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01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

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2022年4月6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共青团中央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意见》指出,要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要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也是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只有坚持发展为了青年、发展依靠青年,才能有效激发青年与城市之间实现双向促进、合作共赢,才能最大程度发挥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内在优势和持久潜能。

广州,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既是“千年商都”,也是“改革先锋”,一代代的年青人,在这里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为城市刻下了百折不挠、创新创业的活力基因。同时,这座城市也在不断地自我“新陈代谢”,以多样包容的城市空间,供给最积极、最有生气的青年力量。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摄影:尹金山)




02

千年羊城

“young”更新

“为了吸引年青人,广州城也是拼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全国城市更新最活跃的城市之一,2009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出台城市更新政策文件,开始了由政府引导下的城市更新改造实验。广州探索“微改造”的更新方式,将城市更新与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人居环境改善、文化软实力提升等方面挂钩,并相继完成了聚龙村、深井村、泮塘五约、大源村等旧村更新类项目,永庆坊、北京路、海珠广场、沙面西堤等旧城更新类项目,太古仓、珠江啤酒厂、羊城同创汇等旧厂更新类项目。一个个的老旧小区、废置厂房、脏乱村庄摇身一变,转化为打卡地标、创意园区、城市客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城市更新已成为广州优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质的有力抓手。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摄影:李程光)


青年人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留在城市。广州借岭南文化、千年商都之势,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以丰富的城市文化IP、富有特色的创意场所、充满挑战的实践机遇,吸引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来到广州、留在广州。



1

广州恩宁路“永庆坊”

“绣花”功夫吸引青年进驻

西关老街区

传统和现代碰撞、历史与现实交织,作为广州第一个旧城微改造项目,永庆坊开放运营以来,已成为兼具“西关风味”与“现代时髦”的典型代表。这片老城没有在“新陈代谢”中黯然失色,反而成为广州旧城的一大亮点。2022年1月,广州荔湾区永庆坊上榜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永庆坊整体鸟瞰图

(图源:网络)


永庆坊微改造不仅帮助生长于此的老西关人找回了往日的“乡愁”,还推动了地区年青人口的集聚——创客群体、新白领阶层、特色商户老板等群体逐步融入街区。满洲窗、趟栊门、骑楼街、麻石板路……这里有浓重而亲切的广州西关味道;“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蜿蜒而过的荔枝湾涌与两侧的西关大屋,让人仿佛置身百年前岭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市井生活;临近的粤剧博物馆传来韵律悠扬的粤曲声,广州千年岭南魅力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传统和现代良好结合的永庆坊

(图源:网络)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传统和现代良好结合的永庆坊

(图源:网络)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粤剧博物馆与荔枝湾涌

(图源:网络)


而街区业态也在保留传统业态的基础上,遵循整体风貌,引入调性适配的餐饮、特色零售、文创空间等复合多元的业态形式。让街区既有老西关的乡土文化,也能容纳当下人群的消费风尚。如今,永庆坊对于广州而言,已是一张历史文化新名片的存在,更成为年青人创业试验场和网红打卡地。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永庆坊复合多元的业态形式

(图源:网络)



2

广州珠江啤酒厂

“退二进三”标杆之作

打造最潮年青文化IP

1985年建成的珠江啤酒厂,位于广州珠江前航道南岸,与广州最繁华之地珠江新城CBD隔江相望。2010年,伴随广州市“退二进三”政策与亚运会的举办,珠江啤酒厂对原珠江输煤码头进行改造,将商业酒吧街与文化休闲带结合成为新型滨水空间“琶醍”,成为广州夜生活的一张名片。2016年,珠江啤酒厂整体的生产线进行搬迁,厂区进行了整体更新改造,如今已成为广州创意生活的潮流坐标、文艺青年聚集地。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珠江啤酒厂整体鸟瞰图

(图源:网络)


珠江啤酒厂保留了25处最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特色建、构筑物(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以‘泛博物馆’的方式,尊重原厂区的格局、场地与文化记忆,串联保留的工业元素。这些承载了中国啤酒工业发展史的工业遗产变身为最受青年人喜爱的工业风的啤酒博物馆、汽机间总部大楼、煤棚多功能演艺中心、车间精酿啤酒餐吧、麦芽仓艺术展示空间、锅炉文化广场、入口地标烟囱等网红打卡地。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改造后的汽机间前广场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改造后的汽机间总部办公大楼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改造后的锅炉文化广场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改造后的前广场输煤管道

▲ 珠江啤酒厂采用多样的工业遗产利用模式

(图源:网络)


同时,园区业态主题为“城市时尚新引擎”,围绕年青人的时尚、潮流业态,引入在时尚、运动、音乐等领域核心产业链和文化。不断升级年青文化IP,借助工业特色空间引入最前沿、新潮的内容,为年青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感。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媒棚时装秀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媒棚新车发布会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珠江琶醍音乐节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琶醍汉服节

▲ 围绕年青人的时尚、潮流业态

(图源:网络)



3

广州六运小区

城市黄金区低成本营商空间

助力青年筑梦

广州六运小区位于“华南第一商圈”天河商圈南部,与当下火爆的来自长沙的“超级文和友”不一样,这是广州土生土长、火了20年的网红商住混合街区。

2005年“住改商”模式被政府允许并规范化后,大量商业资本持续介入并改造六运小区底层和二层商业,六运小区逐渐成为有着广州烟火气的“小资情怀”街区。

2010年,六运小区及周边作为城市中轴线节点,进行了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小区步行化、景观和建筑立面改造提升、建造路外停车库等一系列项目,显著提升了小区的吸引力和魅力。无车化的交通优化,使街区内部有更多的步行与绿化空间。小尺度开放式的街区和各种小店铺,营造了热闹且安全的环境。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六运小区中心广场区域

(图源:网络)


开放社区的探索,使小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小资情调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诸多创业者筑梦的起点。

在六运小区内部,大量独立的日料、韩料、沙拉、茶社、居酒屋、清吧、手工体验店、刺青、古着等经营内容或装修风格独特的店铺逐渐出现。分散分布的街区式商业布局模式,也突出和强调了“小众”个体体验,并由此衍生出“圈子文化”,进一步促进青年创客/品牌主理人不断成长。这些独特的优势在六运小区汇集,帮助青年人在租金高昂的广州黄金地段,找到了性价比较高的梦想“起点”。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六运小区开放的底层商业

(图源:网络)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六运小区内各种个性小众店铺

(图源:网络)




03

如何“返老还童”?

总结广州“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

更新手段




1

修旧如旧,建新如故

让广州成为全国最有故事之城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荔枝湾涌上的桥

摄影师:谢光源


“都是有故事的人才听懂心里的歌”。如果说两千多年历史孕育的广府文化,是吸引青年留在广州的“软基础”,那么原味的老广州街区生活体验,则是让青年人直接感受广府文化,聆听广州故事的“硬载体”。

通过保护原有历史文化要素,延续街区的文化生态,在维持场地现状格局、肌理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及保留修缮,以及整治、保护、活化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对建筑面貌和功能进行更新,让街道最大程度延续和承载广府文化。如永庆坊保留了原有的“一纵两横”街区格局,太古仓保留了原有码头区三个丁字形码头的完整性,为回忆当时市民的城市生活提供记忆场所。这些独特的特色建筑、街巷肌理,构筑了广州城市魅力的底色。



2

“活化建筑,功能置换”

不被定义,才是青年的定义


“年青”的城市才能吸引年青的人,多义的场所才能激发青年人的共鸣。特定的场所空间是特定历史下的功能产物。进入新时代,如何将现代功能赋予传统空间,给予建筑第二次生命,激活街区活力,是让城市再次“年青”的关键。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在珠江啤酒厂媒棚举办的“时装灯光”秀

(图源:网络)


通过对街区重要历史建筑的立面、结构进行修缮整治,结合现代文化、展览、商业、设计、办公等功能对其进行活化利用,功能置换,可以以点带面,激发片区活力。

如珠江啤酒厂原先装煤的“媒棚”变身工业风多功能演艺中心,一年举行时装周、新产品发布会、电音节等约50场品牌发布会,成为不少高端品牌青睐的后现代风格场地。永庆坊在保持“复古”特色之余,还加入了很多新潮的“文创”血液!活力萌动的“拥抱骑楼”形象立牌,红砖楼最美书店、麻石街潮流市集,让大家感受到了老城市与潮流文化碰撞的魅力。



3

“个性特色,包容务实”

低成本空间让青年

尽情开展城市实验


1971年4月,周总理与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见面时,嬉皮士科恩向周总理提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嬉皮士?周总理说,青年人是社会里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他们总是在寻找真理,做各种各样的试验,通过试验得出自己的结论,我相信经过各种尝试以后,他们一定会找到正确的立场和道路。对一座城市而言,面向青年发展型的城市更新,更应从青年人的需求出发,塑造可供他们发挥自己本能、激发创造力、“做实验”的空间。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 六运小区的小众服装店

(图源:网络)


六运小区在城市黄金地段为青年人提供了富有个性的场所空间、便利的交通及丰富的客流、以及相对低廉的租金,给青年们创造了培养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的机会,不少大湾区的青年都把第一家店开在了这里。“香港青年内地开餐馆圆梦”、“香港青年开潮牌店自造IP”的新闻,在六运小区屡见不鲜。包容务实的广州,有着许许多多像六运小区这样的空间,这些空间既为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实验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容错与试错的宝贵机会。




04

结  语


一个能够促进青年发展的城市,一定是一个能让青年人感受城市魅力、让青年人改变与创造、并能真正爱上的城市。 

广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老城市,正以最大的诚意为青年人提供最广阔的试验平台,不断散发出朝气蓬勃的“老城市新活力”,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有为青年定居、安居、乐居。



文图提供

周敏、陈惠斐、艾勇军

(城市更新所)

|编辑版式|

办公室


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城市更新,让城市再“年青”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