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勘察设计协会授权发布

一. 发展指数分析
二. 疫情影响分析
为了更加客观清晰呈现行业发展现状,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动态,预判未来市场前景,并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特推出武汉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指数(简称“行业指数”)。包含行业景气指数和企业信心指数两类,分别反映业内企业对于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同时,本报告还重点调研新冠疫情对武汉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影响,为行业内企业尽快摆脱疫情消极影响提供必要支持。
本次数据来自于武汉市2020年第二季度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调研,是武汉市内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首次调研,覆盖了工程勘察类、建筑设计类、土木工程设计类以及工业工程设计类企业,其中建筑设计类企业占比41.4%,土木工程设计类企业占比24.1%,工程勘察类企业占比25.9%,工业工程设计类企业占比8.6%。由于样本数量有限,相关调研结论仅供参考。
(一) 概述
2020年第二季度武汉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景气指数和企业信心指数分别为43.0和41.1
2020年第二季度武汉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景气指数和企业信心指数分别为43.0和41.1。需要说明的是,指数基准值为100,第二季度指数远低于基准值。事实上,参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指数,从2018年开始两类指标一直处在100以下,当前行业处在转型变革艰难期的大背景始终不容忽视。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武汉市成为重灾地区,一度封城76天,企业全面停工停产,居民生活也受到严重干扰,虽然停摆多日的城市已经逐渐走向正轨,但疫情带来的余波至今未散,武汉设计企业当前仍面临巨大生产经营压力。
(二) 景气指数
2020年第二季度武汉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景气指数为43.0,总体表现较为低迷。
景气指数主要包含企业经营状况、市场竞争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状况等子指标,经过梳理整合分别以企业经营扩散指数市场竞争扩散指数以及市场需求扩散指数呈现,三类指标均处于荣枯线(50)以下。
扩散指数所基于的问题为单选题,包含类似于“上升”、“持平”和“下降”三个选项,计算方法为:“上升”企业百分比+“持平”企业百分比*0.5,扩散指数处在0-100之间,越高代表状况越好,50位荣枯分界线
2020年第二季度武汉市企业经营扩散指数为23.6,疫情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经营生产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营业收入、利润水平的下滑,二季度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两个指标扩散指数分别只有13.1和9.3,其次项目回款受阻,二季度拖欠账款的情况较为严重。但研发投入和人员扩张表现较为良好,表明身处困境中的设计企业都在为未来复苏积极作储备。
项目回款受阻,二季度拖欠账款的情况较为严重。但研发投入和人员扩张表现较为良好,表明身处困境中的设计企业都在为未来复苏积极作储备。
细分行业中,绝大多数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少量企业能够保持经营指标与去年基本持平已属难得。
仅有个别土木工程设计类企业2020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出现正向增长,无一家企业表示利润水平有所增长。

根据选项设置,“增长”表示营业收入(利润水平)增速超过10%,0-10%之间的企业被认为是基本保持不变
虽然生产经营压力骤增,但设计企业并没有削减研发开支,大部分调研企业2020年第二季度的研发开支与上年持平,还有19.0%的企业适当增加了研发投入。

除工业工程设计行业外,其他三类行业中均有企业表示在二季度加大招聘力度以应对人员流失,其中土木工程设计类企业比重最高,有28.6%的土木工程设计类企业持有这种看法。
工业工程设计行业中,60%的企业则表示降低招聘力度,以减少经营成本。

2020年第二季度武汉市市场竞争扩散指数为22.0,绝大多数企业表示市场竞争环境恶化,表现为市场竞争加剧,项目争取难度加大,市场经营风险加大等。其中四类细分行业中均有超半数企业表示市场经营风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武汉大力推广“综合设计”模式,在满足业主综合化需求的同时也凸显了设计的价值,极大促进了设计收费的提升。调研显示部分土木工程设计类、建筑设计类以及工程勘察类企业设计收费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0年第二季度武汉市市场需求扩散指数为21.7,处在三类指数中最低水平,进一步凸显外界环境变化对行业的重要影响。其中市场需求变化扩散指数为30.0,新签合同额变化指标为 13.4,均距离50的基准线存在一定差距,表明当前市场需求较上年同期下滑明显。
从细分行业来看,四类细分行业中约有60%的设计企业认为2020年第二季度市场需求较上年同期有所萎缩,在外部环境极端复杂的背景下细分行业都面临严峻挑战。新签合同额方面,无一家调研企业表示二季度新签合同额较上年有所提升,均是出现下滑或基本保持不变。
(三) 信心指数
2020年第二季度武汉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信心指数为41.1,其中即期信心指数为8.8,未来信心指数为42.7。虽然信心指数仍处于基准线以下,但未来信心指数高于即期指数表明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存有信心,起码要好于当前局面。具体来看,市场需求预期要好于营业收入、市场竞争以及营业利润的预期,61.2%的企业未来市场需求不容乐观,相应的有38.8%的企业保持乐观预期。
1. 工业工程设计类和工程勘察类企业签单情况受损最大
新冠疫情对武汉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影响在2020年第二季度持续酝酿发酵中,除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本身外,甲方业主因人工、资金等问题项目开展受阻,订单枯竭。二季度仅有1.7%的企业表示当前企业在手订单合同量达到去年的90%以上,超过半数企业的订单量不足2019年同期的50%,更有31.0%的企业订单量不到去年同期的30%。
细分行业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工业工程设计类企业和工程勘察类企业。80%的工业工程设计类企业签单量不足上年合同量的一半,40%的企业甚至不到上年合同量的30%。工程勘察类企业情况类似,73.4%的企业签单量不足上年一半,2020年经营形势面临严峻考验。
疫情下非正常的停工停产对设计企业的现金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虽然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属于轻资产行业,但由于项目工期长、业主兑付流程复杂等原因时常出现应收账款积压的情况,新冠疫情加速恶化这一态势。当前半数设计企业表示现金流较为紧张,27.6%的企业表示十分紧张,仅有3.4%的企业表示现金管理无压力,资金十分充足。
四类细分行业中建筑设计与工业工程设计类企业出现资金紧张局面的企业比重最多,其中,25%的建筑设计类企业中表示资金面十分紧张,另有58.3%的企业表示较为紧张;20%的工业工程设计类企业表示现金流十分紧张,60%的企业表示较为紧张。
从资金来源来看,当前超九成的设计企业现金流主要来自于业务收入,上半年生产经营受阻对许多设计企业的资金面的打击可想而知。此外,还有部分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内部筹资等方式获取现金流,但占据的比重相对较少,来自于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相对有限,对于企业而言下半年的重难点在于项目回款需加速推进以缓解现金流压力。
(二) 疫情带来的影响
新冠疫情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其中市场层面、资金方面、服务方面以及成本方面受影响较大,生产要素、人员层面、业务方面以及产品交付情况略好,但也遭遇一定的阻力。
成本方面,工程勘察类企业遭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大,60%的勘察类企业表示疫情造成的人工、租金、防疫、税费等成本压力,其中20%表示带来成本巨大影响。工业工程设计类企业中也有 60%的企业表示成本影响较大。
服务方面,工程勘察类和建筑设计类企业中均有约50%的企业表示受疫情波及明显,服务难以按照正常进度推进。其中,6.7%的工程勘察类企业表示疫情对业务开展、客户服务进度造成严重影响,4.2%的建筑设计类企业也持有同样看法。

超半数以上的企业表示疫情期间工程进度滞后主要源于项目资金难落实,工程设计产业链上下游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冲击,业主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无疑是项目最大的隐患。此外,立项程序复杂或停滞、复工后用工紧张、设计进度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程难以推行。
3. 工程投资遇阻受到项目履约困难、人工成本上涨以及防疫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
疫情期间项目履约困难导致预期收益下滑是影响工程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工程项目一般只有在完工交付运营后才能产生效益,无法正常履约意味着前期高额投入无法收回,导致业主资金链紧张,同时新项目缺少启动资金,陷入恶性循环加剧资金环境的恶化。此外,一半的企业表示人工成本上涨、防疫成本增加也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4. 疫情对人才管理方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线下招聘工作、员工集中培训以及员工工资成本三方面
由于疫情期间要求尽量减少聚集活动,并且大部分企业还处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线下招聘工作遇到阻力,6.9%的企业表示影响严重。同样情况也发生在员工培训方面,线下集中培训在特殊时期推行困难,需要借助线上平台或渠道实现,对设计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出挑战。人工成本是设计院的主要成本之一,疫情期间近半数设计院表示员工工资受到影响,一些企业不得不尝试通过降薪、裁员等方式度过难关。
(三) 应对疫情所需的支持设计企业迫切希望获得外部支持,其中税收支持排在首位。
为尽快度过疫情的艰难时期,设计企业除了自主应对外,也希望政府或行业组织提供外部支持。其中93.1%的企业表示希望获得企业和个人税收优惠,通过税收减免、补贴等方式降低营运成本,减少资金流出。此外通过社保延长缴费期、减免企业房屋租金等方式也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支持生产。
除上述支持外,设计企业还希望能够获得政府以及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其他支持。业务方面,部分企业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创造条件引导设计企业参与政府投资项目中;资源方面,设计企业希望能够实现行业内数据资源共享,同行业企业之间能够深化交流加强协作。
(四) 未来发展思考
着眼于长远发展,设计企业对企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持有谨慎态度,各项指标打分都落在2.5-3.5区间(满分为5分)。企业发展方面,设计企业对于在管理优化、技术创新上取得一定成效持有乐观态度。然而,市场开拓则受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短期内恐难有所突破。
行业发展方面,疫情影响还在继续,设计企业对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预判介于“比较悲观”与“没有变化”之间。对于行业前景,调研企业基本认为还将延续原有的态势,不会有明显的扩张或萎缩。

图24、图25均采用1-5分打分制,十分乐观为5分,更为悲观为1分
资质管理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关注的重点。资质被视为设计企业进行跨界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我国加快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资质管理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监管导向发生变化,资质合并、简化、取消等工作陆续开展,这些重大变化的发生无疑将设计企业的视线进一步聚焦在资质管理改革上。
3. 人才发展、市场营销以及项目管理是设计企业内部管理重点提升的领域
人才发展是设计企业内部管理考虑的重中之重。疫情的发生放大了设计企业在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选用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设计企业急需反思梳理企业与人才的关系,思考人才资本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嫁接融合。同时,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也要求设计企业在市场经营方面能够敏捷反应,优化市场营销体系,打开多元化营销渠道。此外,项目管理也是设计企业内部管理关注的热点,着重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升项目运作效率,提高生产积极性。
未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变”字。市场环境在变,行业从快速增长到处于下行压力中,市场竞争加剧;行业结构在变,重组整合加剧,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步伐加快;市场机会在变,信息化发展推动行业走向数字化时代,新基建、城市群带来的新兴市场空间改变了设计企业的服务逻辑;业务模式在变,科技化、规模化、专业化、集成化的市场需求要求设计企业重新定义设计的价值,推动跨界资源整合……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行业如何调整,持续发挥设计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价值的初衷是不变的,未来设计企业还将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本报告经武汉市勘察设计协会授权发布,调研报告是武汉市勘察设计协会与天强管理顾问公司的联合工作成果。
点击图片,阅读城市设计「疫情专题」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城市设计特约编辑招募计划,后台回复“特约编辑”。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首发 | 武汉2020Q2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