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
读
近日,“国土空间规划与高质量发展”专题学术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青年规划师付世华参会,并做题为《国土空间规划城区范围解析与景德镇实践》演讲报告。
2021年5月21—23日,“国土空间规划与高质量发展”专题学术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地理》杂志社主办,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空间规划院、湖南省自然资源学会、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支持,由《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和《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协办。论坛特邀了数十位自然资源与规划领域的相关领导和知名专家就会议主题展开积极研讨。我院总体一所青年规划师付世华在分论坛上以“国土空间规划城区范围解析与景德镇实践”为题做演讲报告。

报告结合景德镇全国城区范围试划试点工作,分享了城区范围历史演进和景德镇实践探索。报告指出城区范围是高品质国土空间重要管理载体,是服务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城市体检、城市人口统计客观需要,是提升城市人居品质的关键空间。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城区范围的识别与管理成为服务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研究课题。
景德镇是千年瓷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山水人文城市,军民融合城市,是全国22个城区范围试划试点城市之一、全省唯一的试点城市,是支撑和修正《城区范围划定》规程的重要规划实践,报告结合景德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从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索:
一是从静止分散到系统整合,打通现状到规划、各概念之间逻辑关系。首先理清城区现状范围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城区实体范围应包含三调城市、城区定义(街道)和建成区。其次理清城区范围与规划范围之间空间拓扑关系,城区实体范围与集中建设区、弹性发展区、特别用途区有一定的交叉重叠,但整体应小于城镇开发边界。
二是从机械划定到真实修正,从人地差异到人地对应。结合景德镇城区范围划定实践,通过迭代模型设计、遥感影像识别、GIS迭代邻域分析、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划定城区实体范围。重点修正“城乡边缘”的真实边界、“多缓冲区”取值问题。以城区实体范围为支撑,以条件判定进行校核,弱化人口密度影响,精简设施覆盖判定标准。划定人地相对对应城区范围。

图 景德镇城区实体范围划定图
三是从普适规则到特色适应,提出景德镇特色实践的城区划定修正方法。结合景德镇城市特征,市县发展、空间、管理一体化,提出市县合并划定城区范围以有效指导规划评估;结合景德镇城市发展与山水要素融合关系,提出将重要的山水要素纳入城区实体范围,形成完整的人居环境。

图 景德镇山水城空间示意图
排版 | 孙青
供稿 | 清华同衡 总体一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同衡快讯 | 我院青年规划师参加“国土空间规划与高质量发展专题学术论坛”并做演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