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引言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强调“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深圳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他指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目标上,深圳要在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领域先行先试,“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直以来,深圳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在强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始终谋求用“好住”的城市来留住人,以建设一座生态宜居、令人向往的大美家园为目标。在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樑副院长的带领下,规划二所项目组历时两年,开展《 “山海连城计划”概念性城市设计》研究,用脚丈量了深圳的山川、河流、海岸和城市,创新思考供给服务于高品质生活的生态产品与城市治理能力升级,系统集成绿道、南粤古驿道、碧道等公共产品,提出“一脊一带十八廊魅力生态骨架,让城市与自然亲密相伴,让市民“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命题和“双区建设”的时代使命,深圳在未来城市发展中以“全球标杆城市”为城市愿景,通过挖掘自然生态基底,切实服务于新时期人民生活不断升级的需求,通山、达海、贯城、串趣,实现“连生态、连生活、连生趣”的山海连城格局,助力建设更生态、更宜居、更美丽的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城市典范。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山海连城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


规划先行:擘画生态与都市交织的空间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依山傍海的深圳,一直将绿色可持续、宜居城市作为规划建设主线。自1986版总规开始,便奠定了城市与自然相融合的组团式结构,2005年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守住了山海资源,也初步实现了生态与都市交织的空间格局。此后逐步发展成为多中心、组团式的生态型城市,形成独具特色、山、海、城相依的城市格局。


双区建设背景下,如何创造更美好宜居的深圳家园?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新视角,统筹蓝绿与城市建设空间,开展空间资源的全要素设计,创造一种新型的山、海、城关系,深圳“山海连城计划”应运而生。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梅林山观景点


2017年,《深圳总体城市设计和特色风貌保护策略研究》提出了深圳要建设“面向世界的深圳家园”。“山海连城计划”是落实这个目标的具体措施之一,且已纳入2020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将融入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治理探索,“山海连城计划”将成为统筹部门条块、凝聚建设合力的共识性纲领。


保育生态本底 打造“一脊一带十八廊”


城市与自然、人与万物是生命共同体。“山海连城”计划以融合为目标、连接为手段,整合“山海林田湖草湿”全要素自然资源,构建重要生态屏障、廊道和网络,搭建“一脊一带十八廊”的生态空间结构,形成“连续、完整、系统”的生态保护格局:


连生态


以生态为本,复育完整、连贯的山海城生境系统。


连生活


以人民为中心,营造亲自然、无边界的公共生活品质。


连生趣


以体验为重点,营造多维度体验山海城大美的魅力骨架。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一脊一带十八廊”空间结构示意图


“一脊一带十八廊”魅力生态骨架,包含1条山脊翠脉、1条滨海蓝带、8条山廊、10条水廊,与百条城径、千座公园,共同营造和美宜居的深圳家园。


一脊:一条山脊翠脉


“一脊”是横贯深圳中部、连绵百公里的绿色山脉,通过必要的生态廊桥,串联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湖泊水库等自然要素,成为容纳近万种野生动植物栖居的生态家园。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百公里自然山林


由西北到东南,串联自然栖息地,汇聚亚热带特色的森林群落。


质朴野趣的步道


寻找野生动植物的足迹,体验宁静和神秘的野生自然,是驴友和市民徒步的好去处。


数十个全景看台


在非生态核心保护区,设置多个饱览深圳山海城全景的城市看台,观赏深圳的山海格局之美。


愉悦的登山体验


经过充分的生态影响评估,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考虑采用更加轻型便捷的交通工具,方便市民到达不同高度的眺望点。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梅林山观景点示例图


一带:滨海蓝带


由深圳河连接,从东到西串联大亚湾、大鹏湾、深圳湾和前海湾以及珠江口,形成汇聚海湾、半岛、湿地、沙滩的东西滨海蓝带,打造丰富多彩和极具活力的滨海生活带。


西部活力休闲海岸


与城市融合,形成连续的、功能多元的湾区活力海岸。


东部生态休憩海岸


连绵山海畔,镶嵌珍珠般的滨海小镇,形成景色优美、充满活力的自然休闲旅游海岸。


中部深港公共水岸


深圳河南北两岸,汇聚深圳、香港差异化的城市与自然风光,营造亲水公共生活。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八条“山廊”


八条“山廊”连通主脉之外的众多独立小山体,构建连通山脊与海岸带的生态廊道。


山-海-城变幻的景观长廊


市民和游客在同一条连续漫游路径上穿梭山-海-城,体验变幻的风景,一时在山脊眺望山海城全景,一时在水畔观赏摩天楼宇簇群和城市天际线,一时在海边瞭望台观赏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湿地和鸟群。


家门口大尺度自然休闲带


城市中的多个山体公园相串连,成为市民能够便利到达并能游憩一整天的自然休闲项目。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竹子林山廊:“山-城-海”变化风景(规划意向)


十条“水廊”


十条“水廊”依托山海间的自然河流,提供深入城市中心、串联精彩文化活力体验的廊道。



沿河感受公共文化氛围


城市文化“溯水而生”。在碧道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和串接沿线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文物、当代文化建筑等人文活力场所,融入城市记忆,展示和凝聚公共文化氛围。


集合创新工作和生活方式


以水为脉,整合周边价值资源,连接公园、商圈、地标簇群、地铁站等兴趣点,营造创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大沙河山海连廊(规划意向)


 “山海连城计划”让山海成为深圳美丽的生态底景,从最基本的保护,到可感知、可参与、可体验,为蓝绿空间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和趣味。让市民“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磅推出“山海连城计划”以及“一脊一带十八廊”魅力生态骨架的城市愿景,目前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商报、深圳都市频道(电视台)、晶报、深圳新闻网、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今日头条、鬼鬼匠等众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跟进报道。


相关媒体报道链接:

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f8587041bc8e0eb3f0002b0

http://www.cutv.com/v2/shenzhen/b/c/b/2020/10/13/content_wap_sp_2979907.shtml

http://jb.sznews.com/MB/content/202010/14/content_931428.html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0-10/13/content_23631463.htm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01013370875.html

https://m.dutenews.com/p/929502.html

(网址链接可通过复制、粘贴至浏览器打开)




编辑、排版 / 陈程

插画 / 王彦妍

内容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山海连城计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大美家园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