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用生态文明银行推动乡村振兴——单县1.0版本

【第1194期】


// 生态文明银行

生态文明银行,是北京绿十字团队在长期的乡村建设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乡村治理(自治)模式的一部分,通过村民自评、他评和村评等评议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并将村民日常的“嘉德善行”通过积分这种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使之能够量化和数字化,并成为党建引领下的家建和村建的依据。

单县1.0版本


2018年生态文明银行落地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高老家乡的张武楼村,最初称为“生态资源银行”,也是北京绿十字落地实践生态文明银行的1.0版本,“行长”由村干部郑和强担任。


用生态文明银行推动乡村振兴——单县1.0版本


成立伊始,我们先从村庄内的垃圾分类着手做起,让每家每户准备一个垃圾桶,将可沤肥的湿垃圾单独分出。并由村内公益性岗位的保洁员每天单独回收。集中收集的湿垃圾在村内固定点进行集中堆肥,沤好的肥料全村村民可以共同使用,用于发展村内的有机农业。每个月由“行长”和村内保洁员根据每家每户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发放生态兑换券(生态钞票)。北京绿十字体系的农道设计团队同时也在对村内进行规划、建筑、景观等乡村改造,因此也配合需求进行了生态资源银行的设计。考虑到未来方便邀请到访村内的游客参与,比如在村内每捡拾十个垃圾,可以得到相应数量的生态钞票留作纪念。


用生态文明银行推动乡村振兴——单县1.0版本


我们文创团队设计了面额为100万、500万和1000万的“生态钞票”,上面的图案选自单县特色的百善坊、油牡丹等,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及地域元素。对于村民,每年会定期组织兑换生活用品的活动,增强村民共同维护村庄的参与感;对于游客,可以将得到的生态钞票作为旅游纪念品,也是一种公益荣誉。之所以印制如此“大面额”的钞票,是希望每个参与生态资源银行的人都可以成为名义上的“百万富翁”。虽然兑换券不是真金白银的钞票,但是参与的人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富足和荣誉感。


用生态文明银行推动乡村振兴——单县1.0版本
用生态文明银行推动乡村振兴——单县1.0版本


在张武楼生态资源银行揭牌仪式上,时任单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磊亲自出席。会上北京绿十字宣传大使叶榄做了《到张武楼,做生态富豪》的讲话,呼吁社会各界和村民们积极行动,清洁家园、垃圾分类、孝老敬亲、参与公益,用点滴的嘉德善行去赢得生态钞票,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百万富翁”。


用生态文明银行推动乡村振兴——单县1.0版本


张武楼生态资源银行成立后,在行长郑和强的努力下逐渐成为了张武楼乡村建设的抓手,多家媒体也进行了报导。李磊部长还成立了单县生态资源银行,机构更是放在单县宣传部,并在单县其他乡村建设项目点推广复制。彼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国兴起,在单县有些乡村,就改名为乡村文明实践银行,以刘土城村乡村文明实践银行影响最大,成为全县的亮点。


用生态文明银行推动乡村振兴——单县1.0版本


张武楼生态资源银行行长郑和强是一位具有创新思维的乡村干部,他敢于探索,善于总结,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深化探索出一套评分机制,后来我们又拿着这套评分机制在多个项目点进行落地实践,产生了较好的效果。郑和强更是用这套评分机制,推动了村民组朱庄的垃圾分类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张武楼成为单县垃圾分类第一村。


用生态文明银行推动乡村振兴——单县1.0版本


无论是生态资源银行还是文明实践银行,实际上都有积分制的探索涵盖其中,虽然当时我们并没有深入了解积分制,但已经通过生态钞票进行了大胆创新,可以说开了先河,对于乡村治理具有探索和示范意义。2019年上半年,李磊部长了解到积分制的做法,于是开始了全面的探索,使之和单县的这一生态资源拟银行做了有效融合,通过建立台账、规范评比的方式,让这种乡村治理模式更具可操作性。

用生态文明银行推动乡村振兴——单县1.0版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绿十字):用生态文明银行推动乡村振兴——单县1.0版本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