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积极应对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机遇与挑战,院成立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

01
前瞻培育,厚植成长
生态规划、绿色发展是城市规划领域中兼具基础性、重要性与前瞻性的工作主题。站在国家与行业发展前端,我院较早开始培养专业团队并持续开展相关工作与研究积累。

2009年,院政府规划编制部组建生态规划研究组,服务广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工作。2012年,响应国家低碳城市建设,院申请获批加挂“广州市低碳城市规划研究中心”牌子,后在规划研究中心组建低碳生态部。
近年,中心团队已持续承接10余项低碳生态类国家、省、市科研课题与40余项低碳生态类规划设计项目,获科技进步奖项1项,国家、省级以上优秀规划奖项10项。形成了城市生态综合评估与规划、风热环境研究与气候适应性规划、碳排放评估与低碳规划等重点与前沿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良好的人才基础。

02
乘势而上,勇担使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生态文明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乘势而立。坚持做专低碳生态、做强技术科研、做实绿色实践,打造院低碳生态领域的科研创新基地、重点项目工场与前沿产品孵化器,致力成为面向全国、走向国际、追求卓越的城市绿色价值创研团。

李晓晖
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聚焦城市生态宜居、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与实践,致力做城市绿色价值的研究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03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双碳”战略目标的深化推进,我们以生态、双碳与国际对标合作为切入,努力挖掘城市绿色“新价值”、“新业务”和“新机会”。


我们从关注城市环境“小生态”转向研究山水林田湖海“大生态”,持续深挖城市生态“新价值”。
在广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中,以深化综合生态评估科学支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自然保护地规划,探索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EP)核算以及可持续城市降温规划实践,开展林业“四库”规划研究。聚焦自然资源价值显化、城市生态品质提升与美好人居营建,努力构建绿色开发评估、生态空间规划、生态景观设计、生态项目实施与生态政策咨询的技术服务链条,全力支撑高品质人居生态环境营建和美丽国土规划落地实施。


生态规划产品链
我们从国土空间与城乡建设规划对“双碳”战略的响应出发,以能源这一实现“双碳”的基础支撑领域为新切口,探索开拓城市节能降碳新路径、“双碳”规划新业务。
围绕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的城市需求与规划响应,跨专业协作研究土地开发与新型能源系统的协同规划流程与技术,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城乡建设碳达峰。

土地开发与新型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流程与产品链
积极探索“双碳”数智化研究与产品化。不断强化“双碳”关联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能力,联合多专业推进数智化碳管理平台研发和建设,探索城市碳地图、国土空间光伏资源潜力地图等数据产品生产和服务工作,支撑城市能源与碳排放智慧管理。

地区光伏实施难度评价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是凝聚世界共识的全球性议题。我们开拓国际视野,通过对接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国际议题的知识与项目合作,同时做好国际发声,讲好广州故事,分享中国经验。
近年来,我们全力支撑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世界银行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项目广州试点”工作,与世界银行携手斯坦福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中科院等机构 ,共同探索适应气候变化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市降温解决方案。

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试点工作成果
积极参与国际知识合作与分享。承办了2021年全球市长论坛城市气候适应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分论坛,加入了世界银行C4B(生物多样性城市)网络,并在广州-悉尼绿色发展论坛、世界银行清凉城市论坛等国际会议上,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积极分享广州经验。

参加2021年全球市长论坛
城市气候适应与生物多样性分论坛

参加广州-悉尼绿色发展论坛
04
以绿色价值发掘、转化为核心的产品与服务
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厚重底色、最鲜明特质和最持久优势。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以发掘、转化城市绿色价值为目标,以国家、省、市高质量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为基础,以支撑政府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为核心,做实做强低碳生态特色产品研发与服务,持续发挥绿色智库作用。


|文图提供|
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
|编辑版式|
办公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部门巡礼|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打造城市绿色价值“创研团”