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文 / CityDNA、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约翰·列侬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漫步一条街区、享受一片绿荫、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了?

 

习惯了快节奏,步履匆匆、“996”工作制、快进式的城市生活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时代缩影。拥堵、出行难、噪声、尾气、焦虑……这些现象被称之为:“大城市病”。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大城市病”(图源:getmyparking, pexels)

  

我们都被时代的车轮挟裹着前进。城市的建设若一味追求“快”,却忽略了人们“慢”的需求,与“高速”相伴的是“高压”,此时,有这样一种声音出现:


“城市生活,需要慢下来。”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快”VS“慢”(图源:视觉中国、大图网)


但是也存在另一种观点:回归“慢”是一种落后,在车水马龙的时代倒行逆施、自行车与汽车相互博弈,足够理性吗?


我们是否需要慢下来?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慢行,也能为城市提速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慢行,概念上是指走路、骑自行车等非机动化出行方式。
 
但研究慢行的意义,不仅仅研究交通效率,还需要关注人走在路上的综合体验:所见、所听、所感,如人接触到的一切是否足够安全舒适?其所处环境是否方便休息和社交?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慢行的意义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2021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活力慢行”的理念,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慢行理念也在不断优化完善。
 
慢行系统问题的核心是路权问题。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慢行不是刻意给城市降速,并不会给城市交通“添堵”。

理性的解决思路是:从市民的构成分析入手、更好地满足个体需求,从而了解城市真正的慢行需求,才能有计划地鼓励和引导慢行系统的建设,以实现交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要想打造有活力的慢行空间体系,不仅需要以人为本,倾听居民最真实的感受,也需要街道、居委、设计师、居民等多方代表共商解决策略,实现理性探讨活力慢行方案,疏通城市的慢行毛细血管,让交通系统实现“快”与“慢”的有机结合,城市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人们的出行才能更加顺畅,城市得以快速发展。
 
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需要在日益多元化的出行需求中,保持足够的理性,为居民提供足够的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那么,如何发掘城市中慢行系统的不足与需求?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看见慢行的需求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PinStreet提供高效的公众参与解决方案,致力于为每个人参与城市治理提供有效的发声渠道,连接政府、专家和市民,致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以人为本的发展。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互联网+公众参与

“千年新华,百年法华”,作为上海的历史文化街区,居民们对新华社区慢行整体的认可度较高,但断头路多、慢行景观单调、弄堂品质不佳等问题仍困扰着当地居民。

 

自2019年,规划师、管理者们怀着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进行规划设计,居民们拥有热烈的文化自豪感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大家通过路见PinStreet对话沟通、汇集智慧,共建有温度的慢行城市。

 

2021上海空间艺术季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主题,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的理念,新华是重点样本社区之一。“路见新华”公众提案征集活动在新华街道开展后,居民们通过路见PinStreet微信小程序对城市空间、社区治理的相关话题建言献策,收集449份提案,222位居民畅所欲言,以实际行动支持街道慢行空间的改造提升。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新华活动
 
路见提供提案的热力分布图,将居民的真实反馈和需求精准定位在具体的街道位置。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提案分布
 
提案涉及12种类型,通过词云与统计功能,展示居民关注最多的问题:
在12个提案征集主题中,“步行与骑行环境”、“街道绿化”、“机动车停放”三类收到了最多的提案。提案高频词显示,“绿化”、“停车”、“行人”相关的问题受到了最多关注。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提案类型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热点词云&词频统计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慢行,以人为本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城市在飞驰,也等一等走得慢的


新华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倪礼提到,近些年,很多空间的设计似乎更倾向服务年轻人,而新华路街道的老年人口比例很高,智慧先进的设施是否对老人友好?洗手间、座椅等老人在户外活动时非常需要的设施是否充足完善?这些问题在慢行空间的设计中需要时刻注意。

 
让老人儿童感到安全舒畅,是一座城市有温度的体现;对老人儿童的关怀,是城市蕴含的底蕴。
作为城市规划师,往往需要自问:“设计有考虑老人儿童吗?”
 
通过统计不同年龄群体的提案数量,路见PinStreet能够实现准确挖掘不同人群的需求因为提案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群对话题的关注度,就不同年龄群体来说:
  • “青葱学生”关于“过街设施”的提案最多;

  • “奋斗青年”和“儿孙满堂”关于“步行与骑行”的提案最多;

  • “为人父母”关于“街道绿化”的提案最多。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分年龄群体统计提案内容
 
具体到提案内容,老人普遍提出步行空间狭窄、不通畅、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解决,也希望社区中增加更多的体育场所与设施。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收集老年群体关注重点
 
根据路见收集的提案建议方向,为了打造慢行友好的出行网络,规划强调慢行空间应满足交通有序、慢行优先、步行有道、骑行顺畅、过街安全等要求,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放心散步、安全出行的慢行环境。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新华慢行空间沿线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居民体验新华路慢行

以轮为马,慢行天下

老人和儿童的需求值得特别关注,但营造无障碍慢行环境其实是为全社会群体服务的。

 
社区规划师曹晖指出,对无障碍设施产生需求是各年龄群体都可能遇到的常态事件。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学生,推着婴儿车的父母,踩着滑板的青年人,也需要平滑的道路和衔接设施。
 
跳出传统的“盲道”认知,无障碍设施的营造打造服务所有人的顺畅通行环境,进一步提升慢行品质。“轮子友好”,是更周全的无障碍。
 
不仅仅是提案,路见PinStreet支持扎点拍照,直击一线现状照片。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收集居民对步行、骑行环境的提案
 
路见能够直观展示提案在地图上的分布,拥堵地点一目了然,对于规划师来说,改造提升建议“一步到位”,点对点实现高效解决城市问题。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展示提案分布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新华慢行路段“滑板自由”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体验新华慢行街景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慢行,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花园马路”背后的居住体验


新华路是上海人心中的花园马路,路侧枝繁叶茂的法桐和弄堂里高大的水杉满载着老上海的情调。然而这些美丽的乔木却给生活在老洋房里的居民带来了很大困扰。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新华路两侧高过建筑的法桐

通过路见平台,居民们反馈了很多生活问题:高处的树枝剐蹭房顶瓦片、春末夏初的飘絮堵塞屋顶下水管道,时常引起房屋漏水;树木粗壮的枝干在台风天有掉落伤人的安全隐患;水杉招致的白蚂蚁容易损害建筑和木头家具等等。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居民对大树困扰的提案
 
针对路见收集到的反馈,居委会代表们提出,街道绿化要在维持美观和养护安全之间寻求平衡,既要营造花园马路的风貌特色,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体验,希望相关部门能完善绿化管理机制,对树木定期修剪、养护,让居民更多地感受到花园马路的舒适与美好。

漫步街区,阅读城市

路见支持点赞提案,发现身边那些不经意间的美好,激发居民们对城市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路见新华”项目收集到的12类提案中,“点赞”提案有41条,排位第五,位于中位区。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居民们不仅对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提出由衷的建议,还对街道现状有很多肯定的地方。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路见中居民的点赞提案
  
新华社区拥有独特的景观风貌,生活在这里的老居民有着很深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除了环境品质、服务设施以外,社区的特色风貌,也是慢行空间优化的方向。
 

如何能让新老居民都能感受到“人文新华”的魅力?
 
居委会代表和设计师代表指出,新时代的慢行空间有了很多趣味性高的年轻元素,但传统风貌的展现似乎被遗忘了。多元的时代文化和传统元素应该融合共生,让居民有故事可回忆,让游客能感受到原真的文化,才能真正打造“人文新华”,让居民有幸福感、传承新华路的历史特色。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新华的人文风貌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

 

从前的“慢”说的是情怀。


而如今,规划师通过用路见PinStreet疏通慢行毛细血管、整治社区环境、提升空间品质、解决民生问题,让每一个人参与城市共建,通过最真实的居民提案,让快节奏的生活慢下来。

 

路见后的城市,是一本翻开后舍不得合上的书。轧轧社区街巷,放松疲惫的身心;品品慢行场景,冷却内心的浮躁。沉浸其中,感受城市的温度,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心中最柔软处。









图文资料来源:

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参考文献:

[1] 李伟.慎重使用词语“慢行交通”和“慢行系统”[J].城市交通,2012,10(04):103-104.

[2] “慢行”也能给城市提速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3994233

[3] 共商需求 | 美好新华,怎样才能舒适地“漫游”起来?https://t.1yb.co/Fap2

[4] 共绘蓝图 | 来新华路200号慢行体验馆,了解怎么让道路更适宜https://t.1yb.co/Fapl

[5] 上海如何打造慢行交通体系?规划设计导则今天出炉https://t.1yb.co/Fapr



特别鸣谢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



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最有理想的规划师
在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 


我们是来自中国两岸四地规划工作一线的青年规划师,我们认为规划师应当心怀理想。我们强调原创,提供独立思考的专业平台和催化创新思想的熔炉。

我们崇尚硅谷马车轮酒吧的“非正式交流氛围”,它曾是硅谷奇迹最神秘的催化剂。我们营造规划行业的非正式交流广场–U-AGORA,希望在这个广场上远瞻前沿,近接地气,呼应时代。

我们真诚期待你的参与。欢迎投稿,参加或发起活动。我们的微信号:chinayouthplanner;邮箱:chinayouthunion15@163.com。同时敬请关注官方微博: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慢行,是救赎,还是落后?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