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日前,广州市已进入2021年汛期,我院严阵以待,积极落实“六早”工作要求(指“早信息更新、早防灾培训、早巡查排查、早监测预警、早分析研判、早科普宣传”),全力支撑黄埔区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综合治理及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等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汛期地灾防御形势严峻
据历年统计数据,广州市4-10月汛期发生的地质灾害约占全年灾害总数的94%,其中,5-6月“龙舟水”和8月台风期间发生的地质灾害约占总数的73%。今年雨季,广州市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黄埔区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位居全市第二,截止2020年12月31日,区内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78个,占全市隐患点总数的20.7%。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强、点多面广、防范难度大等特点,防治管理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 鱼珠街某处岩质崩塌

▴ 新龙镇某处土质崩塌
二、规划院在行动!
我院全力支撑黄埔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决打好汛期攻坚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风险隐患排查
1.多种手段查明风险隐患底数
开展全区地质灾害隐患风险详细调查,调查点数2万余个,其中斜坡类调查点14645个,钻孔5613个,线路总长约10万公里;调查发现孤石(群)1500处,不稳定斜坡1031处,与在册点和“5.22”风险点叠加合计共1309处,为黄埔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防治规划编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支撑。

2.建立动态台账,制定治理巡查计划
基于调查评价成果,我们建立了黄埔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台账,并编制各隐患风险点的“一点一图一表”,为区加强地质灾害动态管理和汛期地灾防治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3.典型区段开展专项精细化调查
采用雷达航测+人工复核方式,我们对暹岗山高位隐蔽地质灾害隐患(孤石)开展了专项精细化调查,获取其灾害特征及发育地质环境信息,并按轻重缓急制定了近、中、远期综合治理计划,为降低暹岗山地质安全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二)提升地灾防治信息化程度
我院建立了黄埔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数据库,并将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点信息导入地质随身行app,便于汛期巡查。目前,已为全区群测群防相关人员配置了巡查账号,同步下发巡查使用指南及使用教程参考视频。巡查人员可通过“地质随身行”更新风险隐患点最新动态并同步上传至数据库,在为巡查工作带来便捷、规范的同时,也使地灾防治相关人员更加方便地查看地灾风险隐患点的实时动态,及时作出应对策略,确保安全。

(三)开展群测群防培训
我院积极配合区局开展群测群防的培训工作,院岩土总工程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彭卫平等专家进行了多场专题授课和培训,助力提高地灾群测群防和巡查排查业务水平。

▴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彭卫平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地质灾害”主题授课


▴ 岩土专业专家进行地灾防治相关培训
(四)配合开展应急抢险演练
为提高黄埔区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月,我院协助区局在天鹿湖社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演练,各参加单位响应及时、行动迅速、相互配合、处置妥当,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了区紧急处置地灾应急抢险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 协助开展地灾应急抢险演练
(五)成立专业地灾防治支撑队伍
我院成立了以多名岩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地灾防治专业队伍,下沉区局全力支撑地灾防治工作:截止目前,已参与巡查风险隐患点641次,应急调查风险隐患点43个,抽查管养工程20个,组织群测群防动员培训1次,审查设计方案10份,检查地灾治理工程13次,并协助编制了《街镇地质灾害巡查指引》、《2021年综合治理计划》等重要文件。


▴ 检查地灾防治外业工作
接下来,我院将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图|古晓雯(GZPI岩土工程研究一所)、贺冰(GZPI岩土工程研究二所)
版式|GZPI办公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守护汛期城市地质安全,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