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讲座实录 | 听罗震东老师讲“研究选题”

讲座实录 | 听罗震东老师讲“研究选题”

小雪,宜学习


11月22日晚,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罗震东老师受邀分享“研究选题”的相关内容与方法。本次讲座是南京大学研究生系列课程“建筑与城市研究方法的第二讲,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活动交流热烈充分,同学们均有所启发获益。现将讲座内容以文字和影像实录的方式,分享给各位读者。


(温馨提示,文末有惊喜哟~)


讲座实录 | 听罗震东老师讲“研究选题”
讲座实录 | 听罗震东老师讲“研究选题”

讲座现场




1. 选题与选择科学问题


选题的意义与内容创新性决定研究的成败,选题就是选择科学问题


所谓科学问题,就是可以证实或者证伪的问题,与研究领域这一宽泛的概念不同,科学问题需要精准地锁定研究目标,因此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清晰界定研究目标与范围。具体而言,城乡规划(建筑)学科的科学问题具有以下特征:


(1)与空间相关:城乡规划(建筑)学科研究的核心是“人-空间”关系系统,包括人与空间的关系、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在该系统中的“人”是作为集体而存在的“人”(即公众,而建筑学中的“人”更侧重个体),而“空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即人类聚落)。


(2)具有可行性:论文是与学术同行交流的文本,是对特定科学问题的解答(或者解答之一),因此是可以检验或者重复证明的。学生时期科学问题的提出要确保能够在一定阶段(硕士、博士)完成。


(3)具有创新性:选题的核心是选择可能和可行的创新,研究者要基于调研的一手资料,力所能及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复制他人的研究或将他人的工作简单综合。研究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理论和观点创新:主要的方式包括①把该领域的研究推向新的层次、②在前人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论观点、③以新的视角研究老的问题、④观点的辩驳或建立新的理解和解释方式、⑤对所借鉴理论的综合分析。总的来说,理论和观点的创新是研究的最高层次,需要经过长期探索思考、实践、总结抽象、再实践的反复循环过程。


2)方法和技术创新:主要方式包括:①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努力以新的视角研究问题、②对前人研究工作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有创新性的想法、③将已有技术或新技术运用在新的研究模式中。


3)数据和资料创新:主要对数据来源或采集方式进行创新,反映新的现象与特征,是最常见的创新方式,但一般时效性较短。


总的来说,创新通常是递进的、积累的结果,长期研究过程中,可以从数据创新到方法创新再到理论创新逐步将研究深入。




2. 怎样找到科学问题


找到科学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综述是选题的基础:文献综述的价值在于为论文的成立构建合法性并寻求(理论)支持,因此好的文献综述的价值本身就很高。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既可以借鉴成熟的方法以及技术,也可以在知识的金字塔上发现并填补其中的一个空白或在对某篇主要著作的观点提出挑战。事实上,文献综述并不只出现在文章的开始,好的论文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持续地与重要的文献进行对话。


(2)日常生活体验与田野调查带来更多机会:一方面,日常生活体验是我们寻找科学问题的主要源泉,可以从看到什么、如何表达、体验如何三方面产生认知。另一方面,学术研究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并被实践检验,提前预设问题后进行田野调查会发现新的问题。而在移动互联时代,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空间是未来的田野。


(3)阅读与调研产生互动:思考书中的内容在现实中的体现、异同、变化,从而加深理解与思考。


(4)持续追问培养思维能力:通过持续追问、勤于动笔、深度交流、广泛阅读、关注新生事物等方式,强化问题意识与逻辑思维能力


(5)用好导师,用好自己:一方面,要熟悉导师的研究,充分与导师沟通;另一方面,要注重学术训练,把自己作为方法,躬身入局,置身事内。




3. 研究范式是什么


论文写作的方法论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我们的世界观。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可知的,而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被建构出来的,因此产生了实证的方法论(实证主义范式、后实证主义范式)和规范研究的方法论,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研究类型:


(1)经验研究:描述,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目的在于对现象有更多发现并抓住具体的细节信息。多采用归纳法。


(2)实证研究:证明,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区分“真与假”。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而形成可检验的认知。多采用演绎法。


(3)规范研究:建构,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区分“好与坏”。多采用演绎法。


选题时也应明确所作研究的类型,进而指导论文写作。


论文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应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并以定性为主,定量可以作为研究的验证,或通过定量研究来寻找科学判断的过程。




4. 研究与写作的区别


论文研究的过程和写作的过程是不同的。


研究的过程,例如,在客观主义的研究中(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经验研究侧重于“描述”,建立起对空间的认知;实证研究需要先提出假设,再用实际案例证明假设的成立。


论文是有规范结构的,包括题目、摘要、导论(引言)、文献综述/理论观点、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设计)、主体、结论与讨论,需要将研究的内容按照规范的格式顺序进行展现。不同类型的研究在方法论部分的写作有所不同,例如经验研究在此部分汇报具体研究方法,而实证研究则在此部分要阐述理论框架与基本假设。




5. 项目与学术论文的关系


项目和学术论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


从目标来看,项目是:任务导向、有限目标、环境特定,强调的是“量身定制”;学术论文是知识导向、自由探索、具有普适规范性的,研究成果应该具有普适性


从方法论来看,项目是:提出问题-确定目标-解决方法-实施路径(解决怎么办),学术论文是:提出问题-建构理论(建构方法)-阐述、证明、解释-回顾问题-结论讨论(回答是什么或者为什么)。同时,实践与学术之间的分野将随着学科的发展日益凸显。


但是,项目和学术论文也是互相支撑、相互转化的。


好规划一定有大量好的研究在支撑,一定有大量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和感性认知,规划项目为学术研究提供的不仅是数据,还有进入研究场域的机会,这对于学术研究而言非常重要。不同的类型研究范式不同,因此需要准确定位。一般来说,规划项目中关于客体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城市研究类论文(更倾向实证研究,数据、案例偏好),规划方法本身可以转化为规划研究类论文(更倾向规范研究,价值观、程序、方法偏好)。


讲座实录 | 听罗震东老师讲“研究选题”


讲座结束,罗老师对大家提出殷切期望




 讲座回顾方式


讲座录屏已上传至b站账号“城乡之间URC

b站搜索讲座标题或视频号“BV1SR4y1t7tq”观看

点击“阅读原文”按钮即可获取讲座PPT

(提取码1122)

讲座实录 | 听罗震东老师讲“研究选题”
讲座实录 | 听罗震东老师讲“研究选题”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讲座PPT~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讲座实录 | 听罗震东老师讲“研究选题”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