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早春的阳光,记者来到位于淮河北岸的安徽省怀远县,走进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精准扶贫点龙亢镇省级贫困村淝河村,只见村民们有的在家编织竹器、穿珍珠链,有的在扶贫车间制作门窗栅栏。

“扶贫干部联系附近的家具厂给我们进行免费培训,培训后还将材料送到家,让我们在家里就能做工赚钱,我家在半年内就脱了贫。”正在家门口与妻子一起编织藤椅的吴文新如是说。

龙亢镇副镇长韩春泉告诉记者,3年多来,怀远局投资帮助淝河村打造了高标准农田5300亩,修建了道路2.8公里、苗圃基地20亩。驻村干部还联系附近企业对近百户贫困户进行编织、电焊等技术培训,并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工作,使村集体和1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摘帽”。
除了淝河村,怀远局这些年还圆满完成了龙亢镇支严村、徐圩乡黄园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并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年年被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做足做好脱贫攻坚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怀远局局长魏抗说,近年来,该局着重在优先保障扶贫项目用地上下功夫,通过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和工矿废弃地复垦等途径,多渠道保障扶贫项目用地。同时,制定扶贫产业用地手续操作规范,解决了扶贫企业占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手续问题。
此外,怀远县投资2亿余元持续在贫困村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整治面积达5000余亩,同时在51个贫困村实施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7000多亩。
明媚的阳光下,淝河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充满了生活气息。从淝河岸边搬迁来的10户贫困户住在两栋二层楼房里,生活随着搬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裴桂花说:“过去在河边上十年就有九年淹,环境又差,我们夫妻俩和几个孩子守在家里过穷日子。现在好了,老公外出打工了,田地流转了,我在家里照顾孩子,还可以到家庭农场打工。”

据魏抗介绍,近年来,怀远县对全县51个贫困村、40个重点帮扶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用地做到应保尽保,共安置221户498人,并全部完成住房登记发证工作。此外,为支持行蓄洪区脱贫攻坚,怀远县加强移民搬迁用地保障,目前常坟镇已建成一期安置小区、幼儿园、小学和配套设施,占地约200亩,可保障6863人搬迁。
“没有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脱贫攻坚就难上加难。”在面积9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里,韩春泉对记者说:“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稳步推进,而自然资源要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道是淮河岸边春光美,最美不过自然资源人!”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i自然投稿邮箱:izrqmt@126.com。电话:010-68024627。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淮河岸边春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