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图1 海南海岸线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摘 要

海南岛,作为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其发展定位、空间格局及发展模式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以策划一个单体项目的思维,去界定一个省域行政区的定位和发展,其结果往往是使得区域发展摇摆不定。只有根植于对区域综合资源的清醒认识,从区域宏观策略的角度才能看清其空间发展的大格局;在综合发展的前提下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和多元产业的共同发展。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关键词:发展定位、综合经济、空间格局、高质量发展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图2 海口万绿园



01
海南未来的发展定位


海南省位于中国南端,拥有气候、海洋、生态、文化等多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但从过去的十几年来看,海南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内陆地区。“国际旅游岛”、中国的“最大自贸区”、“热带水果基地”、“生态农业岛”这类狭隘、偏颇的定位,是从单一侧面看待海南发展而冠名的“特色产物”,并没有真正引导海南的全面发展,而是限制了它的“自由”。


海南省面积3.4万km²,与台湾3.6万km²的面积非常接近,是韩国10万km²的1/3。从资源的角度看,这是香港、新加坡这些城市无法可比的。然而,人家为什么发展得好?它们是靠一种产业发展起来的吗?韩国作为一个国家能只靠旅游业来发展吗?台湾只有旅游业或自贸港能有今天吗?答案完全是否定的。作为旅游岛,海南对与旅游无关的产业大力排斥;作为自贸区,又没有产业来支撑,结果可想而知,必然会是一地鸡毛。即使是新加坡这种700多km²的国家也不可能只靠某种单一的产业来发展,仅仅1100km²的香港特区亦是如此。


作为一个省,海南跟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的面积是差不多大的。这是什么概念呢?至少说明它应该是一个复合经济体,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应该有一个综合发展的路径。只有通过一、二、三产的全面发展,才能够足以支撑这么大范围的人群社会的需要。台湾的发展是多方面与全世界接轨的,韩国也是融入到世界多元经济的。这样它们才有今天的综合实力。


事实证明,只有综合发展才具有支撑一个大的经济体的能力。因此,我们不能把海南只当做一个旅游岛,也不可能只把海南仅当作一个自贸区来看待。海南需要全方位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提升。通过综合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壮大。到过海南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目前是综合服务、基础设施、高消费和人口素质拉低了海南的竞争力。



02
“湾区经济”是海南发展的机会


海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除了土地面积,海南还有许多优质的资源,如海洋,适宜的气候、农业、森林、文化,等等。加上跟内陆相距很近,琼州海峡跟台湾海峡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可以通过建海底隧道,也可以通过跨海大桥,或水上航线、飞机等,与内陆联系起来。海南1800km的海岸线占了全国海岸线的1/10,直接面对着整个南海,及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应该说是天然的国际贸易窗口。在经济、文化、产业等各方面都应该向全世界开放。交通上应该依托湛江的向南发展,将雷州半岛与海口联动起来,构建更加便捷的内陆经济纽带。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从海口向东北与湛江、茂名构成了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湾区,形成联动发展。同时,通过海口向西北与广西北海、钦州、以及越南相联系,形成一个西部的大湾区!两个湾区中间夹着一条与湛江、玉林的联系通道,而这条通道正好与南宁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相接。这样海南就不再是一个孤岛,海口也不再是一个小城市,而是一个经济中心!


这完全是可能比肩粤港澳大湾区,而且还可能是更有发展空间的大湾区经济体。从地缘上看,它直接与东南亚接轨。作为中国南部真正的门户,它拥有着非常丰厚的地缘优势。相信在将来的百年大计中,它应该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图3 海南“大湾区”规划草图-李建伟手绘


那么,发展综合经济是不是会降低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资源优势?实际可能正好相反,不但不会降低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是会更好的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推动旅游的提档升级。韩国和台湾就不用说了,最具影响力的是迪拜,因为综合经济的实力,才有了今天高端旅游的发展。迪拜已经朝着国际金融中心、航天、航海等多个方向发展,旅游度假也越做越大。


为了突出某一个特色,而限制其他产业。其实是人为的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做好一个地方的定位要突出它的特色,但是不要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潜力。对于一个地域,特别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地域的发展,应该多考虑它的综合发展效益,只有通过综合能力的强调,才能够让他的特色也更加突出。


千万不要以为海南发展制造业、科技、教育、农业、林业,就影响了它作为旅游岛的地位。台湾、韩国、以及许许多多的欧洲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海南既可以是一个综合经济体,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地、休闲地和度假地。综合发展的结果,使得旅游休闲度假的品质和服务能力,包括环境质量,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适当强化工业、农业、和其他的一些综合产业,带来的是经济上的综合实力,可以帮助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的全面升级。通过加强海南与内陆地区的联动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乃至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才是海南最好的未来!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图4 博鳌论坛



03
海南的基础产业与空间格局


历史上海南的主要产业是依托于海洋资源发展渔业和农业。解放后农垦的兴起大力推动了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后来橡胶的需求大增,橡胶种植园也风靡过一段时间。相对而言,工业和服务业一直是相对薄弱的。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图5 海南渔业


1、滨海大环线



过去几十年,海南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对滨海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上;也就是沿着海岸线从东到西,建设了许许多多的宾馆酒店,以及一些度假、休闲、疗养的设施。沿海的资源基本上被开发完成,初步带动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以及娱乐、康养、会议等产业的发展。总的看来,除了沿海,整个海南其他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还显得远远不足;旅游产业的内容还是相对单一;产业规模也较小。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图6 旅游空间格局系统手绘图-李建伟

  

2、农业大环线


   

除了滨海资源,海南还有许多非常宝贵的资源,如气候、农业、森林、火山、以及岛上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等等。海南的农业资源大量分布在海岛的中低海拔地区。沿着环岛海岸线向内陆延伸,就是海南的一个规模巨大的农业圈。这个圈层的利用和开发还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量的农业资源、村落和一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都在这个圈层里,是未来不可多得的财富。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图7 海南农业


农业在过去一直是海南的支柱产业,然而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无论从旅游的角度,还是生态休闲、乡村振兴的角度,这都是海南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的发展要立足于农业资源的开发,通过一二三产的融合,特别是旅游休闲度假业态的植入,实现综合发展。这样无论从体量上还是品质上都是海南最有想象空间、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区域,肯定前途无量。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图8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3、森林旅游环



第三个圈层是以中部山区为主体,以尖峰岭热带自然保护区为龙头的森林区域;涵盖多个自然风景区和生态保护地。这里生态条件优越,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一个森林旅游的大本营。这里是中国最稀缺的热带雨林,也是海南最优质的保护地。以五指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可以整合各种森林景区、景点,形成以森林旅游为主要特色的这样一个圈层。这个圈层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带动更多的森林综合产业的集聚,以及旅游休闲和娱乐项目的植入,产业的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图9 三环联动


有了这三个圈层,海南的资源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为产业多元化开辟了新的路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旅游线路,连接景区景点、村落小镇,贯穿整个海岛的东西南北,将森林旅游圈与田园旅游圈,以及环海岛的滨海旅游圈连接起来。这样三个圈层的联系和互动,就构成海南基本的空间框架;由此带动一二三产的联动发展,同时构建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的大体系。



04
海南的景观空间高质量发展


如上所述,海南的旅游经济圈包括三个主要的环线,即沿海的环岛旅游线、中部的农业圈和中心山区的森林旅游圈。其中除了环岛旅游环比较完整,农业和森林旅游环还尚待完善。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图10 滨海资源


1、滨海旅游环



滨海环岛旅游经济圈目前的状态,基本是以酒店、疗养、码头、以及休闲娱乐设施为主,属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初级阶段。单个的度假酒店所带动的是“旅游”和短时间的度假,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旅游型的酒店。这种设施其实是不太经济,因为客人仅仅是住店,是晚上睡觉的地方。缺乏活动内容和更丰富的体验。因而消费主要是集中在“吃住行”,而“游娱购”的功能还远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


从旅游到度假,可以说是一种功能的叠加,同时也是一种产品的升级。海南大量的酒店都存在着从单一的酒店到“度假区”的升级;应该进一步拓展周边用地和度假、娱乐、休闲资源、扩充功能、使客人住上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以扩大消费。增加了休闲活动内容,单一的酒店才能变成更高端的度假产品。这种产品的升级会给海南带来许许多多的机会;全面提升旅游度假的档次;从观光体验到深度的度假体验。综合功能型的度假区,将成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具有推动经济、改善民生、提高海南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主要推手。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图11 海口万绿园


2、农业与休闲产业环



农业资源环的发展,首先当然是要完善这个大系统。作为海南占地面积最大的产业综合体,未来的农业必须建立在规模化、综合化、信息化等科技手段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长期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的发展目标。农业的旅游休闲、娱乐、度假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的旅游度假功能和深度生活体验。


海南的农业有什么特色?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本人游走于海南各地,有一个最简单的发现,那就是海南的种植园特别多,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几乎遍布全岛。许多的农户就是靠着几十上百亩的种植园生活,如香料园、荔枝园、橄榄园、花木园、橡胶园、槟郎园、等等,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水果、香料、各种园林、园艺占据了海南农业的半壁江山,可以说这里的种植园比全国任何一个省都多。它们的发展潜力比法国的波尔多、美国的加州只有过之而无不及。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有谁还敢怀疑海南的农业发展空间吗?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候鸟式居住开始风行。大量的北方居民选择佛罗里达、亚利桑那、夏威夷等地过冬,然后在春暖花开的春天返回原住地。南方的种植园(plantation)成了接纳这些候鸟们的首选地。对于老年人,特别是一些有关节炎、风湿病的人们,海边只适合短期度假,而农村种植园才适合长期居住。由种植园改造成的“候鸟”基地,最适合积极健康(active living)的养老生活,他们可以参与适量的农耕活动,同时享受与大自然相伴的喜悦。这对于海南的农业综合发展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拉动。我们不要一昧地反对房地产,事实上海南的房地产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一千万的海南居民只相当于台湾人口的40%。只要不破坏环境,合理的地产还是应该得到鼓励。


3、森林旅游环



众所周知,热带森林是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世界的基因库、碳中和最高效的贡献者。未来的海南碳汇经济应该成为最有前景的驱动力。保护好雨林,开发建设好森林旅游、休闲、康养,必然成为海南经济的基础支柱之一。海南的森林覆盖率占全省面积的62%,除去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可以用于碳汇交易、国储林项目的林地、荒地还是相当可观的。如果结合综合开发的多重效益,无疑将是海南经济的巨大财富。


牢牢抓住这三个环的核心资源和综合发展模式,相信海南的旅游经济会有一个大的升级发展,会给我们许多的想象空间和现实的机会。



05
总  述


海南的地缘优势确立了其综合化、外向型经济的基本特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类型和特色,形成空间上的互动、互辅,有利于社会整体经济结构和高品质服务的形成。相信抛弃了单一经济模式,海南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未来会更具活力,前景会更美好!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文章作者:李建伟 Janwei Li 当代知名景观规划设计师


海南推动“多规合一”改革持续深化应用

听说你在海南做城市设计,那要收好这份指引

《海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海南省出台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在看点这里
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海南的景观空间构想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