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城市,埋藏着最多的机会?什么城市,最受年轻人的喜爱?2020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一场会议,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会议上详尽呈现了《中国城市繁荣活力2020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内容。
本次《报告》借用“多维度聚类分析”及“差异化评估方法”为中国城市繁荣活动度作出科学性的评估。




《报告》以人的分布与流动为表征,从“创意与社交的多元化”、“交通与空间的连接性”、“产业与创新的多样性”三大维度,形成围绕“人”的活力评估框架。

图源:《中国城市繁荣活力2020报告》
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活力相关性不大,
人口吸引力与各项活力因子具有强烈相关性


在成都,夜航船
2020年的成都,是“中国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全国第三(数据源自“中国旅游研究院”),10月1日到5日在全国十大夜游城市中热度居第一(高德数据)。
这大大印证了成都的人口吸引力凭借高度相关的短期人口吸引力与假期人口吸引力。人口密度,在这里帮不上忙。

三大维度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越强,
人口总体吸引力越高

在成都举办的汉服节,人潮涌动

截止2020年,在成都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至301家;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居全国第3位。
各种快闪、漫展、画展的创意活动百花齐放;成都更是常常因为美食、美景、综艺、潮酷等原因常年霸占热搜。

产业、创新、文化、社交…这些关键词,在成都几乎难分彼此。
交通与空间连接方面指标发挥了引导作用


在路网密度7km/km以上的城市,如上海、广州、成都等,都成为了小微企业高度集中的典型城市。

在自动驾驶的成都地铁9号线车尾,向窗外的轨道拍摄能获得“穿梭时空”的美景
图源:摄影师@拍照的阿本
届时,路网密度的进一步提升将不仅促进产业要素的发展,还将对成都TOD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广泛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以茶馆、咖啡馆、博物馆、街角图书馆和其它各类文化设施为主的“第三空间”是活力的触媒,是吸引人口的催化剂

成都的老茶馆
最后,回过头看,“第三空间”,似乎天然就是成都的主战场。

图源:《中国城市繁荣活力2020报告》
从《报告》中的热点图可以看到,成都的茶馆与咖啡馆几乎遍地开花。相应的短期吸引人口分布,与这些”第三空间“分布则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此外,在2020年,成都博物馆和四川省建川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市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总数增加到了17家…
闲暇是市民充电的必要条件,因此为闲暇提供场所的“第三空间”质量成为权衡“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作为均衡型高活力城市,成都当之无愧。
12月26日-27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成都的目标,是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升成都都市圈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加快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培育比较优势突出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加快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彰显天府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The End.
来源:微成都.
公园城市 未来之城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中规院·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公园城市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看蓉城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中国城市繁荣活力2020报告》发布,成都缘何与北上广深被一齐划入I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