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地科技立足乡村振兴、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等建设平台,积极推进了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相关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整治设计、乡村环境整治设计、矿山生态修复咨询服务等工作。

01

遵循生态理念,聚焦市县级专项规划


国地科技依托“智慧+”“规划+”的总体战略定位,开展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分区分类提出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策略,承接了广东省中山市、佛山市、梅州市、四川省叙永县、甘肃省甘南州等多个地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工作,相关规划成果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等方面加强对国土空间专项研究与规划编制的支撑。


五项抓手三大战略,构建高品质国土生态格局

中山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中山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统筹谋划构建“一心、四廊、蓝网、多点”生态格局,部署生态修复重点任务与重点工程。通过“构建全市高品质国土生态格局,以城镇为重点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田生产与生态综合效益,有序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和积极推进蓝色海湾综合整治”五项实施抓手,“特色滨江、内外链接和品质共享”三大战略对中山市国土空间进行整治修复,守护“中山绿”,打造区域“绿肺”。
项目进一步统筹城乡、农田、山体、溪流、森林、海洋等生态系统要素,立足生态分区,解决核心生态问题,可显著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生态稳定性,基本建成生态支撑系统。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中山市生态修复规划组图

治理岩溶石漠化,筑牢长江中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叙永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叙永县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是国家“双重”规划涉及区县,是全省唯一纳入长江中上游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区县。叙永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建立“三廊两片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重点解决石漠化及水土流失、历史遗留矿山、水污染及水生态等问题,以“近期稳基础、中期重提升、远期靠维护”为核心思路,拆解落实生态修复任务、制定目标指标,注重规划落地性。
项目针对叙永县所处的岩溶石漠化集中连片地区特点,以系统解决核心生态问题为导向,重点做好生态功能的查漏补缺工作,逐步实现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一体化,全面提升长江中上游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质量,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叙永县生态修复规划组图

02

立足系统研究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


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国地科技在多地提供了项目申报与实施的咨询服务、技术支撑。其中,重点以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开展系统研究,遵循生态系统修复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撑服务,探索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新格局。


国家“十四五”首批工程项目,打造广东样本

韩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该项目是广东省唯一入选我国“十四五”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获得20亿元中央奖补资金,为梅州市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项目以实现“山青、水秀、林优、矿绿、田良”为目标,划分5个修复分区,布设17个修复工程,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筑牢“三山(南岭武夷山、莲花山和凤凰山)一水(琴江—梅江—韩江滨水生态带)”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粤东优质水源。
国地科技为梅州市提供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配套制度、政策汇编等技术支撑服务,构建了良好的工程项目实施机制,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申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修复单元划分图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修复工程布局示意图
03

着力城乡统筹,做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在乡村振兴及“双高”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地和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国地科技推进了以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双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代表的共计九个国家级全域试点的实施方案,以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代表的九个省级试点申报方案,以及南海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机制研究等工作。

国家级全域试点,统筹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双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项目通过区域规划设计,指导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各项工程,统筹双桥镇矿山、水库、森林和农田等自然资源,以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为重点任务,提出 “土地整治+产业导入”方案。同时,以高品质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形成保护与发展兼顾、可落地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项目探索了全域全要素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模式,把双桥镇建设成为唐山市开平区康养产业生态镇,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提高镇域发展综合竞争力。通过迁村并点和矿山整治有效助推双桥镇发挥集聚效应,推进产业转型及其结构优化;打造生态协调、山水宜居的康养小镇。实现了“以保护促转型,以产业推整治”的规划引领模式,成功探索出全域土地整治与上位规划结合的有效路径,为同类项目的编制起到了示范作用。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双桥镇规划设计概念图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广东省级试点,打造全域风景化生态格局

大鳌镇全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项目通过部署大鳌镇全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强化了乡村空间形态的有机更新,进一步破解耕地保护碎片化、村庄用地无序化、农村发展低散弱问题;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全域优化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对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进行综合治理修复,以实现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民俗、乡村治理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重塑和综合集成创新为项目的落脚点。
项目通过分期部署实施,以拆旧复垦、增减挂钩等政策产生指标收益资金,优先满足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乡村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为大鳌镇未来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优质生态本底,农-渔-旅联动发展,推进湾区慢游岛·西江生态洲·新会鱼米乡的建设。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生态结构优化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全域风景化策略
04

致力专业融合,做优项目全流程咨询


国地科技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整治及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推进由规划转向设计落地:通过项目实施,整合农田整治、水利、景观、规划、智慧信息化等;协同全流程设计服务,开展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拆旧复垦、土地复垦、口袋公园规划,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案等设计工作,以“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全流程服务构建了后端实施落地的技术支撑。


优化提升宜居空间,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司前镇美丽乡村环境提升行动计划 


项目立足于司前镇地理空间结构、生态景观本底、自然资源与历史人文要素,以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融合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生态型生活方式”的设计愿景。充分衔接上位规划,妥善处理建设时序关系,通过改造重要节点立面、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完善公共环境设施及配套设施、提升优化道路设施等一系列手段,促进乡村景观风貌提升及人居环境改善,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通过项目实施,提升了乡镇景观风貌和整体形象。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为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窗口。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人居环境整治规划设计组图

借力垦造水田,再现美丽乡村

梅县区松口镇下坪村垦造水田


项目实施之前,当地主要是高低不平的旱地和残次果园,机械化种植程度低,不利于规模化经营,全年产值收益偏低,甚至部分土地弃耕丢荒,限制了农业生产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项目以“垦造水田”为抓手,解决局部生态安全格局凸显的问题。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优化灌溉与排水、完善田间道路、强化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工程等,形成了“田成方、渠成网、林成行、路相通”的田园格局,打造了“旱能灌,涝能排、能机耕”的高标准水田。
项目引入乡贤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承包种植,打造出以稻田为中心、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的美丽乡村景观,发挥了农业生产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协调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下坪村垦造水田项目建设成效现场
2021年11月底,下坪村喜迎晚稻丰收,规模化稻田蔚为壮观

全周期助力乡村振兴 ,夯实农村基础设施

临颍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项目为“先拆后建”类型,对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进行拆旧,复垦为农用地,并结合周边原生环境,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化农居空间。项目统筹和配置拆旧区、建新区的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等,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改善周边农业生产环境,农田水利设施等耕作条件,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完善集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设施服务率。

项目契合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既腾退了建设用地指标,落实了耕地保护任务,又优化了城乡用地布局,改善了居住环境,推动了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拆旧复垦项目现场图

聚焦水生态修复设计,夯实农村基础设施

大鳌镇中心河综合整治工程设计


为解决河道自净能力不足、生态环境较差,两岸道路狭窄、交通状况恶劣,沿岸景观混乱、不协调等问题,国地科技提出“控源截污、交通梳理、清水活水和景观提升”的实施思路,拓宽原有路面,加固支护两岸河堤,整治规范两岸建筑及绿化,种植水生植物,建设亲水平台和亲水步级。

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中心河河涌整治工作,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居住环境;有利于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体现当地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大鳌镇中心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设计
05

紧跟行业需求,谋划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为切实推进矿山多元化生态修复,国地科技结合绿色矿业行动方案的相关要求,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相关指引,先后参与了矿山修复家底摸查、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并与大型矿山建立了技术研讨工作机制,为国土空间体系下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摸清矿山底数,做实基础数据

黄埔区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工作


国地科技承接了广州市黄埔区历史遗留矿山图斑室内核查、现场举证等工作,全面查清历史遗留矿山分布、权属,损毁土地面积,以及主要生态问题、拟修复方向等基本情况,形成标准统一、数据可靠、上下一致的历史遗留矿山数据库。核查工作有利于统筹安排“十四五”期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任务,明确具体修复目标,为下一步编制矿山生态修复规划、部署生态修复工程、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政策、开展矿山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矿山核查调查及入库系统

地灾防护+生态修复,打下生态基础本底

平远县东石镇矿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


该矿区属于露天凹陷式铁矿开采遗留坑,存在深坑、陡坡斜面等,造成了水土流失,形成了地质灾害安全隐患。
项目以地质灾害避让防护和生态修复为核心,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为目标,兼顾区域景观。在修复已被破坏的地形地貌与土壤的基础上,采取废石铺底构建渗漏层、弃土弃渣分层压实平整、重建水土保持林及坡面挂网植草等水土保持、排水固土的措施,并结合矿区局部危险源避让除险,设立安全避让区,开展项目区生态复绿和局部经济林建设。同时,立足于安全、经济、生态的站位,合理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景观,为实现区域生态发展打下生态基础本底。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矿山修复治理规划图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矿山修复治理效果示意图


实现“矿开腾地”,打造矿地融合示范标杆

阳西县“矿地统筹,先矿后地”综合利用


为实现“矿开腾地”,阳西县开展了“矿地统筹、先矿后地”试点工作,以广东省绿色建材阳江生产基地建设为契机,打造广东省矿地融合发展示范标杆:矿政统筹——净矿出让,确保权属清晰干净;产业统筹——区域联动,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用地统筹——港矿互动,长远谋划空间布局;生态统筹——分级分区、保护开发协同并进。
西“矿地筹”试点积累了经验,推动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阳西县“矿地统筹、先矿后地”综合利用试点工作




专题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资讯):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