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京城周末丨生活方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想真切体会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亲身去走一走、看一看。“京城周末”栏目将为大家推荐北京的展览活动、胡同小巷、历史遗迹、文化小店,让大家在闲暇周末,走出房间、走进城市,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感受北京这座城市浓郁的文艺氛围,去了解北京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快来跟小印一起周末打卡吧!


 想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就要走到人声鼎沸处

去热闹的市井

去纵横交错的街巷

身临其境感受那里的人文气息


曾经的古宅老街旧厂房

带着时光的痕迹

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


今天,小印带您走进

北京的街区与园区

一起领略北京

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



01

杨梅竹斜街

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杨梅竹斜街位于前门外西南,在大栅栏街西口往西大约半公里处,东起煤市街,西到延寿街。明代称“斜街”,因为该街的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故得名。如今该街上仍有青云阁后门,青砖砌成,门上有“青云阁”石匾额。青云阁是清末民初北京高级综合商业娱乐场所,集娱乐、购物、饮食、品茶、服务等等于一身。


地址:西城区前门外西南


02

烟袋斜街(大清邮政信柜)

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图片来源:网络


大清邮政信柜坐落于什刹海烟袋斜街。漕运之终,中轴之畔,八百年的积淀,三朝的古都经营,都集中在什刹海。现在的“大清邮政信柜”除了办理正常的邮政业务外,将“团龙水龙聚龙脉”作为文化底蕴。


此外还有不同主题的特展,同时经营着具有什刹海历史文化特色的邮品、明信片、集印本、慢寄服务等,信柜内另给游客准备了大清邮政成立纪念章、大龙印玺等特色印章,让用户的明信片变得更有纪念意义。


地址:西城区烟袋斜街53号 


03

南阳共享际

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图片来源 @北京大观建筑设计


南阳共享际是一个集剧场,文创工坊,商业和居住于一身的多元业态文化社群。南阳共享际以戏剧为核心,衍生拓展出读书分享,艺术展览,音乐演出、文创展售、实验性演出和文艺市集等文化活动,给予大家一种沉浸式文化体验,打造北京胡同里别样的生活空间。


南阳共享前身为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排练及汇报表演场地,已被废弃多年。共享际在不破坏其原本功能,保留老剧场特有设计的前提下进行深度改造。让往日的老剧场焕然新生,为东城区注入一股新鲜文化力量。


地址:东城区南阳胡同6号 


04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

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图片来源:北京石景山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重要节点。作为服务保障冬奥会筹办的重点项目,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经过五年的改造提升,模式口公园开放、首批3处民宿院落亮相、老爷庙摇身一变成为古道斯存模式口民俗陈列馆和咖啡厅等,再加上法海寺、承恩寺·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的吸引,模式口地区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今年内,模式口大街将有11个院落“重生”,北街的茶棚将变身法海寺数字艺术博物馆+模式口有机更新成果展+休闲交流场所,38号院将变身自如Z-SPACE,34号院将成为乘之堂茶室等。


地址: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


05

首钢园

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图片来源: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首钢园,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大会会址,中国科幻大会会址,2018-2020北京新年倒计时会址。


新首钢大桥,新厂东门广场,国庆花车,三高炉秀场,高线公园,秀池,群明湖,石景山公园,首钢大跳台,绿轴公园(服贸会会址),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所在地。历史人文,工业遗存,冬奥文化,首钢园欢迎您。


地址:石景山区石景山路68号 


06

二七厂1897科创城

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图片来源:新丰台


二七厂1897科创城坐落于卢沟桥畔,其前身是清政府于1897年创建的芦保铁路机场,是北京的第一座现代化工厂。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辆内燃机车,在这里,炼制了北京第一炉钢水,拉响了第一声汽笛。


《觉醒年代》中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等革命先烈在工人中间传播先进思想的场景就真实发生在这里。园区内有8栋国家级文物建筑,二七厂的近代建筑遗存与《百年追随》主题展览入选了市级纪念建党百年的展示点位。同时,园区景色宜人,随处可见的工业设施改造的景观与装置艺术,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


地址:丰台区长辛店杨公庄路1号


温馨提示:目前尚处疫情防控期间,外出游玩时请您严格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哦~


本文来源:文旅北京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知识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钟鼓楼前:中轴线的北起点,老北京齐名东四的繁华商业街

规划科普丨原来,地安门外大街街区更新是这样做的

规划解读丨地安门外大街复兴计划,再现古都繁华商业街


您与京城,一之隔!

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古宅老街旧厂房,化身网红打卡地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