田河临港产业带空间规划、宜昌市共联滨江片区城市设计、汕头站客运枢纽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等多个实际项目为案例,从运营视角切入项目核心问题,以综合价值判断后的地区复合格局构建为设计策略,并通过一体化、路径化、动态化的设计手法保障实施。
汕头站客运枢纽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鸟瞰及方案构思
○ ○ ○
精彩点评
单樑副院长:在了解如何做好高挑战度的项目之外,很重要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也就是体验思维。我们应当关注包括终端用户和直接用户在内的用户需求,终端用户是生活在项目区的人,体现城市设计的以人为本;直接用户是委托方,他的痛点和需求也很重要。市场条件下,城市设计目标体系的建构、城市设计策划研究,必须更加丰满完整,兼顾城市价值与市场价值诉求,必须更加务实、关注开发可行性。
《价值演化与设计演进——前海城市新中心规划》
刘浩
深规院副总规划师、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
在前海城市新中心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横向比较福田、南山中心区,纵向站位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大格局,重点分析城市发展底层逻辑,引领前海规划从关注“量大、楼高”等经济效益到更多地强调“生态体验、民生普惠、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等人的本质需求。新中心规划是前海营城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型,也是一次继往开来的设计探索。
○ ○ ○
精彩点评
单樑副院长:在承担深圳总体城市设计专项研究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历次深圳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是“接力跑”,每一轮都有其深层的时代烙印和必然性、合理性、先进性,同时,每一轮也都有新的演进,与时俱进透射出新的时代认知、思考与追求。前海新中心把深规院从初期就倡导和追求的很多理念真正实现,更多折射出来的是时代底层逻辑的演变,更多的从物到人,更多的真正为人营城、以人为本、以城为本。
深规院在“有机更新”“城市设计”领域进行了持续多年的理论研究及创新实践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后,城市发展模式已从“增量扩张”逐渐转向“存量提升”,寻求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有机更新与城市设计必然会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同时也将被赋予新的使命。深规院本着务实与开放的理念,不断地进行着适应时代变化的创新与探索,赋予其持续的生命力,以期成为领域内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供稿 / 白双瑞 、范朋灿、徐新巧、黄淑君
摄影 / 廖春玲、李盈秀、苏小倍、徐新巧
编辑、排版 / 陈程
插画 / 王彦妍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品质发展·空间治理——深规院年度项目交流会 | 有机更新与城市设计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