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写在前面:

本文探讨开闭幕式交通需求的特点与挑战、交通组织策略、方案评估方法和指挥体系。研究证明,针对开闭幕式交通特点,采用科学的交通组织策略、系统的方案评估和优化方法,构建高效的指挥架构,持续的团队磨合及演练是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成功的关键。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王江燕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主任 美国注册专业工程师(PE)


业界普遍认同,开闭幕式的成功标志着大型体育赛事成功过半。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是赛事交通组织独特的存在,除了服务与赛时相同的客户群外,还将为政要、特邀嘉宾、演员、仪式人员等客户群服务。因此,交通服务水平和秩序在开闭幕式交通组织中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同时,由于媒体和社会对开闭幕式关注度高,其交通组织目标为零失误。


总结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的特点和主要挑战、方案编制和评估方法,对于成功提供开闭幕式交通服务十分重要。鉴于此,开闭幕式交通组织和实施一直受到各次大型体育赛事组织方的高度重视,而交通运行策略的总结多针对开闭幕式[1-5]。本文基于开闭幕交通策划、评估、优化实践和现场参与经验,试图对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的挑战和策略、评估及优化方法的共同点进行总结,以提高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需求特点与挑战

开闭幕式依据参与方的不同可分为国际性强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亚洲运动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军人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以及国内的全国运动会等。尽管主办方不同,但开闭幕式的交通需求特点和交通组织挑战具有较高的共性[6]


本文基于多年实战经验以及文案调查,深入剖析开闭幕式的交通需求、服务特点和挑战。


1)开闭幕式场馆周边人流、车流集散量大,尤其是退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人流集散量约16万人,车辆集散约6 000辆,其中专车客户群车辆约5 000余辆,大巴车800辆。开闭幕式客流均集中于国家体育场周边,造成大量人流、车流的聚集和疏散[7]


开闭幕式散场时几乎所有客户群集中退场(见图1),退场交通高峰一般发生在散场后1 h,给疏散交通组织带来大客流踩踏和车辆拥堵的风险[7]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a 2019年武汉军运会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b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图1 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散场


2)服务对象种类多、规格高,安保要求高。

开闭幕式服务对象种类多,除赛时主要客户群如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各类媒体(电视和文字)、国内外技术官员、仪式引导员、反兴奋剂组织、市场合作伙伴、演员外,还包括国际国内政要、特邀贵宾等,带来了巨大的安保压力和交通空间压力[8]


服务对象主要分为专车服务群体和公共交通服务群体。专车服务群体包括政要(国际、国内)、主办方贵宾及客人(如奥运大家庭、国际军体联)、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各类媒体(电视和文字)、国内外技术官员、仪式引导员、反兴奋剂组织、市场合作伙伴、演员等。公共交通服务群体包括有组织的观众、散票观众、工作人员、志愿者等。


各服务对象的服务标准不同,这就要求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与安保政策紧密对接,并为各群体量身定制高水平交通服务方案;开闭幕式入场交通从外围集中到场馆,呈现沙漏效应,各客户群入场路径需做到有效分离,避免交叉和人流、车流的拥堵[9]


3)开闭幕式及其交通组织备受媒体和主办方关注。

开闭幕式散场疏散时间经常作为主办方考核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是否成功的具体指标,而承办城市需要做出承诺。


4)存在可能的跨赛区交通需求。

出于气候条件、现有场馆利用或宣传更多城市等目的,诸多大型体育赛事在不同城市举行,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等分别居住在不同赛区,导致开闭幕式交通涉及跨赛区、跨城市的中长距离运输。例如,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城区、北京市延庆区、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两地三赛区举行,开闭幕式交通将涉及跨赛区交通组织;2018年平昌冬奥会分为山区(雪上项目)和滨海(冰上项目)两个赛区,而2021年西安全运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都将在相应省份的多个城市举行。


5)开闭幕式所处的季节带来特殊服务需求和交通风险。

夏季赛事面对炎热天气,开闭幕式需要考虑避暑和雷雨天气的风险;冬季赛事面对寒冷天气(见图2),开闭幕式需要尽可能减少参与者在室外的滞留时间,加强各客户群的防寒保暖设施,以及应对冰雪天气带来的交通应急等风险。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图2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观众在雨夹雪后散场


6)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方案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开闭幕式涉及的客户群保密程度高,部分客户信息可能延迟提供甚至临时变更,为交通组织带来不确定性,进而导致方案的不确定性,同时增加了最后阶段方案紧急修正的可能性和方案的弹性需求。


组织目标和策略

1

交通组织目标

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旨在保障交通安全、有序和达到各客户群的服务水平。入场交通保障目标为有序地为各客户群提供满意的交通服务,尽量避免客户群的交叉;退场交通服务应有序和高效地疏散人流、车流,避免交通拥堵和人群拥挤风险,有些赛事需在承诺的时间内完成开闭幕式场馆群的疏散。

2

交通组织核心策略

基于开闭幕式交通需求的特性,其交通组织方案编制通常采用一些与赛时交通组织不同的策略,以达成交通服务目标。


1)精准服务策略。

精准服务各客户群是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成功的核心策略。首先,与开闭幕式策划团队紧密沟通,掌握开闭幕式流程、各类人员数量和住宿情况,以及开闭幕式安排对场馆出入口使用的要求和影响,实时掌握票务信息及场馆中各类人员座席安排等关键信息,这是保障开闭幕式方案实时性的有效方法。同时,由于开闭幕式安保要求高于赛时,为确保开闭幕式方案的可实施性,交通流线和上落客安排应与安保措施协调一致。


2)集约化出行策略。

以公交优先为理念,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应尽量使用地铁、公共汽车、大巴等集约绿色交通工具。这样既能降低开闭幕式场馆周边的交通和停车压力,又能减少政府车辆筹措的负担,并体现了绿色环保原则。注册群体应尽可能采用中巴、大巴到达场馆。


3)远端集结、远端安检策略。

为了减轻场馆周边交通压力,开闭幕式交通组织通常对注册群体采用远端集结、远端安检的举措,甚至贵宾客户群也在远端集结地安检并换乘中巴或大巴,免检进入场馆区域,最大限度减少小汽车出行和场馆端安检压力,同时也体现了绿色集约的交通原则。


4)时空分离策略。

为保证到达和疏散的有序性,根据各客户群的服务优先级和需要到达的时间,尽量调配其抵离场馆的时间,充分利用时间错位,以时间换空间,保证抵离的有序性。例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最早到达、媒体和演员随后,而为了避免观众于开幕式前集中到达,垫场演出已经成为通用的措施,拉开观众到场时间。散场时利用烟花燃放时间让部分贵宾先退场,有些国内赛事甚至在散场时组织观众分时退场。注册群体和持票观众在座位安排上通常使用场馆的不同侧,也为客户群的时空分离、避免交叉创造了条件。


5)交通需求管理和精细分析策略。

通过运用交通评估方法,对场馆周边和城市甚至区域层面的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管制方案和交通运行方案进行评估、比选和优化,保障开闭幕式当天交通组织的安全、有效。例如主要相关道路和场馆地区交通负荷模型通常用于评估开闭幕式当日交通需求管理方案(如单双号、放假、提前下班等);场馆周边道路交通仿真和流线分析通常用作方案比选和交通管理措施制定;而人流仿真方法通常用于散场人流疏散方案的制定和比选优化。


6)高效指挥系统和可靠的通信手段策略。

开闭幕式交通指挥涉及众多部门,且需要高效的现场决策和指挥,通常会搭建一个层次分明、指挥关系清晰以及包括所有相关运行部门在内的指挥体系。同时,需要可靠、无干扰的通信手段,以保证现场指挥和应急措施执行的灵敏性。通常,独立频道的手台作为通讯的保底措施。


7)充足的演练与应急预案策略。

虽然开闭幕式交通组织实施只发生一次,但是,只有通过多次桌面推演和综合演练,测试指挥系统和交通方案的适应性,发现问题、调整方案、再次演练、锻炼队伍,才能保证最终实施完美。因此,充足的演练和应急方案也是交通组织的核心策略。


总体策划方法

鉴于开闭幕式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交通组织方案宜尽早谋划,并与各客户群进行多轮对接和反馈。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一般需要3个阶段:


第一阶段,编制开闭幕式交通总体策划方案,确定各客户群交通组织原则和交通服务模式,综合评估开闭幕式场馆周边道路和交通管制措施,并向各级主管部门和组委会、执委会甚至更高决策层汇报通过。


第二阶段,编制各客户群交通服务的实施方案,并落实至运营计划、车辆配置、岗位配置,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


第三阶段,开闭幕式交通服务人员培训与预演,通过预演进一步调整方案,形成最终交通实施方案。


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方法和步骤如图3所示。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图3 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方法与步骤


总体方案编制要点

1

掌握开闭幕式活动流程及票务政策

交通方案编制团队首要任务是与赛事组委会,特别是开闭幕式策划团队,对接开闭幕式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及参加开闭幕式各类人群数量、驻地、在开闭幕式场馆的座席位置等最基本信息。这些信息会随着开闭幕式策划的深入滚动更新,作为交通组织总体方案编制的输入数据。

2

制定各客户群主责方和车辆提供方等初步方案

考虑开闭幕式交通服务客户群的复杂性高、级别差异性大等特点,制定各客户群的责任矩阵。即与相关部门就各客户群的主责单位、车辆来源以及交通服务由哪一级交通部门负责承运达成一致意见。一般情况下,在策划前期责任不清晰时,制定初步表格,且随着准备工作的推进,不断清晰责任划分,各单位各司其职。当难以确定责任分工时,需上级决策部门协助确定。表1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各客户群的主责单位、车辆筹措落实单位以及开幕式当天集散线路、上落客、停车的主责单位。


表1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客户群及责任单位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3

制定各客户群抵离时间表

根据开闭幕式程序,参照历届开闭幕式各客户群抵离规律,初步编制各时段各客户群到达、离开场馆的数量分布。图4清晰地展示了开幕式各客户群的总体抵离高峰和为各客户群提供服务的时间,也为场馆周边道路交通负荷分析、人流和车流量分析、各时段车辆和安检等各类设施需求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图4 开幕式分时段客户群抵离时间表案例


4

编制开闭幕式场馆周边交通设施现状分析报告

对开闭幕式规划地区安保、交通管理、交通设施布局、承载能力、服务水平、背景交通量、交通负荷进行摸底分析[5],为下一步各客户群交通组织方案的制定奠定量化基础。现状分析的要点包括:1)开闭幕式安保和交通管理措施初步方案;2)周边及重要跨赛区道路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净高和限高等通行条件;3)重点交叉口、立交桥承载能力和交通负荷;4)轨道交通车站和线路承载能力、开闭幕式高峰时段社会交通量及负荷、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时间等;5)周边公共交通线路、车站及线路服务范围、日常运营时间、夜班车时间;6)开闭幕式场馆周边停车场(永久及临时)面积及开闭幕式可用位置、数量,周边可以用于临时停车的道路空间等。

5

制定交通组织原则和初步方案

结合现状分析报告和开闭幕式特点,借鉴过往经验,制定交通组织原则,以及各客户群的交通组织模式。例如,工作人员与志愿者有两种交通组织模式,一种为乘坐公共交通到达国家体育场;另一种为在选定的集结地集结,统一乘坐赛事专线大巴至国家体育场(见图5)。在此基础上,编制从驻地到场馆的重要交通集结地点、交通流线、出入口等初步方案,并与开闭幕式部(筹备组)各客户群责任方以及组委会(执委会)、安保、交通管理等相关业务部门对接,为量化分析奠定基础。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图5 城市公共汽车或专线大巴交通组织模式案例


6

编制从驻地到场馆座席的专车客户群方案

开闭幕式期间,注册群体的服务优先级明显高于持票观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方案编制考虑因素主要包括:


1) 各客户群交通服务标准:相比于赛时交通服务标准,开闭幕式交通服务在车辆使用和交通组织安排上更加集约。如赛时T1,T2,T3等由小汽车服务的群体,开闭幕式时多采用远端集结,用中巴甚至大巴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开闭幕式现场的道路、安检口和停车压力。


2)便捷服务:在集约服务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便捷、友好。例如,远端集结点尽可能选取各客户群较集中的地点:贵宾酒店、媒体村、媒体中心、运动员村,或者距离贵宾较近、交通方便、停车位充足的广场和枢纽等。


3)安全、有序:集结时间、出入口尽量满足客户群特点,错开时空以保证入场抵达有序。一般情况下,注册群体采用分批集结和到达,并提前告知相关客户群。例如运动员,一般采用不同运动队分批次集结的方案。


4)准时送达:编制开闭幕式交通保障路线图,保证车辆的运行路线尽可能使用专用路、专用车道或采取交通临时管制措施,以确保注册群体按照计划准时到达。


5)符合安保要求:远端集结采用远端安检或场馆端安检需交通与安检部门共同对接、商议和优化。

7

编制公共交通服务团体(一般为观众、工作人员、志愿者)开闭幕式方案[4]

鉴于这几个团体人数庞大,一般开闭幕式都不会为其提供私人小汽车的停车位,出租汽车服务也让位于注册群体和安保、交通管理,难以就近落客。且这些群体的居住地一般都相对分散,应尽可能使用城市已有的公共交通系统(地铁、公共汽车)服务。为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持票人员免费乘坐公共交通是通常使用的举措。然而,如果城市公共交通覆盖面不足、开闭幕式周边公共汽车系统能力不足或不够便捷,或者工作人员、志愿者驻地比较集中,开行观众或工作人员(志愿者)开闭幕式专线大巴可以提供直达服务、提高服务水平。需要综合比选方案利弊,并与工作人员、志愿者及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商共同协商确定。


如何服务这些群体,还需要与安保部门密切对接,结合安保政策、安保线划定及远端安检的可能性,综合评估不同方案的安全有序性、便捷性、用地可行性、使用车辆数和相关费用等因素。在满足安检要求并优先服务注册群体的前提下,为观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尽可能集约、绿色和便捷的服务。


同时,由于开闭幕式结束时间可能晚于公共交通系统通常的服务时间,特别是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离场时间最晚,因此,开闭幕式当天,延长地铁和公共汽车运营时间是比较普遍的举措。

8

编制开闭幕式疏散方案

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最大的负荷及压力发生在散场阶段。因为在散场时,几乎所有客户群同时疏散,客流及车流交叉难以避免。并且由于人流及车流的集中,人流拥挤踩踏、车流拥堵,特别是人车能力不匹配、上落客位不足、客户群找不到车、车辆能力不足,都是造成疏散时间过长的原因。


因此,散场疏散方案要综合评估各客户群叠加后的空间和车辆需求,综合比选,保障疏散的安全、有序和快捷。疏散方案的确定需要定性和定量比选,并使用科学的评估工具。


大型体育赛事从散场到除工作人员以外的客户群撤离现场,一般有一个承诺的疏散时间,而这个时间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如疏散时间过长,会对第二天参赛运动员以及相关团体的交通满意度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散场的交通组织要点包括:


1)尽可能分散不同客户群,向不同方向和空间进行引导。


2)根据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和安保要求,尽可能提供充足和便捷的上落客位及车辆;尤其是贵宾和运动员,这两个客户群的疏散是注册群体服务水平要求最高和数量最大的群体,需分别制定详细的疏散路线、引导和登乘策略,以及有保障的行车路线。


3)为注册客户群提供清晰的引导服务。从场馆座席到登车地点,需要详尽安排相应的出入口、步行路径和清晰的人员及引导牌。同时,做好场馆外围道路的交通管制措施,引导车流有序离开场馆地区(见图6)。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多数开闭幕式都在晚上举办,清晰的引导标志和引导人员是保证注册人员有序疏散的重要条件。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a 电子引导屏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b 隔离引导措施

图6 2019年武汉军运会开幕式散场注册群体交通组织案例


4)散场观众是数量最大、拥挤风险最高和疏散用时最长的客户群(见图7)。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观众一般达到3~6万人。观众疏散方案需要从内到外系统地策划和评估,应做到从离开座席到乘坐公共交通系统,最后到家的无缝衔接。方案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主场疏散方案、公共区疏散方案、外围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方案。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图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散场观众聚集在地铁下沉广场


9

优化各客户群初步方案

由于开闭幕式场馆周边是所有客户群的目的地,也是交通压力最为集中的区域,需要分时间段叠加各客户群的交通流量和流线(见图8),目的是在各个时段都尽量做到时空分离、减少交叉,尤其是入场和退场高峰时段。如发现不同客户群的入场流线或退场流线在某时段严重交叉和相互干扰,或违反安保条件的情况,则需要协调相关客户群服务团队和组委会,对客户群的抵离时间、路径做出调整。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图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晚高峰到达时段流线分析


10

核心区周边交通负荷评估及临时交通管理措施建议

根据以上集结和疏散交通方案,将各时段特别是入场、散场高峰时段的各客户交通流加载到背景交通量上,采用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或者交通模型模拟的评估方法,对周边道路的交通负荷进行评估,既为开闭幕式城市级以及场馆周边交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又为开闭幕式时段交通管理措施、临时交通引导措施等提供技术支持。


城市层面,交通管理措施可以考虑开闭幕式当天放假、限号、弹性工作制、保障道路顺畅运行的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等;场馆层面,可以采用分区管控措施[10]。例如,围绕国家体育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将场馆由内向外划分3个分区采取交通管控措施。


1)交通疏导区:根据奥运安保指挥中心指令,采取交通分流、劝绕、净化车种等措施,削减通往主会场区域的社会交通量。


2)交通控制区:为二次削减社会交通量,设置车辆限行标志,安排卡口岗,视情况分时、分段采取交通分流、劝绕、限行等交通管控措施。


3)交通管制区:开幕式专车和专线大巴凭开幕式车证进入,无证车辆禁止驶入;8月8日11:30开始生效,同时封闭大屯路下穿隧道,社会车辆、公共汽车绕行。


实施方案编制要点

由于开闭幕式各客户群最终都由相应的交通服务团队负责,因此各交通服务团队需要在交通总体策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客户群特点编制落地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编制要点应包括每个客户群具体的上落客点、路线,车队的排班计划、司乘人员配置,引导人员和服务志愿者点位等,并通过培训和测试赛细化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按照服务对象的优先级一般包括以下7类。


1)国宾和特邀嘉宾交通实施方案:与安保结合,给予充足的车队和上落客空间保障、高品质引导服务和行车优先保障。


2)仪式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交通实施方案:集结时,一般分批集结,整队出发;明确上落客详细点位和运动队分批运送计划;散场时,需要提前停放足够的车辆,一般采取车满即发的运送方式,尽快返回,距离近的可以采取部分步行返回方式。


3)贵宾和大家庭交通实施方案:入场时,尽量采用远端安检和集结,降低现场压力,保证服务水平;疏散时,基本按照原车返回,需要引导和全程志愿者服务。


4)媒体交通实施方案:入场时,一般采取远端集结,定时发车;散场时,定点发车,可补充适量出租汽车为无法按时乘坐班车的媒体提供交通服务,称为保点出租汽车;


5)演员和仪式人员:入场时,一般采用远端集结的方式;散场时,如果演出人员可以分批结束演出,以随演随走为宜,降低最后集中散场的压力。


6)观众公共交通运输方案:调集充足的公共交通车辆和地铁列车,配置足够的现场调度指挥人员和志愿者,做好观众全程视频跟踪、路径引导和秩序维护,保证有序、快捷疏散。做好观众引导策略,做好分区管理软硬措施[11-12]


7)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运输方案:由于这两个群体早出晚归,工作时间最长,在观众交通方案的基础上,需延长公共交通服务时间或提供夜班专车,保证人员安全回家。


方案评估流程与要点

由于开闭幕式人流、车流压力大,反复周密的方案研究、整合及评估是发现风险、比较方案优缺点的重要措施和工具。方案评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1

定量评估

1)宏观层面评估。

通常使用四阶段交通模型对城市范围及保障道路进行评估(见图9),主要评估指标包括道路负荷、运行时间等。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图9 通过四阶段交通模型评估场馆保障道路的服务水平


2)微观仿真评估。

使用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对场馆周边及内部道路进行评估(见图10),主要指标包括局部道路高峰时段交通负荷、运行速度、延误时间及排队长度等。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图10 通过微观仿真评估场馆周边、内部道路的服务水平


3)人流仿真评估。

使用仿真模型对人流集散进行评估,主要指标为场馆、公共区和出入口、安保设施的人流负荷,发现风险点,辅助制定疏散方案[13-14](见图11)。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图11 通过仿真模型优化的场馆疏散管理方案


2

定性评估

考虑交通流线和方案可实施性,对各客户群从住地至场馆座席的端到端流线进行评估。主要要点包括:各客户群尤其是贵宾的上落客点是否距离场馆过远;观众与注册群体流线是否存在交叉问题;班车路径中是否有桥隧不支持大巴净高;客户群班车流线组织是否合理等。

3

方案整合及演练要点

开闭幕式交通方案需要多次桌面推演、服务团队现场踏勘、线路试运营、应急预案演练,以及若干次测试和综合演练。这些演练和测试有助于磨合指挥体系、熟悉线路和运营流程、测试技术和通信设备、培训运营团队、修正和验证交通服务假设、修正方案及提高应急响应水平等。


写在最后

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服务非常重要和复杂,大型体育赛事主办方应对此进行科学详尽的总体方案策划、实施方案编制以及交通方案评估。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总体方案的制定需与各客户群进行多轮对接和反馈,宜尽早谋划。实施方案应在交通总体策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客户群的特点编制。实施方案编制要点应包括每个客户群具体的上落客点、路线,车队的排班计划、司乘人员配置,引导人员和服务志愿者点位等。交通方案评估应定性与定量结合,并配合多次演练,进一步将方案落地。借鉴历史经验,系统科学的策划、评估、测试并建立高效的交通指挥体系,是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交通组织的保障。


参考文献(上滑查看全部):

[1] 邓兴栋,甘勇华,李健行. 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交通组织经验总结[R]//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2011.

[2] 张东.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交通组织方法及实施方案的经验启示[J]. 综合运输,2016,38(4):93-96.

Zhang Dong. The Research of the Traffic Organization Approach on Opening Ceremony of Guangzhou Asian Sport Games[J]. China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6, 38(4): 93-96.

[3] 刘小明,张仁,陈燕凌,等. 北京奥运交通丛书之三:北京奥运交通规划[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Liu Xiaoming, Zhang Ren, Chen Yanling, et al. Beijing Olympic Transport Planning[M]. Beijing: Renmin Communications Press, 2010.

[4] 刘小明,全永燊,王兆荣. 北京奥运交通丛书之一:北京奥运交通总论[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Liu Xiaoming, Quan Yongshen, Wang Zhaorong. Beijing Olympic Transport Planning[M]. Beijing: Renmin Communications Press, 2010.

[5] 全永燊,郭继孚,孙壮志,等. 北京奥运交通规划与运行组织的基本经验[R]//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人性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实践: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09年年会暨第2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2009.

[6] 费安萍. 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客流预测及疏散时间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8.

[7] 新华社. 北京专门制订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交通组织方案[EB/OL]. 2008[2021-01-15]. http://www.gov.cn/govweb/jrzg/2008-08/04/content_1063718.htm.

[8] 中国新闻网. 残奥会今日闭幕多国政要出席[EB/OL]. 2008[2021-01-15]. http://news.sina.com.cn/c/2008-09-17/103014460350s.shtml.

[9] Tanya Westthorp, Ryan Keen, Lea Emery, et al. Commonwealth Games Opening Ceremony: Major Public Transport Delays[EB/OL]. 2018[2021-01-15]. https://www.goldcoastbulletin.com.au/sport/commonwealth-games/commonwealth-games-opening-ceremony-major-public-transport-delays/news-story/22676854b

badcc32af0f6af4a1b880b5.

[10] 千龙网. 北京公布奥运会开幕式交通管理措施[EB/OL]. 2008[2021-01-15]. http://news.sina.com.cn/c/2008-07-29/180716022283.shtml.

[11]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Olympic Games Transport Rio to a New Level[EB/OL]. 2017[2021-01-15]. https://www.olympic.org/news/olympic-games-transport-rio-to-a-new-level.

[12] Liu Xinhua, Sun Zhuangzhi, Yao Guangzheng. Spectator Arrival and Departure Traffic Mode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Beijing Olympic Games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y[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1, 11(1): 163-167.

[13] 周悦,王江燕,黄迪,等. 微观人流仿真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的应用[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2):141-146.

Zhou Yue, Wang Jiangyan, Huang Di, et al. Pedestrian Simulation Modeling for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9, 9(2): 141-146.

[14] 朱娜娜,王江燕,史建港. 行人仿真在奥运场馆中的应用[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8(6):85-90.

Zhu Nana, Wang Jiangyan, Shi Jiangang. Application of Pedestrian Simulation in Olympic Games[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8, 8(6): 85-90.


《城市交通》2021年第4期刊载文章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封面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案例研究”栏目更多内容

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2021169期

编辑 | 耿雪

审校 | 张宇

排版 | 耿雪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交通):王江燕: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