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TOD都市开发研究,ID:gh_468d13a4c765
新宿站位于东京都新宿区和涉谷区,为东京山手线上三大副都心之一。车站全年利用人数约13 亿人,与中国人口规模相当。2017年每日平均利用人数为353万人,如果算上由站内地下通道连结的西武新宿站与新宿西口站,每日平均利用人数为377万人,世界排名第一,因此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最繁忙的车站。
新宿站由JR 东日本、京王电铁、小田集电铁和东京地下铁、东京都交通局(都营地下铁)五家公司的子车站构成。车站轨道线路数量多,仅JR 线南北穿行就有16条线。站内总共有36个站台,若将与该站直接连结的5个车站17个站台计算在内,站台总数则为53个。
新宿站有超过200个出入口,通过地上或地下与周边建筑与城市综合体无缝衔接,营造出日本首屈一指的顶级繁华大商圈。车站周边路网复杂,横穿轨道线的东西向道路在南北各有一条,北面道路在高架桥下、而南面道路则在跨线桥上,桥上路面宽阔并与车站的出入口相连,站内还有规模巨大的地下通道。站南的跨线桥向南侧继续扩展,利用轨道上方建设15000 平方米的人工地面,并开发为交通枢纽城市综合体。设置出租车和高速公交等乘车场,实现站内“零换乘”。
#1
车站概要
Station introduction

新宿站铁路的走向为南北方向,有两条东西向干道穿过铁路。新宿站西侧两条干道间区域为大型高层建筑密集区,主要功能为办公和住宿,并分布一处条形绿地。这片区域被外围的中低层小型密集建筑群区所围绕,凸显其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商业中心紧靠车站周围建设;车站东侧除面积广大的皇家御苑外,其余区域均为高密度分布的中低层建筑。

历史沿革
Historical background

车站文化
Station culture
01
新宿站东口广场的西北角设有面向新宿路的诗碑「蓬勃发展的新宿」。高1.8m 的大理石台面上放置了高2m 的新芽形状的青铜像。石台上刻有西条八十的诗。

02
东京新宿狮子会打造的「心灵羁绊·狮子广场」,中间放置了金字塔半身狮子像。狮子像是一个募捐箱,狮子口是币的投入口,募捐的钱将被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图中正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行募捐。
人文背景
Humanistic background
新宿区是东京都的特别区之一,在23区的西部,是以前的35 区向22 区移设时发展出来的一个区域,作为行政区历史尚浅。在古时,新宿车站的周边就形成了日本数一数二的繁华商圈,由于新宿站作为各铁道线路的终点站,日夜人口数量差非常之大,成为该车站的显著特征。
新宿车站的南部有新宿御苑以及明治神宫等绿化丰富的区域,另外,早稻田大学和东京理科大学、庆应私塾大学病院和东京医科大学病院等大学和医院也聚集在此地。新宿也是东京都内外国人的聚集地,中国人或者韩国人尤其喜欢在此地相聚。新宿区人口的十分之一都是外国人,从大久保车站和新大久保车站周边开始到职安通形成了外国人的生活圈。随着新宿区的不断发展,东京都政厅和国防部等政府设施也搬迁至此。
#2
车站建筑构成
Station composition
车站构成
Station composition
JR 东日本[新宿站]
概要:站台向南北方向延伸。站区内共有4条换乘通道, 分别是位于地下的“ 北通道”和“ 中央通道”,还有高架的南口跨线桥及新南口、Southterrace 口跨线桥。新南口在开业初期时换乘通道只连接1~6 号站台。在2006 年4 月16 日Southterrace 口开设之后,该处新增一条换乘通道与新南口的通道连接,才可到达其他站台。
车站结构:地面车站
站台配置:8 面16 线 ( 岛式站台)
开业时间:1885 年3 月1 日
乘车人数:742 833 人/ 日(不含下车人数)/ 统计年度·2012 年
所属线路:(停站路线5条)
山手线(距离起点站品川10.6km)埼京线/ 湘南新宿线/ 中央线(快速)(距离起点站东京10.3km)中央、总武线( 各站停车) ( 距离起点站千叶46.4km)

京王电铁[新宿站]
概要:站台位于小田急电铁的西侧、京王百货店新宿店的地下2 层、新宿LUMINE1 的地下3 层。车站向南北方向延伸。南边为列车出入口,离站后列车会转向西行。京王线的检票口全都在地下,和许多大型私铁公司的车站一样都是头端式站台。但是和其他多数同类站台的检票口设置不同,不是在列车停站的正面设置检票口,而是设置在头端部上楼梯后往西口地下广场方向的出口专用的广场口。另外还在其他楼梯处设有早高峰专用临时检票出口。
车站结构:地下车站
站台配置:3面3线 ( 头端式站台)
开业时间:1915年5月1日
乘车人数:730 849人/ 日/ 统计年度·2013 年
所属线路:京王线 (距离起点站新宿0.0km)
京王电铁[新宿站] x 都营地下铁[新宿站]
概要:本站是京王电铁和东京都交通局共同使用的车站,由京王电铁统一管辖。车站位于JR 站南口西侧、甲州街道地下5 层,东西方向延伸。京王线的车站在检票口内相连,这两条路线和京王线是分离的。
车站结构:地下车站
站台配置:1面2线 ( 岛式站台)
开业时间:1978年10月31日
乘车人数:260 458 人/ 日/ 统计年度·2012 年
所属线路:新宿线/ 京王新线(京王电铁)(距离起点站新宿0.0km)
都营地下铁[新宿站]
概要:位于京王新线和都营新宿线站的南侧,在都道的地下7 层。站台南北方向延伸,站名并称为“京王百货店站”。
车站结构:地下车站
站台配置:1 面2 线 ( 岛式站台)
开业时间:1997 年12 月19 日
乘车人数:129 492 人/ 日/ 统计年度·2012 年
所属线路:大江户线(距离起点站都厅前27.8km)

小田急电铁[新宿站]
概要:位于JR 新宿站的西侧,楼上是小田急百货店新宿店和新宿MIRODO。这里是小田原线的起点站,也是小田急电铁在东京的总站。从1964 年开始本站就是地表4 面3 线和地下3 面2 线的结构,南北方向延伸。列车从南侧发出。
车站结构:地上车站·地下车站
站台配置:北端头端式站台
4 面3 线(地上)
3 面2 线(地下)
开业时间:1927 年4 月1 日
乘车人数:483 150 人/ 日/ 统计年度·2012 年
所属线路:小田原线(距离起点站新宿0.0km)
东京地下铁[新宿站]
概要:位于JR北侧附近到新宿通的地下2层,东西方向延伸。该站和JR·小田急·京王站、新宿西口站、西武新宿站相连,但是没有和都营地下铁新宿线·都营地下铁大江户线的新宿站连接。站台的东西两侧都有通往地下1 层的楼梯连接检票口。检票口外就是自由通道,东边和新宿三丁目站相连。东侧的检票口离JR 东口和新宿Subnado 很近。西侧的检票口内,JR小田急·京王线的西口和西口地下广场以及巴士总站相连。
车站结构:地下车站
站台配置:1 面2 线 岛式站台
开业时间:1959 年3 月15 日
乘车人数:220 154 人/ 日统计年度·2012 年
所属线路:丸之内线(距离起点站池袋16.6km)
站内空间结构
Station spatial structure

内部结构
Internal structure
新宿站是东京地方客流量最大的车站之一,途经的线路众多,除去JR 铁路线之外,还有京王电铁运营的京王线、京王新线、小田急电运营的小田急线、东京地铁运营的丸之内线以及都营大江户线和新宿线等。而且,周边也有一些其他的独立车站,包括新宿西口站、都厅前站等。这些站一起构成了复杂的地下换乘空间,将周边的主要商业空间和车站全部连接起来。

主要楼层平面分析
Analysis on the main floors
1F
从二层的检票口可以分流下到一层的JR 乘车月台。同时,小田急电的起点站台也在一层的位置。
2F
甲州街道位于二层的高度,从甲州街道进入南北两边的检票口可以进入车站二层分流处。
BF1
负一层是连接各个换乘车站的大型地下空间,中间还有大量的商业空间,也有通往周边主要商业楼的地下空间。通过地下空间可以去到小田急线的乘坐站台。京王线在负二层的乘车站台,同时也有其他的地铁线路。
站内设施
Station facilities

1
新宿站内的连锁超市
2
新宿站内的储物柜
3
新宿站内的便利店和花店
4
新宿站内300日元杂货店“3COINS”
5
JR绿窗口售票处
公共交通换乘
Public traffic transfer

#3
车站周边
Buildings around the station
周边是商业区以及购物街,比东京站周边更繁华。这里换乘的线路多,和东京都多摩地区、神奈川县西北部、埼玉线南部等地区相接。
土地利用
Land uses

新宿车站周边大约1km 范围内的土地基本以商业用途为主。东南方为新宿御苑,其土地利用性质以绿地为主。而在1~2km 范围内的土地性质以住宅用地为主,其中低层住宅用地比例最高,其次为中高层住宅用地。
建筑属性
Building attribute

新宿车站周边建筑类型以写字楼和商业中心为主,分布较为集中。其中写字楼大部分集中于车站西侧出口区域,该区域还分布有大中型行政设施和酒店。纯商业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建筑则分布于车站周边与东侧出口区域。住宅则均匀分布于车站周边各个区域。车站东南侧为新宿御苑,其为面积较大的公园绿地。在车站周边区域,其他类型建筑如文化教育、医疗机构、公共设施等,数量较少且分布相对分散。

500m 半径步行圈
500m-radius pedestrian zone
以新宿车站周边半径500m 的范围划定10 分钟步行圈,比较不同属性的建筑可明显看出,这一范围内相对分布密度较高的建筑类型为写字楼和商业中心。大部分写字楼集中分布于车站西侧区域,购物中心则较为集中地分布在车站两侧出口周围及车站东侧区域。住宅所占比例为第三位,在车站东西侧大范围内均有分布。行政办公、医疗机构、娱乐设施、酒店等类型建筑所占比例接近且相对较少,仅有极少的教育设施位于此步行圈之内。

周边城市交通路网分析
Surrounding urban traffic construction
新宿站周边的巴士站点都集中在西侧,称为“新宿站西口”,是一处综合换乘广场。

▲数据来源:Google map

周边建筑
Buildings around the station



1 Hyatt Regency Tokyo
楼层:地上28 层、地下4 层
用地面积:14 344.51 ㎡
建筑基底面积:12 414 ㎡
总建筑面积:87 522 ㎡
用途:酒店
开业:1980 年9 月15 日
2 新宿住友大厦
楼层:地上52 层、地下4 层
高度:210.3 m
用地面积:14 446 ㎡
建筑基底面积:8 269 ㎡
总建筑面积:176 443 ㎡
用途:店铺、事务所、停车场
竣工:1974 年3 月6 日
3 新宿三井大厦
楼层:地上55 层、地下3 层
高度:225 m
用地面积:14 449 ㎡
建筑基底面积:9 591 ㎡
总建筑面积:179 578.93 ㎡
用途:事务所
竣工:1974 年9 月
4 新宿中心大厦
楼层:地上54 层、顶楼3 层、地下4 层
高度:屋顶216m、最高222.95m
用地面积:14 920.82 ㎡
建筑基底面积:3 666.97 ㎡
总建筑面积:183 063.79 ㎡
用途:事务所、店铺
竣工:1979 年10 月31 日
5 损保JAPAN日本兴亚总部大厦
楼层:地上43 层、顶楼2 层、地下6 层
高度:屋顶193 m、最高200 m
总建筑面积:124 438 ㎡
用途:事务所、美术馆、停车场
竣工:1976 年3 月
6 Mode Gakuen Cocoon tower
楼层:地上50 层、顶楼2 层、地下3层
高度:屋顶191.83m、最高203.65m
用地面积:5 172.27 ㎡
建筑基底面积:3 541.56 ㎡
总建筑面积:80 865.42 ㎡
用途:店铺、专修学校、会场、停车场
竣工:2008 年10 月15 日
设计:丹下都市建筑设计
7 中央西口前广场
8 小田急百货新宿店
楼层:地上14 层、地下2 层
商场面积:43 636 ㎡
北侧——新宿地铁大厦。
楼层:地上8 层、地下3 层
竣工:1966 年
南侧——小田急新宿车站大厦
楼层:地上14 层、地下2 层
竣工:1967 年
9 东京都厅第一本厅
楼层:地上48 层、地下3 层
高度:243.4m
用地面积:14 350 ㎡
建筑基底面积:11 042 ㎡
总建筑面积:195 567 ㎡
用途:东京都行政中枢设施
竣工:1990 年12 月
设计师:丹下健三

10 东京都议会议事堂
楼层:地上7 层、地下1 层
高度:41.0m
用地面积:14 561 ㎡
建筑基底面积:6 660 ㎡
总建筑面积:44 987 ㎡
用途:东京都行政中枢设施
竣工:1990 年12 月
设计师:丹下健三

11 东京都厅第二本厅
楼层:地上34 层、地下3 层
高度:163.3m
用地面积:14 030 ㎡
建筑基底面积:9 786 ㎡
总建筑面积:139 950 ㎡
用途:东京都行政中枢设施
竣工:1990 年12 月
设计师:丹下健三
12 新宿 NS大厦
楼层:地上30 层、顶楼2 层、地下3层
高度:133m
用地面积:14 053 ㎡
建筑基底面积:10 904 ㎡
总建筑面积:166 767 ㎡
用途:店铺、事务所
竣工:1982 年10 月
13新宿 Monolith 大厦
楼层:地上30 层、顶楼1 层、地下3 层
高度:123.35m
用地面积:7 167 ㎡
建筑基底面积:5 716 ㎡
总建筑面积:90 451 ㎡
用途:店铺、事务所、停车场
竣工:1990 年6 月

14 KDDI大厦
楼层:地上32 层、顶楼2 层、地下3 层
高度:屋顶153.6m、最164.7m
用地面积:10 676 ㎡
建筑基底面积:2 916 ㎡
总建筑面积:126 621 ㎡
用途:店铺、事务所
竣工:1974 年6 月
15 新宿文化 Kuinto 大厦
楼层:地上23 层,地下3 层
总建筑面积:87 911.00 ㎡
竣工:2003 年1 月
16 新宿 Park Tower
楼层:地上52 层、地下5 层
高度:235.0 m
用地面积:25 325 ㎡
建筑基底面积:9 511 ㎡
总建筑面积:264 140 ㎡
用途:办公、酒店、餐厅、店铺、停车场
竣工:1994 年4 月25 日
设计师:丹下健三
17 歌舞伎町一番街
18 东口前广场

19 纪伊国屋书店大厦
楼层:地上9 层、顶楼3 层、地下2 层
用地面积:1 412.59 ㎡
建筑基底面积:1 301.69 ㎡
总建筑面积:11 732.45 ㎡
竣工:1964 年3 月
设计师:前川国男
20 伊势丹本馆
楼层:地上7 层、地下1 层
用途:店铺
竣工:1933 年

周边地下空间
Surrounding underground space
▲数据来源:Google map
新宿车站地下空间以新宿站为中心,主要沿东西方向往周边扩散。其中西侧的主要部分自新宿西口沿都营大江户线延伸,经过东京都厅至新宿中央公园的地下商业街;东侧则主要沿新宿大街和明治大街分布。车站周边的地下空间覆盖范围很广, 包括新宿站在内, 且连接了位于西侧的西新宿站、都厅前站以及东侧的新宿三丁目站、西武新宿站四座地铁站。据测量, 地下空间从车站向西延伸1000m 左右,最远处达到1200m;向东延伸600m 左右。总体来说覆盖了以车站为中心半径600m内的大部分区域,并且连接了东侧商业密集区的大部分商业设施。
#4
车站周边开发
Redevelopment and future planning around the station
新宿车站的周围有日本著名的商业街道,形成了巨大的商圈。
新宿车站的东侧聚集着老店铺以及饮食店、住宅等,无论昼夜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流,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繁华街道。新宿站西口则聚集着如京王、小田急百货以及HARUKU、LUMINA 等大型贩卖店,还有超高层写字楼与酒店,正逐渐成为新宿的副都心。新宿站的北侧,由于通向歌舞伎町方向,逐渐形成巨大的娱乐街道。新宿站的西侧地区,其建筑群在以前多半为民宿旅馆或个人商店。由于受到城市开发的冲击,残留下来的混杂凌乱的建筑用地很多。在1998 年之后的再开发计划之中,周边逐渐建立起了许多的超高层大厦。尤其是从新宿的高岛屋内直接连接站内的步行道的建设完成之后,又引入了新的人流动线。新宿车站周围一边以住宿以及商业设施的开发为主导进行建设,一边对旧建筑进行改建,以提高其制震和抗震能力,例如1974 年完工的新宿三井大厦以及1978 年完工的新宿野村大厦等。
一直以来新宿车站的周边开发项目想要解决车站出口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旨在调和与联动车站周边各区域的复合功能。例如为了提高车站南口的繁华度,新南口再开发计划中新建了新
南口大厦主要功能为写字楼及商铺,同时还提供室外广场、育儿设施等功能。大厦的旁边就是新建的新宿新南口交通枢纽站,旨在提高新宿站乘客换乘的便利性。
除此之外,新宿车站的周边地区再开发项目也同时推进了各种扩充计划。新宿车站周边的再开发项目主要可以分类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事项。
01 建设新宿交通枢纽站
利用新宿站上空约1.47公顷的线路上盖人工基地,修建层数为四层的构造物「新宿高速巴士总站」。下面两层为检票等车站设施,第三层为出租车以及其他车辆的乘降处,第四层用作高速线路巴士终点站。该站的建设将提高新宿站步行者换乘各种交通工具的便利性。

02 强化步行设施:新宿跨线桥
将跨线桥道路宽度由30m 提高到50m,并将原来两边只有5m 宽的人行道扩建为最大宽度达到15m 的人行步道。另外,改造老朽化的跨线桥,恢复其耐震性能。
03 强化地下通道:东西地下联络通道
维修并强化连接东京地下铁副都心线新宿三丁目站和JR新宿站的地下步道,提高其安全性。同时确保其在甲州街道高架桥维修工作进行中分担供步行者通行的功能。
另外,为提高车站附近的步行便宜度,2020年新宿站开通了东西通路,使得东西方面的人流走向更为便利。

▲数据来源:读卖新闻

▲数据来源:JR东日本
其他车站周边开发项目

01 新宿新南口大厦 新宿交通枢纽站

▲数据来源:日本超高层大楼 https://skyskysky.net
名称:新宿站新南口大厦
楼层:地上33 层、地下2 层
高度:167.31m( 最高168.16m)
用途:车站、写字楼、商铺、停车场
用地面积:17 860.96 ㎡
建筑基底面积:18 416.18 ㎡
总建筑面积:136 541.88 ㎡
建筑单位:国土交通局东日本旅客铁道
设计:东日本旅客铁道
施工:大林大成铁建共同企业体
工期:2013年9月开工—2016年3月31日竣工

▲数据来源:Google
02 新国立竞技场建设 神宫外苑改建项目
为了2020 年东京奥运会举办而修建的新国立竞技场工程,同样位于神宫外苑的日本青年馆、日本sports 振兴中心本部大楼也同旧国立竞技场一同拆除,这两栋大楼被联合改建为兼并写字楼以及酒店功能的地下2 层地上16 层的大楼。

▲数据来源:Google
03 Tomihisa Cross Comfort Towers
The Parkhouse 新宿Tower60位于新宿地区东侧,地上55层・最高191m,总户数1093户的超高层公寓TomihisaCross。
04 西新宿5 丁目地区防灾街区整备
在离新宿站稍远的附近区域,经长时间开发,遗留下了大片面积的耐震性能差的木结构住宅区,该项目将此地区密集木建筑集合建造为2栋高层建筑和1栋低层建筑。此外,该地区在2.5 公顷左右的面积内引入邻旁的深田川水,建设了亲水公园。

▲数据来源:Google
05 新宿东宝大楼
于2015年开业,在COMA 剧场旧址之上建设地上30 层的复合型大厦。主要功能为约2300 座的电影院综合体以及970间客房的酒店、商铺等。低层部分的屋面作为地上40m的屋顶广场,在此处可以看到著名的歌舞伎町。

▲数据来源:Google
06 明治通bypass
为了解决新宿站周边交通堵塞问题,新建设全长为1km 的迂回型道路。为了不破坏新宿御苑的植被,平面上4 车道变更为上2 车道下2 车道的隧道。道路的宽度也有所控制。
主编丨TOD都市开发研究所
主笔丨Akira 櫻井 ショウ
支持丨东京大学亚洲都市TOD研究部门
基于东京大学亚洲都市TOD研究部门的学术平台,致力于分享和传播全球城市发展的研究成果
引言
《日本枢纽型车站建设及周边城市开发》,是2016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英文双语专著。全书书脊厚达4.2厘米,共700余页、约110万字。作者胡昂,东京大学建筑学专业博士、生产技术研究所教授、亚洲都市TOD研究部门特任教授。曾先后执教四川大学和牛津大学,任教授十年。兼任牛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院士、世界银行城市建设专家、日本TOD都市开发研究所顾问等职务。2020年主持设立东京大学胡研究室,现居东京。
本书侧重知识性普及,难度适中便于阅读,图文并茂且设计精美,深受大众读者喜爱。同时,本书调研资料详实兼具工具书特点,专业视角剖析TOD模式的困局与机遇,系统性解读日本TOD都市开发的手法,也得到从事TOD开发及规划设计专业人员的青睐。一经面世广受欢迎,当年即获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收藏。国内各大主流图书平台均卖断货,因印量有限最终一书难求,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尽管时隔四年,但本书的专业观点与系统性解读,对今日中国TOD都市开发仍颇具指导性。从本期开始,本公众号将摘取本书精华篇章并作适当修订,以系列推文的形式面向读者,期待借此弥补著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些遗憾。

点击图片,阅读城市设计近期热门文章 ▼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世界第一车站与顶级繁华大商圈 ——新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