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兴县旧城活化工作开展以来,工作坊团队先后开展了多场共同缔造系列活动。在上一轮的微改造参与式讨论会中,众多居民朋友对道路优化、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公共空间营造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的意见与建议,工作坊团队也据此对规划方案进行了思路梳理与深化设计。因此,3月29日下午,工作坊在新城镇人民政府会议室开展了历史径与节点设计讨论会,规划团队与锦水、侍郎、司背和北街四个社区的居民一起,针对历史径、主要空间节点设计、建筑活化等方面让居民提出反馈及建议,共同为旧城优化提升出谋划策。

四个社区分布图
1
共同缔造的会前助攻
在讨论会开始前,工作坊团队早已经准备好了设计方案展板、讲解的PPT、片区地图等资料,并前往各个社区和庙街张贴海报,向居民朋友们广泛宣传即将开展的讨论会,为即将举办的共同缔造活动提前预热。

工作坊团队张贴宣传海报
2
工作坊团队的火热开场
在活动开始之前,工作坊团队前往会议地点提前布置活动现场,为活动开展做好准备。各个社区的居民朋友们来到现场后,会议室两旁的方案展板渐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居民们纷纷就历史径方案与设计展板相互交流起来,并向工作坊团队询问旧城活化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

居民互相交流及询问工作的具体情况
下午三点,讨论会正式开始。来自工作坊团队的规划师李睿首先用通俗易懂的开场白向居民朋友讲述了目前新兴旧城活化的工作进度,并根据之前的共同缔造讨论会和公众参与规划展示活动的意见收集,提出本次讨论会主要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特色街巷提升计划、公共空间营造计划、建筑活化利用计划、交通系统完善计划。随着工作坊团队的深入讲解,居民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工作坊团队向居民讲解旧城活化深化方案
3
设计方案的最新进展

总体规划平面图
新兴的旧城活化改造工作,目前已处于内外兼修的提升阶段。伴随着“五个一”工程建设的陆续开展,旧城内部的街巷空间与人文历史也亟需工作坊团队深入挖掘,充分利用起来,因此,工作坊团队根据旧城片区的街巷肌理,梳理出展现新兴人物风情的历史游径,从而串联起旧城中各类历史建筑、空间节点等历史人文资源,在满足居民游客休憩娱乐的同时,为宣传新兴历史,展现新兴风貌提供支持。

历史游径营造平面图
根据历史游径规划,挖掘旧城内部公共空间布局,结合幼儿园、小学、历史建筑等重要的建筑布局,规划对重要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营造,按使用人群的特点分为儿童游憩空间、景观游园空间、休闲健身空间和科普体验空间4大空间,并建设6个小型游憩休闲空间,丰富旧城生活趣味。

景观游园与休闲健身空间设计方案
面对锦水农会旧址、侍卫第、人民大剧院等重要的历史建筑,规划将根据建筑的现状情况与历史特色进行活化利用,让老建筑重新焕发新活力,成为居民游客喜闻乐见的互动场所。


侍卫第部分活化意向
针对旧城内部交通存在的众多通行问题,规划从交通管制、机动车单行设置、道路铺装优化、路边停车位布置等方面提出了规划方案,如将西街-开泰街-东街路段改为西向单行道,青云街南段改为北向单行道,市场路改为西南向单行道,并设单行道标识;并对东街-开泰街东段-中山公园正门路段、解放路步行街及学宫广场路段进行青石板铺设。

道路交通规划图
4
居民朋友的渐入佳境
工作坊团队讲解结束后,四个社区立马被分为了四个小组,并在工作坊成员的引导下,分别对历史径方案、主要空间节点设计、建筑活化利用、交通系统优化等方面反映自己的见解,大家的共谋共议都由居民自己书写或者工作坊成员代写的方式,记录在彩色卡纸上,再由工作坊成员根据规划内容分类将卡片纸收集好贴在幕布上。




各社区居民与工作坊团队热烈讨论现场


工作坊团队记录下居民的意见
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看出,居民们对旧城活化共同缔造表示出相当大的热情,整个讨论异常激烈,原本空白的幕布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彩色卡片纸。

各社区居民反馈汇总
在讨论结束后,工作坊团队最后分类总结出各个规划内容的主要反馈:
(1)历史径方案——历史径道路可以多样化,不止于只利用青砖;青云路两侧民房外立面需要修缮;历史径增加一些节点,例如梁家大地,陈氏祠堂;延伸历史径,希望从孖井作为起点……
(2)儿童趣味空间设计——新旧的风格不一致,建议风格统一;趣味停车场的图案考虑融入历史元素;学校前空间有限,需考虑孩子接送的交通冲突问题……
(3)景观游园空间与休闲健身空间设计——可借助四座厅等有名人历史的古建筑,发展旧城文化室,丰富文化室功能……
(4)科普体验空间设计——科普种植园建议分区,形成多样化的科普功能;林荫等候区主要以遮阴为主……
(5)交通系统优化——青云路南段太窄,可以禁止车辆驶入,缓解交通堵塞问题;庙街两侧、青云街的排水问题较严重;中山公园的停车问题需要考虑……
(6)建筑活化利用——锦水农会旧址内部隔墙可以打通,空间扩大;侍卫第作为历史展馆需要长期维护;顾氏宗祠建议返还给集体,重新活化成文化馆,图书馆……
5
筠城往事商店即将开张
在活动最后,工作坊团队向居民朋友展示了即将开张的工作坊驻点:筠城往事商店!目前驻点一楼已布置好前期的规划成果与各类设计方案,欢迎各位街坊邻居来参观,并就片区的未来发展与现实问题向工作坊团队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

工作坊驻点:筠城往事商店
通过这次历史径与节点设讨论会,真正地实现了让居民完全参与到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中去,也增强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促使居民与社区维持良好的关系,让社区得到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工作坊团队将根据收集到的意见与建议,对规划方案进行深化修改,力求实现居民朋友们的旧城愿景。
相信下一次的共同缔造活动,很快又将与新兴县各社区居民的再次见面!

共同缔造大合照
撰稿人:欧嵘熹
项目负责人:李睿
团队成员:刘灿、周尤敏、邱思为、陆龙成
技术指导:李郇、李敏胜
◆ ◆ ◆ ◆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文责自负,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 ◆ ◆ ◆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RR_lab@163.com
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化研究):【新兴旧城共同缔造工作坊】历史径与节点设计的居民共商共议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