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已公布三批次共1056栋(座)历史建筑。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按照《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有关规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编制了《认识身边的历史建筑》公众科普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现予发布。
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
——2015 年 12 月 20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截至目前,
北京市已公布三批次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时间跨度达700年、覆盖全市11个区,
承载功能多样,建筑风格多元。

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我们或多或少看到过她们,
然而你认识这些身边的历史建筑吗?
你知道历史建筑的定义和分类吗?
你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历史建筑吗?
你知道历史建筑如何保护利用吗?

别急~~
公众版《认识身边的历史建筑》公开发布了!
作为公众读物,
这本册子的初衷就是让大家都能“看懂读懂”历史建筑。
条分缕析地给我们梳理了
关于历史建筑的方方面面,
如同苦口婆心的“高中班主任”,
试图把所有知识点掰开揉碎送到我们眼前。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当中
确定了十一类保护对象,
“历史建筑”就位列其中。

在拥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的古都北京,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深入人心。
作为“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的重要内容,
保护和利用好历史建筑,
对保护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
留存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意义重大。

那么,历史建筑应该如何界定呢?

首先,
我们来明确一下“历史建筑”的定义:
历史建筑指平面布局和建筑要素至今尚存,
具有一定保护价值,
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
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且尚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
挂牌保护院落、名人旧(故)居等。

那么,哪些建筑可以被归为历史建筑呢?
从类型上看
根据建筑形式、历史实用功能和建筑年代,
历史建筑可以划分为5大类:
合院式建筑、近现代公共建筑、工业遗产、
居住小区、其他建筑

从时间上看
历史建筑的建成年代横跨六个世纪
自明及明前开始,到1980年代以后为止

另外,原则上讲,
历史建筑应该是建成50年以上的,
在已公布名录中约占98%。
但也有些建筑,
因为有着特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或具有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
也被包含其中,占约2%的数量,
比如:菊儿胡同新四合院、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历史建筑群等。

为什么这些建筑被评估为历史建筑?
要看这9个价值评估要素
建筑年代
平面布局
院落格局、小区/ 园区平面布局、建筑开间、进深、各建筑空间关系、建筑单体平面

建筑形式
建筑立面、特色结构、屋顶、建筑风格

有价值建筑构件
门、窗、台明、建筑内部、外部特色装饰、特色工业设备等

历史环境要素
古树、影壁、假山石、桌椅、构筑物等
建筑色彩材料
传统建筑技法
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
其他
能够体现历史建筑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建筑艺术价值的相关要素。

历史建筑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一部分,
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
北京市的历史建筑分布在市内11个行政区中,
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增加。


了解了这么多,
那么问题来了,
从哪儿可以了解历史建筑的情报呢?
有三种办法——
方法一
第一种办法就是在名单里搜。
登录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官方网站,
可以下载到三批所有历史建筑的名单。
网址:http://ghzrzyw.beijing.gov.cn/

方法二
第二种方法是在地图上查
登录“北京印迹”官方网站,
就可以在“历史建筑”专题页面中进行查找了。
网址:http://www.inbeijing.cn/histrv/index.jsp

方法三
第三种方法是在生活中找。
历史建筑标牌的特别之处如下图所示,
您可以按图索骥进行查找~

适用于单体建筑和传统四合院,一栋一牌或一院一牌。

适用于多个建筑挂一个标志牌的建筑群,一组一牌。
截至2022年1月,
试点完成63栋(座)历史建筑挂牌工作,
它们分别是这些:
行政区 |
历史建筑(群)名称 |
||
1 |
东城区 |
中老胡同28号院 |
1 |
东城区 |
|
||
东城区 |
东四九条47号院 |
||
东城区 |
东四四条77号院 |
||
东城区 |
原北洋陆军军医学校遗存 |
||
东城区 |
原明清粮仓遗存 |
||
东城区 |
原北京军区总医院办公楼 |
||
西城区 |
北京建筑大学历史建筑群 |
||
西城区 |
北京第二热电厂 |
||
西城区 |
民族文化宫 |
||
西城区 |
政协礼堂 |
||
海淀区 |
清华大学历史建筑群 |
||
海淀区 |
北京大学历史建筑群 |
2022年,
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工作将会全面开展。
认准这个标识,
一起发现更多身边的历史建筑吧!

关于历史建筑的更多详细信息
您可以下载《认识身边的历史建筑》亲自探索
下期内容,咱们继续相约这里
细致聊聊历史建筑的分类特征~
发布单位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技术支撑单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推荐阅读
北京发布《认识身边的历史建筑》公众科普读本
重磅!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全文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义务
贯彻落实新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五大措施推进名城保护工作
2021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发布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光明网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认识身边的历史建筑》详细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认识身边的历史建筑丨01 历史建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