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美了村庄 暖了村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美了村庄 暖了村民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美了村庄 暖了村民

4月17日,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卧龙湾小镇迎来了一群太极爱好者和汉服“小姐姐”,人们热热闹闹聚集在一起,见证首届“南河卧龙踏青节”开幕。

从去年开始,来卧龙湾小镇旅游的人络绎不绝。这里冬天有节日气氛浓厚的民俗表演,春天有湖水映着梨花柳枝的美景。村民们没有想到,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竟成了“网红打卡地”。

卧龙湾小镇所在的高平市南河村是晋城市开展村庄规划编制的试点村之一,在村庄规划的引领下,这里一改以前单纯依靠煤炭资源的发展模式,转而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规划引领,村里有了转型方向

南河村距高平市中心约20分钟车程,住着382户村民。以前村民靠开采煤矿、开荒种田、外出务工谋生,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虽然煤矿带来的经济收益不错,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我们调研发现,由于煤矿开采,南河村出现了地面塌陷、地裂缝等问题。”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景观风貌规划管理科的李建华告诉记者,随着煤矿被逐步关停,村民们陆续离开村子另谋生计,外出务工的占到了60%。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五级三类规划体系的建立,村庄规划成为乡村地区进行各类建设的法定依据,更是乡村地区转型发展的总抓手。晋城市紧抓通过乡村振兴实现转型发展的机遇,于2019年出台了山西省首个村庄规划地方条例《晋城市村庄规划建设条例》,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指引。晋城局实行试点先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从全市选定6个村庄作为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村,南河村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产业发展潜力脱颖而出。

“我们村有‘一山一水一寺’的特色资源。”南河村党支部书记赵云龙介绍,南河村背靠舍利山,森林资源丰富,养心湖坐落在村子东面,树木环绕,颇有江南水乡的情调,不远处的开化寺拥有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北宋寺观壁画,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说我们村发展康养产业的资源得天独厚。”赵云龙说。

晋城局坚持“听民声、汇民智、重民意”工作理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听取当地诉求,组织利益相关人提意见,参与集体决策,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经过多次走访和驻村调研,我们梳理出了陈区镇政府、村集体、村民、产业大户等利益相关主体的诉求,包括发展集体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带动村民致富、吸引村民返乡等,确保编制的村庄规划符合民心民意民情。” 晋城局副局长原志非说。

活用政策,保障村庄规划落地实施

康养的产业方向有了,接着就是该如何布局。晋城局在规划编制中立足南河村“两山夹一湖”的生态优势和紧邻太行风景道的区位优势,规划了“一带四区”的产业布局,一带即全域旅游风景带,四区是指养心-康养旅居区、修心-研学度假区、闲心-乡村体验区、静心-森林游憩区,实现了产村一体,融合发展。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补齐了村庄规划重技术、轻政策的短板,深入研究了用地政策,保障了村庄规划的实用性。”此次规划编制单位相关负责人郭鹏告诉记者,为确保产业落地,晋城局在规划编制中把国家、各部委用地政策以及晋城点状供地等一系列用地政策打包成“政策工具箱”,并有机融合在整个规划中。

“通过宅基地有偿退出、入股的形式,村里盘活了40多户宅基地。农用地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了400亩。同时,我们充分利用4700亩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规划了森林康养步道、健康木屋、露营基地等。”原志非告诉记者,“我们鼓励村集体和社会资本形成合力,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高平市陈区自然资源中心所副所长任鹏带记者参观了村里的樱花苑特色康养项目,几十套康养民宿已初具规模,推开民宿二楼的窗户,迎面就是绿树环绕的养心湖,景色宜人。“这些康养项目都是通过乡镇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的,村集体以土地入股,也让村民有了收益。”任鹏说。

对于在村里住了几十年的村民赵自富而言,感受最深的是村里人居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户户通了自来水,改造了厕所,街巷、公园、活动广场绿意盎然,村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最近,赵自富几代人居住过的窑洞有了新使命。

“这些极具山西特色的窑洞也是南河村的特色,但年代太久了,有些窑洞所在地出现了滑坡地质灾害隐患。”赵云龙告诉记者,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这些窑洞将由企业进行修缮,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改建成特色民宿,变成南河村旅游业的一个亮点。

现在的南河村,有了村庄规划“加持”,有了产业项目落地,节假日客流量很大。“游客太多,经常没地方停车。”从今年春节到现在,赵云龙既忙碌又开心,以往冷清的村子如今热闹起来。

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编制

以南河村等为试点,晋城局在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经验。

“此次编制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突破了以往重点关注村庄建设空间的局限,站在全域国土空间的高度,融合了山、水、林、田、湖、草以及居民点、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文旅等全要素资源,科学合理布局生态、农业和建设三大空间,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探索了规划的实用性,重点解决管理上的实用性、社会投资的实用性和村民使用中的实用性。”晋城局局长刘闯告诉记者,该局根据不同类型村庄的特点,因地制宜,突出规划的唯一性和独特性,注重实际操作性,并探索了留白机制,为村庄未来发展提供弹性空间。“南河村的村庄规划留白了42.75亩建设用地。”刘闯说。

目前,晋城市城区山西底村,泽州贺坡村,高平南河、王村连片,阳城屯城村,陵川圪塔村,沁水东大、西大、南大连片6个不同类型的试点村庄(9个行政村)的规划文本都已编制完成,部分试点村已开始实施规划。

刘闯告诉记者,下一步,晋城将在全市开展村庄规划评估工作,摸底分析全市村庄规划情况,为后续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同时总结现有经验,在县、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城镇和村庄发展,合理优化村庄布局,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发展需求,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美了村庄 暖了村民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i自然投稿邮箱:izrqmt@126.com。电话:010-68024627

i自然全媒体


记者:陈君怡

通讯员:李继文

编辑:王中建 李宝利

审核:赵建东

审签:赵晓涛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美了村庄 暖了村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美了村庄 暖了村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美了村庄 暖了村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美了村庄 暖了村民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