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章热点关注:国土空间,数字治理中介绍了值得关注的五个行业方向,无论是规划信息化的赋能,还是实施管理的一体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城乡高质量发展。今日重点介绍“城市治理”与“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带动引领整体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要加快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协调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办法。要抓紧研究制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政策,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带动引领整体高质量发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目前,我们的城市已经从资金原始积累、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城市化1.0”阶段,走到了重视现金流、精细化运营的“城市化2.0”阶段(赵燕菁)。吴良镛院士认为,对于高质量发展,其内涵与方向如下:在全球层次,关注一带一路等战略;在区域层次,关注大城市地区协调发展、生态和农业地区保护、城乡统筹等议题;在城市层次,重视城市健康发展、城市更新和保护、城市设计等问题;在社区层次,重视完整社区建设、公共服务均等问题;在建筑层次,重视绿色建筑、特色传承等问题。在每一个空间层次中,既要考虑自然、社会、人、居住、支撑网络五大系统各自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更要关注各相关系统间的联系与结合,以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为整体目标。(吴良镛,人居高质量发展与城乡治理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首先是政府在理念上的转变,即从“管理”转向“治理”:“治理”注重部门间的平行关系,体现了我国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的精神,关注利益相关方在多元利益诉求上的平衡和过程中的平等协商。以空间管控为手段,实现规模扩张和功能完善。以社会治理为手段,关注美好的生活和品质提升(袁昕)。
新发展背景下,政府的角色将会发生重大转变(何艳玲:更自主、更健康——复杂社会中的城市治理):
-
政府将作为社会的投资者,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匹配、有效、良好的公共服务;
-
政府将作为秩序的投资者,为不同的行动主体提供规则,并且约束它来遵守;
-
政府将作为价值的投资者,为不同城市的居住者促成城市认同。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空间与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统筹“硬件”和“软件”的城市治理体系的高效运行。精细化治理是未来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
精细化治理如何实现?新技术给了我们发展的契机。
“治理”框架下的城市是一个由相对稳定、渐进更新的“空间”(土地、建筑、基础设施)与动态变化、难以预测的“流”(人流、车流、能量流、信息流)所共同构成的复杂巨系统。一个与实体城市孪生镜像的“虚拟城市”已然成为我们理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和治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和工具。这一变化势必将影响城市规划的学科边界与知识体系,纳入更多对城市治理问题的深度关切(伍江:城市精细化治理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
在信息化、大数据、新技术等发展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能够不断洞察发现新的城市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利用新的方法手段优化我们的管理,让城市治理真正做到精细化。在即将举行的:2020第十四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上,尹稚教授将为我们带来《社会治理与数字化》专题报告,探讨数字化时代社会治理的特点与路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院长,将会为我们解读“后疫情时代的规划走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林坚教授,将会为我们解读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考”。
精细化治理下,未来城市是什么样子?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京祥教授,将为我们介绍杭州样本的探索,解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未来城市”,而会议上,龙瀛教授将为我们介绍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理念。另外还有专家从区域治理角度、空间治理角度为我们解读相关内容。
对“精细化治理”专题,论坛设立了“科技手段辅助城市精细化治理”分会场,探讨以下内容:
清华同衡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张久君,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智能计算部负责人
推进地方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空间治理决策分析平台
史未名,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大客户经理
科技手段辅助规划从统筹到落实——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建管三维智慧信息平台实践探索为例
吕涛,清华同衡详细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大数据助力基层精细化治理——以学院路街区更新数据平台为例
张及佳,清华同衡城市更新所规划师、工程师
智能建筑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王飞飞,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清华同衡通用中台——提升城市数字经济产业数据要素价值的初步探索
张书嘉,清华同衡专务副院长、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CEO
对未来城市专题,论坛设立了“未来城市:空间原型与创新设计”专场,探讨以下内容:
基于多源大数据和智能感知的城市体检系统搭建
何东全,能源创新中国区主任
面向未来的城市公共性与空间设计
刘泓志,AECOM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科技战疫与未来城市建设
刘金松,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
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
科技改变城市户外生活方式
王铮,Dream Deck联合创始人
技术批评与可能的未来
王子耕,镜像(Pills-Bills)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未来城市:空间干预、场所营造与数字创新
张恩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上内容涉及领域较为前沿,包含多层次的思考与实践,值得关注。大家如果对相关内容感兴趣,可提前报名,届时观看直播,报名链接:线上参会攻略。也可点击这里查看全部会议议程。
文末继续福利送出,关于本次论坛的主题:“国土空间,数字治理”,或五个方面的内容以及未来行业发展热点讨论,点击这里去留言,查看文末规则,点赞前十名,将送出国匠城城市规划学社VIP,以及主办方提供的《2020年第十四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报告》一本,留言统计截止时间为6月17日12:00,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热点关注:从“城市治理”到“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