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在这史无前例的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引导快速成长的城市实现了相对有序发展,还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多年的高速增长。
随着国家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顶层方案出台,规划设计行业迎来变革。与此同时,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新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的综合命题更加复杂,规划设计不能再沿袭原有主要通过蓝图管控增长的方法,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通过空间综合治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1

 变化:新发展阶段的空间需求

新发展阶段中国的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空间及其承载的功能必然随之变化,需要推动通过空间再生产、再创造提升城市价值和品质,通过空间再优化、再塑造改善人居环境,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1.1 经济发展视角:城市空间依然是

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城市对空间的需求将从支撑外延增长转为驱动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内需市场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上亿新市民新增长的需求,以及科技革命带来的深刻变革。国际竞争需要:建设若干具有全球和地区影响力的国际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构建产业链相对完整的城市群地区。


1.2 绿色低碳视角:大量建设、

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城市建设方式
必须转型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 图 | 城市是碳排主要产生地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低碳空间改善。更重视城市职住平衡、公共服务完善、短距通勤等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节能建造推动。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运用、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等。绿色碳汇。突出园林绿化碳汇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与海绵城市建设等有机结合。


1.3 社会需求视角:空间必须要

持续更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 图 | 中国社会呈现老龄化、少子化和中等收入群体增加的变化态势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适老社会需求。城市养老设施、医疗和护理空间的需求快速增长。儿童友好需求。大量育儿、幼托等儿童看顾型服务设施和活动空间需求增长。优质服务需求。中等收入群体的显著扩大将推升对更优质住房、教育、康养、文体、休闲等社会服务的增长需求。


1.4 技术革命视角:城市空间

需要匹配科学技术巨大应用场景


区域时空压缩。城市化区域越来越呈现节点和网络特征,城际网络之间的互动与联结成为关键。城乡关系重构。互联网技术催生“电商镇村”,城乡要素流动更便捷。城市治理迭代。智能技术将推动城市空间治理水平提升,智慧交通、公共服务、生活休闲等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网红”空间和场所不断增加。


1.5 城市治理视角:转变治理手段、

治理模式、治理理念,推动实现现代化

和人的全面发展


工作方法改变。以系统观念和方法推动空间治理的目标综合、资源整合、项目集成和一体化实施;整合统筹各部门力量,将各领域、各层次工作拧成一股绳,推动实现整体效益最优。工作机制重建。把城市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构建全流程的空间治理闭环。社会关系重塑。致力改变都市“陌生人社会”的现状,推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城市发展更有人文关怀。


2

 应对:空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针对新发展阶段变化的空间需求,需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空间供给结构调整,让供给和需求相匹配,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1 国家层面:

战略导向的分类差别引导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重视复杂国际格局中的全球战略性,体现国家战略方向下的发展动态性,突出新发展理念下的地方竞争性。要超越蓝图式的规划模式,更加强调以清晰的空间规则引导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建议对城乡发展进行四类型战略分类引导。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 图 | 城乡发展四类型战略分类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2.2 区域层面:

要素流动下的城市群战略


尊重发展规律,“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更好地突出西部生态、农业、能源等主体功能,同时顺应人口向城市群和都市圈地区集中的流动趋势。城市群和都市圈要形成产业链关联互补、城市功能错位协同的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以更高水平的空间供给推动提升城市群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 图 | 高水平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的三个关键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2.3 城乡层面: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


乡村振兴不能就农村论农村,考虑乡村人口总量减少的现实,不能采用平均用力的方法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要根据人口变化和村庄演变规律确定差别化的公共政策。不能就村庄论村庄规划建设,要考虑双轮驱动下的城乡空间重构需求,系统谋划未来城—镇—村空间布局。避免采用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来推进乡村规划建设,要突出城乡空间特色和魅力的差别化互补,加快构建适应乡村特点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 图 | 江苏省美丽宜居村庄规划建设指南
图片来源: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 图 | 苏北五市农房设计方案汇编
图片来源: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4 城市层面:

构建分布式的城市组团结构


兼顾城市的效益和城市的韧性,大城市空间改革的关键是推动构建多中心的、分布式城市组团结构。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要推动城市组团的结构改善与建设,建立相独立又适度连通的生命线系统,优化组团间绿网绿廊布局。要健全社区生活圈,构建完整社区等社会治理基本单元。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 图 | 上海五大新城建设战略

图片来源:https://www.shanghai.gov.cn/newshanghai/xxgkfj/2035003.pdf(直接引用未作修改)


2.5 城市内部:

空间再生产下的城市有机更新


推进城市内部空间供给优化既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动态完善的现实需要。随着城市发展进入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阶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成为城市内部供给改革的当务之急。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图片来源:秦淮区融媒体中心,新华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

 变革:规划设计行业的凤凰涅槃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需求变化多元的背景下,规划设计行业不能再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应直面“分化—融合”的变革,迎接凤凰涅槃式的洗礼。


3.1 分化


机构改革后,大部分规划设计人员分属于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两个系统,工作内容和重点呈现不同。随着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职能的改革集中,自然资源部门已成为和财政、金融类似的国家源头管控要素配置部门,国土空间规划成为调控空间资源配置的政策性工具,服务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主体功能区划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资源保值增值等国家战略;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工作,则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等,更加强调行动导向、以及改善人居环境的结果导向,更加重视设计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对空间品质提升、特色风貌塑造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作用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 图 | 工作内容、学科领域和和研究方向的分化

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3.2 融合


行业分化的同时将推动专业的融合,促进交互协同的空间治理学科群的构建。响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变化产生的多元需求,围绕空间的经济、生态、民生、治理、新技术运用等问题进行交叉融合,如与经济学专业协作,深度研究如何驱动城市持续增长发展;与生态学、环境工程、能源工程专业协作,深度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的城市和建筑解决方案;与社会学、心理学专业协作,深度研究城市更新中的场所感、家园意识的塑造。随着专业的融合发展,将推动发展出综合考虑和平衡各类空间使用关系的知识图谱,并进一步推动形成多专业交互协同、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治理学科群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 图 | 专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形成空间治理学科群

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4

 结语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新发展阶段,规划设计从业者应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专业理想精神、坚持系统思维和方法、坚持人民立场和情怀、坚持与祖国共同成长


本文撰稿:周岚  丁志刚


原文介绍

《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刊于《城市规划》2021年第 11 期第9-14页。

周  岚,博士,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研究员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丁志刚,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本文通信作者。

【全文下载】文章已在知网发布复制并搜索下方网址,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下载阅读全文。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CSGH202111003&uniplatform=NZKPT&v=e0VWQrSXHmSfvIfTQmBY6oFazp2WLXagmH377_-_3OZHhtDniw-I578Uqw935_6w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封面图片源自新华网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文章导读】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