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2021城市空间分析论坛暨第六届中国空间句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征集中,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28日,欢迎各高校、研究机构、规划设计及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对空间句法及其相关技术感兴趣的学者和学生报名参与。文章摘要征集方式见文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可持续校园与高密度环境研究团队、广东省智慧城市规划工程研究中心
《时代建筑》编辑部、《建筑师》杂志社、《南方建筑》杂志社、《城市设计》杂志社、规划中国、国匠城、北京城市实验室BCL、数据化设计、环境设计研究udr、东大规划、REDLab、LeTalwork
本次会议完全开放不收取会议费,交通及食宿自理。为预估参会人数,请参会人员发报名邮件至会议邮箱,并在邮件中注明参会人姓名、单位和参会人数等信息。研讨会欢迎各高校、研究机构、规划设计及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对空间句法及其相关技术感兴趣的学者和学生参加。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6号楼建筑红楼,空间句法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空间句法作为城市形态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及技术方法引入中国已有三十年,近年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思维和大数据的兴起,相关理论方法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从事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学者也与日俱增。
2015年,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段进院士牵头,并在众多空间句法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届中国空间句法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吸引了全国各地几百名学者及师生参与其中。迄今为止,空间句法研讨会已在中国成功举办了五届,分别由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5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6年)、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7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8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9年)组织承办,在城市与建筑空间的分析与研究领域逐渐建立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并成为国际空间句法研讨会的重要分支。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如同滤镜,集中凸显了当前城市环境与建筑空间存在的一些不足与短板,同时也给以空间为本体的城市及建筑环境研究带来深度反思及转变契机。在此特殊背景下,城市空间分析论坛暨第六届中国空间句法学术研讨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并将于2021年4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召开。
在延续以往会议议题的基础上,此次研讨会也将关注与探讨空间句法如何更好地与其他学科或新技术方法交叉融合,如何在多尺度交汇的空间分析及研究中实现手段与范式的创新与拓展,如何在规划及设计实践中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支持等议题。同时,我们也藉本次会议提供一个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除了欢迎资深空间句法研究学者及爱好者,也欢迎从事大数据、各种空间分析技术、计算性设计等方向研究的学者前来参加,共同探讨数字时代空间分析与研究的各种可能,以充分发挥空间研究与设计在我国城市的多样性发展、环境品质提升中的作用。
探讨空间句法基础理论的深化,方法与技术的拓展与创新,以及在高校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等问题。
探讨空间句法、大数据、其他新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在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及景观领域中的有效应用。
以各种尺度空间分析为核心,开展跨学科研究,探讨城市与建筑空间中认知及行为的产生机制。
基于地名网络词频和街道系统建模方法,分析空间结构及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效应,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次会议仅征集论文摘要,中文500字左右,同时附上不少于5页的PPT对主要研究成果加以介绍,以电子邮件发送至csss2021@126.com。
提交的摘要经组委会学术成员审定后,于2021年3月10日通知作者入选结果和汇报类型(准备约20分钟的 PPT 发言稿)。
http://www.spacesyntaxchina.com/
相关阅读内容推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2021城市空间分析论坛 暨第六届中国空间句法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